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数据是通过建立平台系统,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存储、共享、分析以及质量评价来寻求研究对象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管理方式,特别是对学生心理健康信息的管理上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来进行分析,提出利用大数据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措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关键词】大数据 心理健康信息 心理健康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441;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3-0030-01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数据、信息能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提供重要参考。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它相较于传统的管理方式,具有大量性、高速性、真实性等特点。通过对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
一、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是指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充分发挥人力、财力、物力等信息的作用,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内部各种有利条件来高效率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知识,合理有效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方法,能激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激励因素,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良性发展。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获得的效果则为衡量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质量的标准。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胜期,世情、社情都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如何促进新时代中国公民的健康发展、培养更高层次的优秀人才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场合中,指出青年一代是有理想的一代,要重视青年人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不容忽视。在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对我国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主要任务和内容作了全面的指导。俗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应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水平入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手段来计划、组织、领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价和控制,进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二、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大多数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会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相关服务,且设施相对完善,相关的专业人员培训、日常教学也呈现常态化发展,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具体工作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1.以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为主,管理技术与方式存在不足。目前高校的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内容主要围绕包括日常心理咨询、心理测量、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的组织协调等。在日常心理咨询、心理测量工作档案管理工作中,一些档案材料仍采用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在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存在查找复杂、信息冗杂、信息共享差、追踪困难等缺陷,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数据、信息的采集与分析,易造成相关管理决策、服务方式产生偏差。
2.缺乏相应的电子管理系统,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管理需求。受传统纸质档案管理方式的影响,相关的电子信息管理平台存在后天匮乏、不完善的现象。现有的电子管理系统主要倾向于心理测量兼顾一些心理咨询功能,尚未有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的管理系统。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要求对信息的检索也越来越高。在现实的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中,手工操作仍占据较大部分,信息化档案平台仅限于对心理测评及学生基础档案的存储使用,这种操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损耗,办事效率较为低下。
三、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措施
大数据的意义不在于掌握大量的数据信息,重点在于对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的处理。通过对相关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增加研究对象的结果的准确性和效果的有效性。为更好地弥补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存在的缺陷,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據技术,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
1.推广学生电子心理档案管理平台,增强信息共享。电子档案管理平台的基础在于数据的收集,虽然既有的一些心理健康管理系统可以满足于对学生心理健康信息收集工作的需要,但尚未完全普及并充分利用。目前的心理健康管理系统主要用于个体和群体的心理测量工作,通过心理测量来收集学生心理信息及心理健康测量信息,而其所具备的心理咨询相关功能尚未被充分利用及广泛使用。例如:可以通过电子管理平台进行心理咨询预约登记;在进行日常咨询时的心理咨询记录应该逐渐由纸质记录向电子记录转化,方便咨询师对学生的咨询状况进行跟踪、调阅;将对心理危机学生进行干预的过程及记录录入系统,可以在进行心理隐患排查工作时方便其他咨询师查询相关学生信息,达到学生信息共享的目的;即使学生更换咨询师,咨询师也能及时、准确了解学生的咨询情况,做到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
2.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管理队伍的能力,优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大数据时代到来,在健康教育管理应用技术方面对管理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管理队伍的业务能力,首先在日常的工作中,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其主要内容包括大数据平台的理论、使用方法、操作技能。其次在对学生信息进行管理时,要掌握相应的专业分析技能,熟悉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体系。
3.利用“两微一端”来进行信息的收集和推广。“两微一端”是指微博、微信及新闻客户端(“一端”应该指的是移动客户端)。在信息化时代,“两微一端”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普及率非常之高,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化新媒体平台对学生日常行为信息进行收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倾向,通过大数据对学生日常行为、思想动态进行分析,根据大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推广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从而进一步调整工作重心。
四、结束语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大数据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全面升级的机会,虽然在技术操作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但为了更好地优化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我们要不断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努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李科艳,袁琪.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J].科教文汇.2015.05:151-152
[2]郭松明.试论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07:37-38
作者简介:
洪岩(1982-),女,辽宁沈阳人,研究实习员,硕士,从事教育管理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