丁老师:你好!
我是一名机关干部,刚退下来,马上就面对一团乱麻似的家庭琐事。在几个月前,我的小妹妹突然查出罹患癌症。我陪着妹妹看病,帮她出主意想办法,可是我与妹妹的儿子想法不一致,难免要受很多“夹板气”。
我的父母已九旬高龄,妹妹没有生病前,因为离父母最近,是照顾父母的主力。如今,妹妹一病倒,不能常去看望父母了,老人还跟着着急操心。单身的我想把两个老人送进老年公寓,可是老人就是不愿意。
我照顾父母忙前忙后,又不忍心不管妹妹,当父母和妹妹家的后勤,调换花样做吃食,又急又累还不被认可,我简直要崩溃了。希望得到一些点拨。
刘霞
刘霞:你好!
我很理解你的郁闷与焦虑。人在又累又气的情况下,判断力会下降。现在对你来说调整心情是当务之急,以下几点供你参考。
边界不清招致心理失落
妹妹病倒,全家揪心。你的职业与医疗沾边,急于为妹妹解忧,找了好医院、好医生,外甥不接受,父母还添乱,这时候对独自生活的你来说,委屈与郁闷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时更需要调整心态,否则,你的身心健康也会出问题。
把手足之情当成自己的寄托,全力以赴地出力,自感是应尽之责。竭尽全力拿出的最佳方案,竟然被搁置,是会让人又急、又累、又失落。但是,你确实无权代替妹妹及她的家人做决定。妹妹不是可以操控的小孩子,她自己有决定权。无论懂不懂医,到哪里看病、采纳什么治疗方案,当姐姐的只能建议,不能替她决定。至于外甥否定大姨的意见,这也正常。即便是自己的孩子,也未准一定能采纳听取父母的意见。每个成年人,都会有自己的主张,未必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两代人看问题的角度,方式都不一样。即便是你的亲生儿女,也有可能对你的意见不屑一顾。因为大家视角与知识结构不同。
因为自己如此付出,就认定对方应有感恩之心,也该采纳自己的意见,这是自我定位不准。别因为自己付出了很多,就觉得对方应该知恩图报。其实这时候他的心情也很乱,也希望用最好的方式来治疗自己的母亲。他也没拿姨妈当外人,忽略了及时表达谢意,心安理得地接受姨妈的付出。当姨妈的也只能多理解。得允许妹妹及外甥听不进忠告,别太在意自己的付出是否被肯定。因为被忽视,心里就失落,是焦虑之下,太想拿主意了,是自己与他人关系边界不清,才造成的心情欠佳,这种误区,得不偿失。
一个人多年自己生活,更需要握好自己与亲人的距离。既然是一家人,就别要求感恩。对妹妹及她的亲人,能做的仅仅只有建议与帮助,搞清自己没有决定权,无论什么时候,边界意识都不能少。
人需要自我保护
抱怨和沮丧皆解决不了问题,情绪不好,自己反而容易生病。希望依靠自己的常识、人脉来帮助妹妹,但是不能如愿,心里非常焦虑。其实无论如何,每个人的能力都有限,尽全力,也未必有多大的回天之力。无论如何,出多大的力都只可量力而行,把握自己的心态平衡。
有一位丧偶的退休女性,她的母亲得了阿尔茨海默症,需要她照顾。她每天不知要重复回答多少次母亲提出的同样问题,为了让自己心理不崩溃。她退休之后开始学外语。打开电视和母亲一起看原版电影,一起收听外语广播节目,她在网上和别人用英语交流,还抽空到英语角参加活动。自己充实了,心情也就变得好了一些。虽然她无力改善母亲的病情,但因为自己充实了,自己为自己的进步而高兴。她学着学着,突然有一种不当睁眼瞎的感觉。她渐渐能听懂不少英语广播,能看一些英语小文了。
你父母要居家养老,一旦儿女身体出了状况,便无暇顾及老人了。日趋快速的老龄化和,会让突然接触养老照护领域的人感觉身心疲惫。这时,首先一定得照顾好自己,有个好心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他人。
不妨借助高科技
还好现在网络发达了,比如网上养老院已在生活中出现。
有一位老先生突发疾病要住院,女儿、女婿又在上海工作。情急下,他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在网上发布了陪护需求,刚发布完,电话就响了。不到半小时,陪护师傅就到了医院。这样的速度还是令人满意的。专业养老服务平台,特点是响应快,提供—对—直通车式的服务。养老APP把线上预约与线下服务加以链接。万一自己或需要照顾的年邁父母要用人,而自己力不从心,只要会上网,能借助养老机构的力量,就能叫来帮助的人。利用网络平台技术支持,为自己解困,是一种先进的方式。为特困、空巢、独居老人提供服务的网络平台只会越来越多。
学着掌握高科技,在照顾好年老父母的同时,也照顾好自己。一切尽力而为,父母的合理要求能满足就尽量满足;做不到的,不必过于愧疚。妹妹那里不必勉力而为,不然两败俱伤。多些理解最好。家人心平气和地商量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最佳方案。尽力做了,心就安了,不必过于为难自己。
丁宁
(责编:辛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