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生存时间影响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2018-01-15 07:49王俊松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骨髓瘤多发性中位

王俊松

多发性骨髓瘤是起源于B细胞系,因异常浆细胞增多引起的恶性肿瘤,会导致骨髓功能衰竭和骨破坏[1]。该病好发于>60岁人群,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我国发病率约1/10万[2]。多发性骨髓瘤预后较差,未治疗的进展期患者中位生存期约为6个月,接受传统化疗者中位生存期也不超过3年,5年存活率<25%[3],且其预后评估较为困难。本研究试探讨影响多发性骨髓瘤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以期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2010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经我院确诊的13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7例,平均年龄(58.1±11.4)岁;女47例,平均年龄(55.6±9.7)岁。采用Durie-Salmon(DS)临床分期,其中Ⅰ期8例、Ⅱ期22例、Ⅲa期51例、Ⅲb期53例。免疫分型为IgA型23例、IgG型65例、IgD型12例、IgM型1例、κ轻链型11例、λ轻链型16例、非分泌型5例、未分型1例。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化疗方案治疗,其中30例联合进行放疗。29例采用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方案治疗,硼替佐米1.0~1.3 mg/(m2·d)于第1天、第4天、第8天、第11天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0~40 mg于第1~2天、第4~5天、第8~9天、第11~12天静脉滴注,21 d为1个治疗周期,治疗3~6个周期。105例采用传统方案治疗,其中42例接受M2方案(马法兰10 mg/d、泼尼松60 mg/d于第1~7天口服,洛莫司汀40 mg/d、长春地辛4 mg/d于第1天静脉滴注,环磷酰胺600 mg/d于第2天、第4天静脉滴注);24例接受VAD方案(长春地辛1 mg/d、吡柔比星15 mg/d于第1~4天静脉滴注,其中21例于第1~4天、第9~12天、第17~20天口服地塞米松20 mg/d);21例接受MP方案(马法兰10 mg/d、泼尼松60 mg/d于第1~7天口服);18例接受DVD方案(阿霉素40 mg/m2、长春新碱2 mg于第1天静脉滴注,地塞米松40 mg于第1~4天口服);治疗1~12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收集患者的DS分期、骨病分级、骨髓浆细胞百分数(BMPC)、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量(Alb)、血清钙(Ca)、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肌酐(C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尿蛋白阳性和尿酸。

1.4 随访进行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记录患者的生存状况,随访时间从初次治疗开始,截止时间为2017年6月,所有调查者均接受系统的培训,被调查者无认知障碍。

1.5 统计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应用Log-rank检验对所有因素单因素分析筛选,将P<0.05的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生存情况134例研究对象的中位生存期为29个月,最短生存期为1个月,最长生存时间为79个月。2年生存率为63.7%,5年生存率为14.9%。

2.2 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DS分期、骨病分级、BMPC、Hb、Alb、β2-MG、Cr、LDH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治疗方法、Ca、CRP、血小板计数、尿酸及尿蛋白阳性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单因素分析

2.3 多因素分析Cox回归显示,年龄≥60岁、DS分期为Ⅲ期、Alb<35 g/L、β2-MG≥3.5 mg/L和Cr≥10.7 nmol/L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重,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传统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效果不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近年来,随着靶向药物及干细胞移植[4]等新型治疗方式的应用,其临床治疗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如何确定并评价影响该病预后的不良因素,继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一直是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重点和难点。

表2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60岁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6个月,而年龄<60岁者中位生存时间为42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多发性骨髓瘤生存的影响因素,这一结果与国内外的研究[5-6]一致,这可能与高龄患者器官功能及治疗耐受度等方面均不及年轻患者,且常伴有心血管等其他系统疾病有关。本研究显示,DS分期为Ⅲ期是影响预后的因素,肿瘤分期是临床治疗决策的重要指标,其他研究也表明对多发性骨髓瘤进行早期干预的收益不大,因此,治疗重点为Ⅱ期及Ⅲ期的患者。本研究结果还显示,Alb、β2-MG和Cr为影响生存的因素,其中Alb降低与机体白细胞介素6升高、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代谢分解率升高、蛋白质摄入不足等因素有关[7];而β2-MG由机体淋巴细胞产生,当肿瘤细胞快速增生时,其在血清内的浓度升高,可间接反映肿瘤的进展情况[8];其他研究也表明,当多发性骨髓瘤处于进展期时,患者的Cr水平快速增长,是评价肾脏损害的主要指标[9]。也有研究认为,LDH、CRP、尿蛋白等也可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存时间[10-11],但本研究未见相关。

综上,年龄、DS分期、Alb、β2-MG和Cr可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存时间,但各种因素的作用机制如何,是否有相互作用,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1] PALUMBO A, ANDERSON K. Multiple myeloma[J]. N Engl J Med, 2011, 364(11): 1046-1160.

[2] 邱录贵.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与国人特点[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2):886-888.

[3] 马李洁,李莉娟,张连生.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现状及前景[J].临床荟萃,2015,30(4):476-480.

[4] OZAKI S, SHIMIZU K. 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past, present, and future[J]. Biomed Res Int, 2014, 2014:394792.

[5] ROSENBERG PS, BARKER KA, ANDERSON WF. Future distribution of multiple myeloma in the United States by sex, age, and race/ethnicity[J]. Blood, 2015, 125(2): 410-412.

[6] 李淑晨.年龄及功能状况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影响[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15:25.

[7] KIM JE, YOO C, LEE DH, et al. Serum albumin level is a significant prognostic factor reflecting disease severity in symptomatic multiple myeloma[J]. Annals of Hematology,2010, 89(4): 391-397.

[8] 秦小琪,徐燕,安刚,等.肾功能对β2微球蛋白水平作为多发性骨髓瘤国际分期系统预后因素的影响:单中心666例临床分析[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5,36(5):393-397.

[9] 苏显都,林榕,徐晓兰,等.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及肌酐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价值[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4,35(11):1126-1129.

[10] KATODRITOU E, TERPOS E, SYMEONIDIS AS, et al.Clinical features, outcome, and prognostic factors for survival and evolution to multiple myeloma of solitary plasmacytomas: a report of the Greek myeloma study group in 97 patients[J]. Am J Hematol, 2014, 89(8): 803-808.

[11] 陆敏秋,褚彬,白砚霞,等.多发性骨髓瘤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6):658-665.

猜你喜欢
骨髓瘤多发性中位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143例临床观察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真相的力量
注重活动引领 凸显数学本质——以“三角形的中位线”为例
跟踪导练(4)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直线运动热点与易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