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发动机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2018-01-14 03:20解学芳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3期
关键词:中职院校发动机教学改革

【摘要】近些年来,中职院校发动机课程教学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例如发动机课程教学课时数较少,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中职院校发动机课程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现阶段中职院校汽车发动机课程教学现状,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在课时数较少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课程教学水平的有效路径,为中职院校发动机课程教学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中职院校  教学改革  发动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3-0253-02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是中职院校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自开设以来,随着全新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的引入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的课时数正在不断地减少,对于学生深入了解汽车发动机原理来说,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提出在学识数不断减少的环境下,进一步提升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旨在进一步提升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结合近些年来汽车发动机原理的授课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在课时数较少的情况下,如何对该门课程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举措。

1.课程教学现状

首先,课时数相对较少,起初绝大多数中职院校的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的课时数大多都在六十多个学时以上,而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全新教学理念的引入,该门课程的课时数正在不断地减少。现阶段中职院校汽车发动机原理的课时数降至50学时以下,特别是在一些采用3+1教学模式下的中职院校及课程,已经减至30学时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学习效果的难以达成。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还会导致学生学习的负面情绪的产生。其次,学习内容增多,汽车发动机原理的课程内容,随着时间的发展也呈现出增加的态势。很多教师表示,在具体教学活动中不能丢弃基本理论,必须为理论学习夯实基础,但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在课程中,如果不能够及时的将高科技技术讲授给学生,势必会导致学生与具体实际相脱节。与此同时,广大中职院校的大学生对于新事物核心技术的求知欲望不断增高,如果在教学活动中,仅仅讲述基本理论知识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难以培养更多的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再次,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学生表示由于内容较多,且大多难以理解导致其在课后的复习阶段不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当中去学习,效果不佳。最后,教师的讲授方式落后。众所周知,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的教师大多采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实现灌溉式教育,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

2.中职院校发动机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首先创新教学内容,注重突出课程主线。汽车发动机原理是以发动机的性能指标为研究对象,通过带领广大学生深入研究发动机工作的各个阶段,了解发动机的基本性能,进而寻找发动机运行的基本规律,以达到帮助学生解决发动机故障的目的。正因如此,在实现汽车发动机原理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应当着重注意带领学生研发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全面讨论发动机的基本性能,力求促使学生在学过汽车发动机原理该门课程后,能够拥有较为清晰的思路、系统的体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的形式不断丰富自身经验,深入的研究汽车发动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及时更新授课内容,充分体现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的先进性。

其次,丰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相关教师应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发动机课程教学当中,以往教师的板书授课,能够使学生获得清晰的思路,有利于学生集中精神去听课,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做法过度的强调理论知识的讲述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板书授课结合在一起,则可以促使发动机理论课程教学具有图文并茂的效果,能够向广大学生传递丰富的知识量。与此同时,结合讨论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还可采用对比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汽车发动机基本原理的理解。汽车发动机专业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而对基本原理的掌握必须建立在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上,笔者通过走访大批学生了解到,目前,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的内容比较多,且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例如在讲授发动机原理燃烧过程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汽油机和柴油机这两种不同的燃烧过程,通过表格的形式展现给大家,使大家能够从表格集中获取两种不同燃烧过程的差异,进而加深对燃烧过程的了解,轻而易举地就记住了相应的理论知识。

最后,抓好实践教学,改变以往落后的考核方式。汽车发动机原理实验不仅有经典的速度特性试验、负荷特性试验,同时根据近年来的技术进步,增加了汽车发动机排放试验、示功图测试与燃烧特性分析试验等。学生普遍反映,通过亲手做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进一步加深了對发动机基本原理的理解,原本在课堂上感觉到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和具体了。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了鼓励学生自学、实践与创新和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本课程在考核方式主要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采取注重平时的多种考试考查相结合的方法。考核的成绩分布大致为:平时成绩占10%,课后实践成绩占20%,期末笔试成绩占70%。

3.中职院校发动机课程教学的发展方向

首先,实现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重点,教育部近年来组织大量的汽车方面的教材。对于工科类本科生来说,在当前的学习及今后的工作中,会接触到大量的外文专业资料以及外文使用手册,特别是现在的一些工程软件都是外文的,而这些专业的词汇在大学英语课程中是很难接触到的。因此,在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其次,加大网络课程的研发力度。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而且大部分的内容比较抽象。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计划实施汽车发动机原理网络课程项目,使学生通过更为方便的网络对发动机原理课程进行学习。

最后,提高科研能力有利于教学。任课老师是否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直接影响着专业课的教学效果。丰富的科研经历使教师能给学生及时和生动地讲解一些最新理论和研究前沿,并且研究中获得的成果和数据也能丰富讲课及教材内容。因此,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积极的投入到科研中去,特别是响应我校提出的狠抓产学研合作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沈文龙,王宝梁,张秋霞.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汽车专业培训包的分析与应用——以发动机课程为例[J].机械职业教育,2017(09):38-42.

[2]李文达.浅析发动机课程授课模式的改革方向[J].科技经济导刊,2017(08):165.

[3]周晓塨.浅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中职汽车发动机课程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33):26-27.

[4]郑凯.基于P-TEC电控发动机课程项目教学改革[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5):126+187.

[5]吕江毅,龙建,崔永春.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发动机课程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27):131-133.

作者简介:

解学芳(1982.1-),女,山东省潍坊市人,汉族,本科,助讲,研究方向:发动机教学。

猜你喜欢
中职院校发动机教学改革
发动机空中起动包线扩展试飞组织与实施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新一代MTU2000发动机系列
新型1.5L-Eco-Boost发动机
间冷回热发动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