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正春
【摘 要】数学游戏是一种以娱乐游戏活动为载体传递数学知识的一种教学形式,这也明确了数学游戏不仅仅是数学问题,还具备了一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因此,对于教师们来说,选择恰当的数学游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学难度,培养学生们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本文就简要分析了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数学游戏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数学游戏;初中;数学;课堂;作用
数学学科是一门科学,它是来源于生活的,因此,必将也回归于生活。学生们在初中阶段接触到的数学知识已经有了较高的难度,教师们要顺应学生们的学习规律进行教学,采取游戏的教学方式能够达到十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把握数学游戏的价值
对于初中生们来说,从小学到初中的数学学科学习难度跨度较大,对学生们在几何、投影和视图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学生们常常会出现不易理解甚至是听不懂的问题,而教师们为了让学生们理解不得不重复讲解,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们的教学进度,并且对于学生们来说反复听同样的知识点也会让他们产生厌烦心理。而引进数学游戏则可以很好地改善这一现象,因为游戏本来就是一项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娱乐活动,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積极性,同时还能够在游戏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反复应用知识,从而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实质内涵。当然,进行数学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要求学生们记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因此,培养学生们建立一定的数学思维逻辑,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才是进行数学学科的最终目标。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们往往都采取填鸭式的教学,学生们只能够被动的听课,最后再采取考试的方式进行学生们学习成果的检验。这样的方式局限了学生们思考、探索的空间,同时也限制了他们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然而,当数学课堂融入了数学游戏的时候这一现象就会被完全改变,它可以帮助学生们实现在游戏娱乐的过程中独立思考、生生交流、师生互动,能够完全将学生们的大脑解放,这对于培养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七巧板游戏,虽然看似简单普通,但其实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创意思维,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学习三角形相关的内容,如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证明时,教师们就可以引入这样的游戏,加强学生们对三角形的认识。
二、优化数学游戏的应用
1.性质定理教学中游戏
初中阶段的数学学科学习过程中需要遵循许多的性质定理,在这些概念性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们就可以采取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些枯燥的理论知识。例如,在讲授“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这一概念时,教师们就可以先让学生们进行一个数学游戏,首先准备好一个任意大小的三角形,然后随意撕去其中的两个角,将这两个撕掉的角拼接到剩余的一个角的两侧,学生们很轻松地做到之后就能够发现这三个角组成了一个平角,自然也就能够很好地过渡到这一定理的教学中来。再比如,教师们可以佯装一个了解学生们心理的“魔法师”,让学生们在心中选定一个数字,然后根据教师制定的规则进行计算,首先将其加5,得到的和与-2相乘,得到的积加上4最后再除以2,这时教师说出答案——3。学生们自然会非常惊奇教师是如何做到的。在这个基础上,教师们就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讨论,主要涉及到各项计算流程,教师们假设学生们心中理想的数字为a,将a作为未知数带入到刚刚的计算流程中,发现最后得到的结果中已经不包含未知数a了,只剩下-3,那么就说明不论a取什么值,最后得到的答案都会是-3。根据这样的教学理论,学生们能够很快的理解数学理论,同时还能够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2.例题习题讲解中游戏
教师们在课堂上进行例题和习题的讲解时,可以将这些习题设置成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游戏,然后通过游戏更加轻松地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不等式的证明时,教师们可以拿出这样一道例题:已知,a、b、c三个数都大于零,并且b>a,求证,a/b<b+c<a+b。学生们一开始拿到这道题都会觉得无从下手,感觉已知条件得到的太少了,无法进行证明内容的验证,这时教师们就可以设置数学游戏。让每一位学生都写出一个分数,当然不包括带分数和假分数,然后让学生们在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同时加上一个正数,可以是无限大也可以是无穷小的正数,然后将得到的这个新的分数与原来的分数大小进行比较,所有学生都会得到新分数大于原来的分数的结论。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够应用这一思路解决刚刚的求证问题,像这样在教学解题过程中设计一定的数学游戏,能够帮助学生们快速的解决数学问题,拓宽接替的思路和方法,让他们感受到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进行创新、创造的乐趣,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数学课堂中来。
总之,在数学教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插入数学游戏能够很好地提高数学学习效果,但是教师们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能过分的依赖游戏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们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探索,更加深入的学习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胡婷雯.浅谈数学游戏的心理功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01)
[2]高向斌.例谈数学游戏的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3(02)
[3]王静.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数学游戏[J].数理化学习,2014(01)
[4]杨波.数学游戏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中),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