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为切磋 可读即可解

2018-01-15 23:16余伟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剧评人物形象小说

余伟

多年来,小说作为最具可读性的文学样式,在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目中频频出现。而站在老师的角度看去,小说中“可读”的成分,恰恰既是命题者考虑的中心,也是答题者探求的津梁,今天,就让我带着同学们从这儿开始复习吧!

一、可读:读一篇小说,概括其内容

1.节选法国作家雨果·克里兹的《报复》开头至“举起手枪扣动扳机”部分,阅读。

2.要求概括小说内容。思考:这篇小说要告诉我们什么?

初读之下,就手头的版本,同学们一般会回答“评价别人不能随便”“恶言自有恶报”之类。老师不急于评论,鼓励同学们各抒己见。

二、可品:交流阅读体会,分享小说的精彩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无论赏析的是第一段,还是贯穿小说的对话,老师肯定同学们的阅读感受,但必须提醒:全文上下有无疑点。“彭恩拿起铅笔,在纸片上写了两三行字……”到底是多余还是必要?

三、可鉴:续写小说结尾,进行对比阅读

(一)悬念

这“两三行字”具体是什么?小说接近结尾的位置上,作者居然残留了一个未解之谜给读者。根据创作的规律,这个谜一定是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起着关键作用的节点,读者将对此产生很想知道、又无从推测的关切和期待心理,这便是“悬念”,往往高明的作者善于巧妙地设置,而又自然地解答。正如部分同学所怀疑的,小说的结尾被我有意地暂时性摘除了,因而那个疑团悬而未解,在思考者的大脑中甚至越结越大……现在让我们一起努力,来把小说、训练活动的悬念一并解开,落到实处。请根据已有信息,续写小说结尾。

[例1]硝烟散后,陌生人拿下头套,“哈哈哈哈,我的演技不错吧?”

彭恩摇头,耸了耸肩,拿起桌上的纸片,“自己看吧,文亚明·穆勒先生,你仍是世界上最蹩脚的演员。”

[例2]硝烟散后,陌生人扯下自己的胡子,走近彭恩。

“先生,现在你对文亚明·穆勒的表演才华有了新的看法吧,对不对?看你那个熊样!哈哈……我想,今后你在评论别人的时候该会学得谨慎一些了!”

看着手里拿着铅笔,满脸蜡黄的彭恩,文亚明伸手拿过那张纸条。只见上面写道:

“亲爱的文亚明·穆勒,你不仅是全世界最蹩脚的演员,而且是头号傻瓜。你戴的假发套大了一号。彭恩。 ”(原文结尾)

两例措辞不同,内容相似,为什么是这样的结尾?上文哪里有伏笔了?

1.第二段“在光线最暗的角落里,他模模糊糊地看见有个人坐在皮沙发里。陌生人蓄着白胡须,身披风衣,头上歪戴一顶礼帽,闪亮的眼睛逼视着评论家”就是伏笔。“歪戴”证明它是大小不合适的,“白胡须”显得化装感极强,而文亚明的身份正是演员,“光线最暗”又为所有的不贴切提供了暂时的掩护。另,“闪亮的眼睛”与“蓄着白胡须”的苍老形象不符,值得怀疑,也是作者故意書写的文亚明乔装改扮的蛛丝马迹,为结尾作铺垫。

2.第一段的描写告诉了我们——彭恩是一个成功的剧评家,可以推想,激烈的言辞之下必定隐藏着一个精致的大脑、一副犀利的目光。

【小结】

1.原文最后,情节突转,悬念得落,形似欧·亨利式结尾。在这里,主人公命运、情节走向陡然逆转,让阅读者的心理情境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发人深省,令人回味,并借此反映主题。

2.陌生老头的外貌从彭恩的角度刻画,简洁精准,处处为小说的结尾埋下伏笔。

3.以剧评开始,以剧评结束,首尾呼应。

小说的精彩,至此淋漓展现。

(二)人物和主题

1.小说完整了,现在请分析人物形象。

彭恩:①忠于职守(正直,敬业,有原则,不迎合世俗,坚持正义),②批评中肯,言辞尖锐(激烈),③机智敏锐(细心严谨,聪明,洞察力强),④风趣幽默,⑤为人率真。

文亚明:①演技拙劣(没有表演才能),②性格偏执(容易冲动),③自卑而又自负(自以为是),④报复心强,⑤心胸狭窄。

2.那么,这篇小说要告诉我们什么?

与开始时的认知不同,同学们自然而然会理解以下各种说法:

①批评贵在不屈不挠,贵在执着和坚守;②批评需要风骨,需要犀利、尖锐,但也需要注意批评的艺术和技巧,不能侮辱人格;③演员的成长离不开剧评家,要客观、理性看待批评;④剧评家和演员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还要互相理解和尊重;⑤要有敬业精神;⑥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努力提升专业水平;⑦敢于说真话,坚持真理;⑧坦然面对批评并勇于自我反省,不可自以为是;⑨舞台就是人生,人生就是舞台。

