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贵
【摘要】 目的 探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8例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48例患者均通过鼻窦CT扫描证实鼻窦腔中存在病灶, 在为其开展手术治疗后, 能够在其病变组织当中看到霉菌菌丝或孢子。所有患者均证实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分型。在后期的术后随访当中发现治疗痊愈率为89.58%(43/48), 显效率为8.33%(4/48), 无效率为2.08%(1/48)。结论 目前鼻窦内窥镜手术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首选方法, 也是最为先进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鼻窦内窥镜手术;真菌性鼻窦炎;临床分析;观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6.042
真菌性鼻窦炎是一种由鼻窦黏膜组织对真菌产生的反应性炎性疾病, 随着CT影像技术及其他相关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 鼻内镜应用越来越广泛, 临床关于真菌性鼻窦炎的研究也越来越多[1-3]。为让更多患者对此疾病的认识与得到更好的治疗, 从本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患者中随机选择48例作为该研究的研究对象。探究鼻窦内窥镜手术在真菌性鼻窦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48例鼻窦内窥镜手术[1]治疗患者, 男20例, 女28例, 年龄>20岁, 平均病程3个月。此项研究均获得患者同意以及有关部门批准。患者均进行鼻窦冠状CT扫描, 在患者当中可以发现高密度软组织块影, 并且可以看到密度点不均匀的斑状钙化影[3]。
1. 2 方法 患者均采用局部麻醉后进行鼻窦内窥镜手术[2]。手术后要定期进行鼻窦内窥镜检查, 出院后要在1周内定期检查1~2次, 后期可1次/月。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术后对于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 疗效评定标准[4, 5]:无效:各种症状都没有明显的改善;显效:临床当中的各种症状得到初步的改善, 鼻窦口开放的情况为良好, 窦口内黏膜以及肥厚和肉芽的形成较少, 并且伴随有少量的异样分泌物;痊愈:临床当中的各种症状完全消失, 鼻窦口开放的情况为好, 无分泌物。观察患者复发情况。
2 结果
48例患者均通过鼻窦CT扫描证实鼻窦腔中存在病灶, 在为其开展手术治疗后, 能够在其病变组织中看到霉菌菌丝或孢子。所有患者均证实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分型。在后期术后随访中发现, 无效率为2.08%(1/48), 显效率为8.33%(4/48), 痊愈率为89.58%(43/48)。其中有1例患者病情复发, 通过对其开展临床随访发现, 其是手术结束后没有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及时到医院开展复查, 并没有及时进行鼻腔的清理与养护, 经过医护人员相应的处理, 成功控制住病情。
3 讨论
近年来, 临床上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病率具有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 这也使得医学界对于其关注度不断提升, 最为常见的为非侵袭性鼻炎与侵袭性鼻炎两种类型, 其中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指通过病理切片检查证实为鼻窦黏膜中存在真菌侵犯, 发现患者局部的黏膜组织血管炎症导致黏膜当中形成肉芽肿;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指鼻窦分泌物中存在真菌或仅存在真菌球[6-8]。该项研究所选取的48例患者都属于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炎。
真菌性鼻炎在临床医学中具体的病症表现为头痛、鼻腔堵塞以及面部疼痛感, 或鼻腔内有异味、回吸性鼻涕中带有血块或血丝[9]。该病症和恶性鼻窦肿瘤症状具有相似之处, 但是在病理学中无法排出患有这种病症的可能性, 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应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全面的考量, 判定其是否存在真菌性鼻窦炎, 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通过鼻窦CT扫描确诊患者是否存在真菌性鼻窦炎, 通过开展该项检查还能够明确获得鼻窦病变的具体位置及范围, 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10]。
本次研究中, 从本院收治的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中随机选择48例患者作为试验对象, 通过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 探究鼻窦内窥镜手术在真菌性鼻窦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48例患者均通过鼻窦CT扫描证实鼻窦腔中存在病灶, 在为其开展手术治疗后, 能够在患者病变组织中看到霉菌菌丝或者是孢子。所有患者均证实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分型。在后期的术后随访中发现治疗痊愈率为89.58%。
综上所述, 目前鼻窦内窥镜手术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首选方法, 也是最为先进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汤素琴, 王耀洪. 鼻内窥镜手术结合术后鼻腔冲洗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分析. 中外医疗, 2010, 30(17):35-36.
[2] 熊奇斌, 柴先奇, 罗许勇, 等. 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36例临床分析. 当代医学, 2010, 16(18):18-19.
[3] 程国印. 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临床分析. 中国医疗前沿, 2010, 5(22):54.
[4] 吴春松. 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临床分析.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6(6):10-12.
[5] 汪志坚, 龚志龙. 鼻内窥镜手术加下鼻道开窗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国现代医生, 2016, 54(14):63-65.
[6] 李观权, 严雪原, 刘军. 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90例临床分析.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6(16):131-132.
[7] 覃雄. 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效果分析. 当代医药论丛, 2015(11):292-293.
[8] 赵艳波.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48例临床分析.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6, 38(11):1068-1069.
[9] 黄月娥, 曹卫东, 王恬雯. 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48例临床探讨. 中外医疗, 2016, 35(9):58-59.
[10] 李黎明, 杨斌.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29例. 中国冶金工業医学杂志, 2012, 29(2):168-169.
[收稿日期:2017-08-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