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识字教学渗透人文素养

2018-01-14 03:13崔庆蕾
读写算 2018年13期
关键词:识字人文小学

崔庆蕾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综合素质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視。小学语文教学也应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成长。本文针对语文学科具有人文培养价值的特征,结合小学识字教学,探讨如何通过教学的渗透来实现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人文

中图分类号:G628,G623.2,G613.2,C41,K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3-0188-01

新课标已经明确地指出,语文这个学科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从这个论断可以看出,在语文的教学中,我们不仅是要向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而且要通过语文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也是语文这个学科的属性使然。

那么,什么是人文性呢?就语文这个学科来说,主要是指与人、人类、社会相关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是人区别于其他生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反映。这其中,包括着民族精神、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个人品质等方方面面的内容。通常,小学语文的教学可以重点关照人文性的三个方面:一是人的价值观,即作为一个社会角色的人生态度;二是文化观,一方面是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自豪和认同,另一方面是对其他文化的尊重和理解;三是社会观,也就是关注人(包括自己)生命的存在意义和方式,同时关注人与其他生命的和谐关系。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通过识字教学来实现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呢?下面,结合教学进行探讨。

一、贴近生活组织识字教学

生活是语文的基点,也是语文应用的土壤。同样,人文性最直观的呈现场所也是生活实际。因而,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需要把自己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关联起来。通过生活的直观体验,调动学生意识中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积累,从而体悟和接纳人文思想理念。

比如教学生认识“染”字的时候,不单是在黑板上写出这个字来给学生讲笔画怎么写,教师可以带一些小道具在讲台上给学生演示什么是真实的“染”——准备一套水彩,一瓶水和一些棉球。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染色体验活动:让学生用水彩调自己喜欢的颜色,然后慢慢地往棉球上倒一点,教师提醒学生观察,看着颜色顺着棉花的纤维慢慢扩张开来,让棉球由白色变成了彩色。教师这时再指导学生,“染”与“涂”“画”不同,有一个颜色吸收的过程。然后,教师再进一步延伸到人的思想情感方面,“我们在使用‘染这个字的时候,本意是指给纸张、织物弄上漂亮的颜色,但有时候我们也会用浸染、感染这些词来表示对一个人思想的影响——想一想,一个高尚的情操、一个积极的思想通过教师的讲授,慢慢影响了你们的大脑……”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很快就掌握了“染”这个字的写法,而且还对“染”的含义有了准确理解,还进一步从精神思想层面对这个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通过文化思想组织教学

汉字是一种由形表意的文字,很多汉字都能够传导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和文化思想。教师在教学生字的时候,可以通过给学生解读文字所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来进行人文素养的渗透教育。

比如,在教学学生“玉”字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中国特有的玉石文化融入识字教学当中,不仅是让学生认识这个字,而且让他们通过这个字,了解我们民族的精神品质。教师可以这样说,“玉,是一种石头。在其他国家,很少有把玉石当作一种珍宝来看待。而在我们国家,玉是一种高贵的象征。我们对自己认为美好的事物,才会用玉字来描述。比如说一个人说的话、写的文章非常好,就说是字字珠玉;说一个人精神品质淳朴善良,就说他像一块璞玉;说一个人品德高尚,则说他是冰洁玉清……现在,我们好多人会用玉石来做工艺品或饰品,在古代,只有君王或有社会地位的人才能使用玉。我给大家讲一个‘和氏璧的故事吧……”这样一讲,学生就不仅仅是在学习生字,而是通过这个生字的学习得到了文化精神上的熏陶。

三、通过识字过程实现教育

人文素养包括很多具体的内容,有些内容我们可以通过语言讲授来传导给学生,而有些内容则需要通过学生的自我体验来生成。比如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公平尊重等思想品质,最好是通过体验式的教学来让学生自主生成。我们给学生单纯地讲理论,其实作用并不大。

比如,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对抗性、竞争性或者是合作性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轻松愉快、情趣化地识字,并同时生成人文素养。如,在教《观潮》这一课中“罩、屹、鼎……”这些生字的时候,我就让学生们分组进行生字猜谜比赛,让学生们先在小组中商量,按生字的特征编创一些生字谜语,然后让其他组的同学来猜。如学生编“山边一个小乞丐”(屹)、“心里在燃烧”(恢)……虽然可能并不严谨,也并不高明,但通过这个竞争和合作的过程,对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等人文思想进行了有效培养。

以上,结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对如何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教师主要应把握几个要点:一是要与生活相关联,二是要结合文化内涵,三是注重自我生成。

参考文献:

[1]王力玮.怎样让识字教学充满人文性[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1).

[2]何鸾芳.让识字教学充满人文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26).

猜你喜欢
识字人文小学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识字谜语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