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国辉
【摘要】2014年,教育部发布文件提出中学、小学、中职等学校于2015年开始开展艺术素质评测,各地区纷纷把美育放入初中阶段学业水平评测中。社会各界对教育部这套方案的提出有着差异化的理解,从而造成对教育改革褒贬不一,存在较大争议,一些美术老师也没有很好地理解和吃透方案的精神。作为一位长期从事美术教育的老师,针对我在工作实践中的体会和感悟,我对“艺术素质考核”如何促进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教育 艺术素质考核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3-0206-02
2014年,教育部发布文件提出针对中学、小学以及中职等学校的在校生开展艺术素质评测,实施的具体时间点是2015年。自从教育部宣布开展艺术素质测评之后,各地区纷纷把美育放入初中阶段学业水平评测中。简单来说,2015年以后,小学生升初中、初中生升高中的过程中会出现美术、音乐科目的考试,艺术素质评定开始实施。社会各界对教育部这套方案的提出有着差异化的理解,从而造成对教育改革褒贬不一,存在较大争议。不仅仅是社会方面,我们的一些美术老师也没有很好地理解和吃透方案的精神。作为美术课堂中的主导方,美术老师无法理解和吃透方案的精神导致不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较大差异性。
根本上来说,教育部提出针对中学、小学一级中职等学校的在校生开展艺术素质评测是一个很好的改革,其影响意义也非常重大。关键点是我们广大美术教育从业者能否真正理解方案内涵、能否贯彻好文件的内容,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一位长期从事美术教育的老师,针对我在工作实践中的体会和感悟,我将在下面的文章中谈谈“艺术素质考核”如何促进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
一、初中阶段教育连接小学与高中,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以及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初中阶段的教育对初中生以后的发展起到非常巨大的奠基作用。初中阶段缺失了哪一块知识的学习铺垫都会造成初中生无法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后期人格的健全和塑造,出现“木桶短板”。学历高并不意味着素质高,钱学森之问也在给我们敲响着警钟,我们这么多学校却无法培养接触的人才。我们知道,美术可以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提高其审美水平,我们需要给初中生开展充分的美术教育,提升其美术素养。如果我们可以准确的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部的改革意见。
二、艺术素质考核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学校增加美术教育的投入,开设充足的美术课程,从而打破其形式主义和只将语数外等科目作为主要科目的偏见和歧视。实际上,我们多数的初中学校开展的美术教育、美术课堂强差人意,存在很多的问题。在农村,美术课程的开设往往非常少,即使开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也不高;在城市,美术课程则基本不开设。就小学阶段的学习来看,学生可以获得许多参与文艺活动的机会,校园生活比较丰富,孩子们普遍比较喜欢美术学科,而家长在该阶段也十分重视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往往给孩子报许多兴趣班。而初中阶段,学习难度增加、学习压力增大,课业任务繁重,学生没时间进行相应的美术素养培养。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在校生开展艺术素质评测,初中生升高中的过程中进行美术、音乐科目的考试,实施艺术素质评定,有利于加强包括学校方面、家长方面、学生方面对美术学习和艺术素养培养的重视,励学校增加美术教育的投入,开设充足的美术课程。
三、鼓励学生学习和传承美术优秀传统文化。美术课程体现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和思想意识,在弘扬民族文化方面作用巨大。实际上,美术是我们人类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的文化的一部分,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密切联系。我国的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国画艺术以及工艺艺术等等非常辉煌灿烂,是我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见证和缩影。而美术课正是中学生和小学生学习和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平台。针对中学、小学一级中职等学校的在校生开展艺术素质评测,把美育融入升学评测,可以鼓励学生学习和传承美术优秀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我们的优秀文化可以获得更广范围的传播、更好的传承。
四、结束语
教育部提出针对中学、小学一级中职等学校的在校生开展艺术素质评测是一个很好地改革,其影响意义也非常重大。基于笔者在工作实践中的体会和感悟,我在文章中探讨了“艺术素质考核”如何促进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美术教育帮助我们打破“木桶短板”,鼓励学校增加美术教育的投入和课程开设,鼓励学生学习和传承美术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段鹏.核心素养背景下对艺术素质测评的思考[J].中国中小学美术, 2017(6):8-11.
[2]杨艳.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多元化学习评价的研究[J].啟迪与智慧(教育), 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