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控制在骨科下肢创伤临床急救中应用探讨

2018-01-15 07:08韩凌翔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21期
关键词:骨科下肢住院

韩凌翔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甘肃陇南 742500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中的高层建筑和机动车数量越来越多,由于高空意外坠落和交通事故导致的下肢创伤患者逐渐增多。如果不能及时对伤口采取有效的处理,可能会导致炎性反应综合征,情况严重的,可能会直接危及患者生命[1]。该次研究选取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接诊的骨科下肢创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回顾性分析法,研究损伤控制在骨科下肢创伤临床急救中的具体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选取了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接诊的骨科下肢创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盲选法结合随机数法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8例,有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16~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54±5.22)岁,其中包含了4例单侧胫腓骨开放性骨折,8例足部骨折,其余38例为多发性创伤;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7例,有女性患者23例,年龄在16~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62±5.31)岁,其中包含了5例单侧胫腓骨开放性骨折,7例足部骨折,其余38例为多发性创伤。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患程度等方面较为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接诊后观察患者创口情况,使用生理盐水进行紧急消毒处理,并剪除感染、腐烂的坏死组织,预防感染发生,观察患者各项体征,根据需要给予适当剂量的抗生素,为患者进行必要的抗感染处理[2]。

实验组治疗的过程中,以减小患者损伤为核心,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①伤口应急处理:首先采取应急消毒和止血措施,防止患者因失血过多而导致休克,如果患者有休克征兆,要及时采取溶血补偿措施进行抢救。闭合式骨折患者进行临时固定,避免移动过程中改造成二次损伤,如果肢体破坏情况极为严重,应立即进行截肢。②送诊选择:损伤程度评分在20分以下的患者,送入骨科重症病房,注意转移过程中的医源性损伤。评分在20分及以上的患者,即刻送往ICU病房急救,送诊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稳定患者生命体征。③治疗方案选择:以急救挽救患者生命为首要任务,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暂时脱离生命危险后,可以对患者伤势进行评估,制定对应的治疗方案并实施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所有患者在治疗后,再次接受医院的X线检查,以确定骨折患处的愈合情况。在患者康复的过程中,对患者损伤肢体的负重能力以及主要关节的灵活程度进行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判断治疗效果。完全治愈:骨折处愈合完好,主要关节的灵活程度、负重能力评分为优;基本治愈:骨折处基本愈合,主要关节的灵活程度、负重能力评分为良;无效:骨折处未愈合,主要关节的灵活程度、负重能力评分为差。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 对该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分别用 t检验和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研究对比发现,应用损伤控制理念进行3个阶段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总治愈率要为94%,要明显地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另外,对照组有8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术后并发症,并发生的发生几率为16%,而观察组的患者仅有2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仅有4%,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长为(31.2±2.3)d,而对照组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长为(45.2±3.1)d,观察组的住院时长要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率更高,康复效果更好。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统计情况[n(%)]

3 讨论

患者因意外事故造成下肢创伤,特别是多发性创伤导致患者出血量过多而休克的时候,患者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难以为继,很容易诱发低温三联征,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患者的生命将会直接受到威胁。

所以,对于意外事故造成下肢创伤的患者,要及时采取救治措施,进行紧急止血消毒处理,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预防低温三联征。损伤控制理念的主要内容就是在确定治疗方案之前对患者的骨折伤势进行应急处理,把握住急救治疗的时机,提高患者的耐受力,给确定治疗方案提供时间,降低患者的死亡率[5]。对于骨折创伤患者,进行紧急止血处理是手术治疗能够成功实施的关键。

经过研究发现,应用损伤控制理念进行3个阶段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总治愈率要为94%,要明显地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仅有4%,要远低于对照组的16%;观察组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长为(31.2±2.3)d,而对照组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长为(45.2±3.1)d,观察组的住院时长也要明显短于对照组。可以证实,损伤控制以及及时的止血措施,确实有效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并且对患者的康复有着较为明显的帮助。

综上所述,骨科下肢创伤急救的过程中应用损伤控制理念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1]宋少林.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科下肢创伤临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9):2881-2882.

[2]姜春阳,孙鹏,初海滨.外固定支架进行损伤控制性治疗在创伤骨科修复中的应用探讨[J].大家健康旬刊,2016,10(8):102.

[3]陈宇斐.外固定支架进行损伤控制性治疗在创伤骨科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4):192-194.

[4]赵资坚,蔡史健,张荣臻,等.严重骨盆骨折伴多发伤院前院内一体化损伤控制救治模式的建立及临床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6):561-565.

[5]赵昕,刘刚,涂忠民,等.损伤控制骨科治疗策略在合并严重多发伤的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医学与社会,2015(B5):184-185.

猜你喜欢
骨科下肢住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妈妈住院了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