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红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户口转向城镇户口,农业发展逐渐退步,不少农村青年前往城镇做工。由于诸多原因限制,打工者的孩子们无法和自己的亲人一起到城市生活,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了这样一批未成年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简单来说,农村留守儿童就是因为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打工,没能和父母一起,被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本文就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和对策加以概述。
【关键词】留守儿童 家庭 教育状况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3-0039-01
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状况
(一)家庭教育缺失
留守儿童因为双亲没有在身边,在成长中必然缺失家庭教育,然而家庭教育又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儿童年幼的时候,正是需要对其身心发展进行正确引导的时候,离开父母的他们没有办法感受到父母给予的身心上的关心,更没办法得到父母在思想、价值、情感上的正确引导。他们的父母对孩子的补偿多是进行金钱补偿,总觉得孩子吃好喝好穿好就行了。另外,留守儿童的父母进城工作,由于男女双方不能在一起工作,发生离婚率的几率也是极高的,这样无疑又会对儿童的身心带来重创。家庭教育的缺失在孩子道德品质、对世界正确认识、学习知识等方面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二)学校教育状况
根据调查,留守儿童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他们大多数在学习、行为、品德上是有一定的问题的。学习上来讲,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多是令人堪忧的,课堂上注意力容易不集中,课后回到家没有文化素养较高的人进行辅助学习;留守儿童行为方面,有的留守儿童养成了说谎、打架、沉迷游戏等坏习惯,学校没有办法对其进行纠正和正确引导,与学生家长也难以沟通,因此,留守儿童非常容易陷入思想道德上的缺失,甚至会产生留守儿童犯罪的情况。学校教育主要是在学校内实现的,但是校外对儿童的教育还是得依靠家庭教育。总之,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是农村小学教育的一个难点和重点。
二、针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提出教育对策
要想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提出有效策略,必须“对症下药”,明白他们从根本上需要什么。其实对于他们来说,父母、教師的关怀呵护以及朋友的支持帮助是最重要的,他们渴望拥有一个正常的家庭学校生活,想要了解充满丰富色彩的世界。以下是对留守儿童教育提出的一点策略。
(一)对家庭教育进行完善
对于孩子来说,家庭能够带来的温暖和关爱是什么都不能代替的,父母应该尽量和儿童生活在一起,对他们的思想、价值、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就算实在没办法和孩子在一起,家长也应该经常打电话询问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对孩子遇到的问题给出有效合理的建议,让他们感觉到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外出打工者的文化素养都不太高,又急于在社会上站住脚跟,存在“暴富”心理,甚至夸张的认为只要能挣到钱就行了,学习不学习没有那么重要,他们将这种错误思想灌输到儿童身上,扭曲了儿童的学习理念,所以这是我们每个家长都必须要避讳的,一定要给孩子灌输勤劳的生活观。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中98%都是希望自己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所以外出打工者如果能将孩子带着一起,请尽量让孩子跟你们在一起,在生活中给予他们正确的思想和学习上的引导。
(二)对学校教育的建议
学校应根据留守儿童的性格特征以及发展特点,建立起专门针对留守儿童学习的课程。由于没有一个健全的家庭生活,留守儿童比“正常儿童”存在更多的问题,学校需要对他们进行更加耐心的教学与帮助。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表现,给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消除他们因为家庭生活不美好带来的消极影响;正因为他们没能在一个健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所能感受到的家庭温暖太少了,这就导致了他们对社会的冷淡,过于缺乏安全感甚至会让他们对于别人的歧视或者欺负产生攻击行为,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德育、价值观的正确教育以及加深教育;学校应建立健全各项保障机制,比方说:建立寄宿制、完善学校的食堂卫生、学校宿舍安全、教育教学全面体系等。在学校设立免费热线电话,方便留守儿童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另外建立24小时值班室,以防学生出现问题没办法解决,给予留守儿童时时刻刻的关爱。
(三)就留守儿童问题,整个教育事业做出问题改善措施
随着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严重,整个教育事业都应该把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重点。政府应该为双亲在外工作,儿童又不能在亲戚那里获得一个正常成长环境的儿童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三、总结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令人堪忧,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家庭都应为之努力。做好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甚至生活环境。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需要社会各方力量进行浇灌。
参考文献:
[1]冯建,罗海燕.“留守儿童”教育的再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