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综合
2018年10月28日,重庆市万州区一辆公交车坠入江中,造成15条鲜活生命的离去。事后经过调查得知,乘客刘某在乘坐公交车时,因错过了下车的站点,便与正在驾车行驶的公交车驾驶员冉某发生了争吵,并发生抓扯的行为,造成车辆失控,以致车辆与对面正常行驶的小轿车撞击后坠江。同日,江西省新余市发生一起“少年将头伸出天窗被限高杆撞击身亡”的事故。该事故导致少年的死亡,令人扼腕叹息。
其实,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或多或少与人们乘车安全意识不足有关。如果刘某没有与驾驶员冉某抓扯,就不会发生这场悲剧;如果少年未将头伸出天窗,就不会失去生命。珍爱生命,乘车应将安全放在首位。
乘车中一个小小的不良习惯,有可能带来伤害。
1.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不宜带宠物乘车。把宠物带上车后,不管主人有没有座位,都得抱着它,这就增加了宠物身上致病菌的传播机会。行车中,一旦宠物叫闹,必会影响到其他乘客。如果发生急刹车,宠物有可能被人碰撞到,诱发宠物伤人事件发生。
2.不要在马路上随意挥手叫停公交车。乘车前,选择好自己要乘坐的公交车线路,到公交站亭处排隊依次上车。上车前先看清公交车是哪一路,避免乘错车次。
3.乘车时,一定要等到汽车停稳后再上,如果人多且拥挤,就等下一班车。上车时先将提包、书包等置于胸前,以免包被挤掉或被车门夹住。
4.上车后不要挤在车门边,应往里边走,以免因紧急刹车或拥挤导致摔倒。不要站在车门旁,以免车门打开时被甩出车门外。如有座位,应及时坐好。在没有座位时,乘客应在空处站稳,并抓住扶手。车辆行驶中,乘客不要找司机攀谈,更不能干扰司机,如与司机发生肢体接触。
5.乘车中,乘客的头、手、身体不能伸出窗外,否则容易发生事故。乘客也不要在车内吃用竹签或金属物串起的食物。不要向车外抛洒物品、跳车、掏耳朵、咬舌头、打闹等,更不要用小刀在车上乱刻乱画。
6.当车辆快到站时,乘客要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等车停稳后按顺序下车。在走出车门前,要仔细看看左右是否有通行的车辆,千万不能急冲猛跑,以免被两边的车撞倒。下车后不要急于从自己所乘车辆的前面或后面穿过马路,应等车辆驶离后再过马路。
7.车辆发生事故时,乘客不要惊慌,应听从驾驶员的指挥,有序离开车厢。
带孩子乘车时,家长不仅要注意孩子的安全,还要让孩子在路途中尽量保持安静,不打扰他人。
1.在出行时,家长应提前准备些孩子喜爱的玩具和食物,让他们在行车中保持“好心情”。如果出现烦躁或哭闹,司机应在安全的地方停车,让孩子下车活动一下,分散注意力后再继续上路。
2.禁止孩子的身体伸出车外(包括天窗),这是因为汽车两旁有可能出现超车或是路旁有伸出的树枝等情况。
3.不要给孩子系成人安全带。成人的安全带是根据成人设计的,对孩子来说并不合适。家长要为孩子准备儿童座椅或是儿童专用安全带。
4.父母离开车时,一定将孩子带离汽车。这是因为将孩子独自留在车内,孩子可能会因为寒冷、高温、意外等原因发生意外。
5.家长单独带孩子自驾出行时,可以将后视镜调到可以看见孩子的位置,这样可以在第一时间观察到孩子的情况,避免着急时再手忙脚乱地调整后视镜,导致分神。家长在行车前,应把车门上儿童安全锁扳到锁闭位置。
1.老人外出前最好做些“热身运动”,如甩手臂、转脚踝、扭腰背,这都能让肌肉与骨骼活动开,以免坐车时发生意外。
2.老人在公交车上时,双脚应该分开一些,一前一后站立。这样可加大支撑面积,防止摔倒。而且,站立时身体不要面向车头或车尾,应侧身站立,且双手都要握紧吊环或扶杆。这样的站姿对刹车造成的前后冲力及转弯时的左右冲力,都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防止摔倒、扭伤、磕伤。
3.坐公交车时,如果老人坐在座位上,双手一定要紧抓座位的边缘或前一个座椅的把手。老人的脊椎骨容易发生压缩性骨折,双手紧握把手可以减轻冲撞。此外,老人最好坐在公交车前部,以减少颠簸感。
4.老人要下公交车时,应该提前半站起身,不要等到站再起身,以免在忙乱中摔倒。不熟悉站点的老人最好提前告知司机,或者请周围乘客提示自己到站下车。快到站时,老人应大声告诉司机自己要下车,以免因腿脚不便、动作缓慢,使司机误以为没有乘客下车关门,从而导致意外。
要想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该知道怎样集中注意力,怎样分配注意力,怎样扩大注意范围,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
1.驾驶员要养成一进驾驶室就集中思想的习惯。驾驶员在上车前应处理完私事,不带情绪上车;在行车中,不接电话、不看手机、不闲谈、不吸烟,这样有利于集中注意力。
2.驾驶员应该有较大的注意范围,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注意所有行车安全的有关信息。有经验的驾驶员不但能注意到近处的交通信号、行人、障碍等,还能注意到车后及两侧的情况。
3.驾驶车辆要求驾驶员有较强的合理分配注意力的能力。因为在行车中,驾驶员即要注意操纵方向、观察仪器,又要注意来往行人、车辆及交通标示;即要用手,又要用脚操纵。如果不注意分配注意力,就会抓住这头,放掉那头,容易出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