【小结】

1.小说的结尾太重要了,它可以照应前文,可以产生出人意料或令人回味的效果,可以丰富人物形象,更可以凸显主题。

2.好的结尾能使“一波三折”得以最后并最高地实现,作品可读性增强;好的结尾也能成为命题者眼中优质的语言材料,灵感闪现不断。

四、可考:假设自己是命题者,命制高考卷小说阅读题

经过读、品、鉴三个阶段的训练,同学们对作品的了解已相对深入,现在要求尝试着换位,以《报复》一文为例,思考哪些要点将受到命题者的关注,最后可能形成为卷中考题。

(一)小说的结尾

对比阅读之下,该小说的结尾之妙已完全呈现在读者面前,故最为直接的命题应是“简析小说结尾的艺术效果”“请谈谈这样结尾的好处”之类。

(二)人物形象及主题

本次训练的前半,同学们在一步步感知——不同的结尾导致了迥异的阅读结果,完整的情节才能刻画出人物性格的全部,才能反映出作品思想的真谛。同学们的认识里,两组反差最大的内容就是关于人物形象及主题的,据理推断,考题完全可以由此而出,如“结合对彭恩和文亚明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

(三)语言赏析

因为理解了结尾的设计,所以懂得了前文一些看似闲笔的内容。这一部分珍贵的收获也可以命制成考题,就画线的肖像描写,或对话描写,或环境描写的句子进行表达作用的提问。如“A.写字台上的台灯只照亮书房的一角”“B.在光线最暗的角落里,他模模糊糊地看见有个人坐在皮沙发里。陌生人蓄着白胡须,身披风衣,头上歪戴一顶礼帽,闪亮的眼睛逼视着评论家”就是很好的拟题对象。

(四)小说开头

如果不是最后出现的神来之笔,小说开头也已足够承担它应该承担的义务了,只是经历这么一场飞跃式的认知提升后,思想成果更为丰盛了,故还可命制题目要求对开头一段进行全面审视,补充之前片断化的感知内容,如问“小说开头彭恩打电话的情节,有哪些作用”。

五、可解:以第一种类型为例,探讨题目解答的思路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江苏卷、浙江卷均考查了小说的结尾(2018年此类考题无),我们今天的复习举例也由小说的结尾切入,因而不妨聚焦于此,同学们可以举一反三。以上三家,前两者考查的是结尾的“效果”,后者考查了结尾的“好处”,不管题目的样貌怎样改换,解答的思路不外乎基本的几条——

(一)由事见理

任何形式的结尾,都是故事情节使然,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和有机性。必然性源自作品与生活的联系,有机性则基于结尾与整部作品的和谐建构。解答时,应注意:答题方向涉及“内容作用”和“结构作用”。

内容上要根据文段叙述(或描写)的事(或景物)揣摩其用意;结构上,为了情节完整,大多数小说结尾都会照应前文。如《报复》一文“简析小说结尾的艺术效果”,第一点就可回答“呼应(照应)前文”。

(二)由事见情

小说的结尾是作者创造性艺术工作的结束,也是读者凭借形象进行再创造的开始,因而在具有以上两种属性的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生发性,既包含过去,是作品的有机延续,又暗示未来,提供给读者想象的契机。解答时,应注意:答题方向涉及“艺术作用”,另外,不能忽视读者的感受。

如《报复》一文“简析小说结尾的艺术效果”,第二点即“出人意料,令人回味(引人遐想,深思,念念不忘)”。书写时宜进一步具体细化為“文章最后,情节突转,悬念得落,形似欧·亨利式结尾。在这里,主人公命运、情节走向陡然逆转,让阅读者的心理情境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发人深省,令人回味,并借此反映主题”。

(三)由事见人

结尾作为小说的重要情节被安排在文末这个特殊的位置,必定与“人物”及“主题”有着直接的关系。解答时,应注意:答题方向涉及“人物”“主题”两个方面。

如《报复》一文“简析小说结尾的艺术效果”,答案第三、四点应分别为“丰富了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使人物性格更清晰)”“深化了主旨(凸显主题)”。当然,更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生编滥造。

第二、三、四种类型题目的回答亦有章可循,或由事见人,或由事见情,或由事见理,做到不单一,不片面,不偏倚。

《报复》一文人物形象及主题不再赘述,赏析句子A和B可作以下回答——

A.小说开篇“写字台上的台灯只照亮书房的一角”,这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实则为故事的展开设置了一个独特的环境,使陌生老头的出现显得既意外又自然,也使后文彭恩没有马上识别对方的真实身份这一情节具有了现实可能性。

B.从彭恩的视角描写陌生老头的外貌,寥寥几笔,为小说的结局埋下了伏笔,“歪戴一顶礼帽”“蓄着白胡须”“闪亮的眼睛”等都在隐隐地告诉读者——这个人是扮演的,“歪戴”证明头套大小不合适,“白胡须”显得化装感极强,“闪亮的眼睛”与“蓄着白胡须”的苍老形象不符,值得怀疑,而“光线最暗”又为所有的不贴切提供了暂时的掩护,可谓匠心独运。

《报复》一文“小说开头彭恩打电话的情节,有哪些作用”则可作以下回答——

1.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塑造了彭恩尖刻辛辣的剧评作者的形象。

2.开门见山,营造氛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并推动情节发展。

3.此时的盛气凌人与在枪口下懦弱胆小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使人物的性格显得丰满而真实,增添作品的可读性。

4.以剧评开始,以剧评结束,首尾呼应,结构精巧。

阅读小说,是意料对情理的追逐,也是一个思想与另一个思想的切磋。追逐为切磋,可读即可解。而高考小说阅读备考复习,随我沿着上文的顺序逆向而行,所有的路途便将一一打通,直到抵达作品的真义。

猜你喜欢
剧评人物形象小说
上海沦陷期话剧剧评现象考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民国前期知识界的昆剧存续论*——以1912—1930年报刊剧评中的昆剧中兴论为中心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剧评,映照创作——台湾的戏曲评论
Transition économiq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