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玩波
【摘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新课改下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学校课程特色与教学文化的有效建设,是全面深化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促进有效教学的必要举措。本文立足新课改的背景条件,从“课程文化”中的特色课程体系、“课堂文化”中特色课堂的载体功能、等方面,阐述了学校课程特色与教学文化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学校 课程特色 教学文化 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3-0025-01
前言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传统制度性教学管理显得“力不从心”,难以促进有效教学的实现。教学文化建设以“何为教、教什么”作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落脚点。学校在课程特色与教学文化的建设中,要抓住“课程文化”、“制度文化”、“课堂文化”和“师生文化”的形成。其中,课程文化以特色课程体系为载体,促进学生特长培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之下,学校要深入推进教学文化建设,通过学科特色文化的开发与形成,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在笔者看来,新课改下的课程特色与教学文化建设,应着力于“文化”的多样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中,促进有效教学。
一、课程文化: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构建特色学科课程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如何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课程文化的着力点,在于形成特色学科课程、特色学科活动,并以此作为载体,实现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培养。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特色课程文化在于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通过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学科活动,以更好的增强学生的学科情感,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此外,在实践中发现,课程文化作为教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对特色科学课程进行细化,构建“选修课”、“必修课”两大部分,让学生在更加自主的学习空间,更好的学习学科知识,提高学科教与学的有效性。
课程文化以“特长”培养为核心,通过特色课程构建,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学科特长,这也是特色课程的重要效能。在传统教学中,学科课程僵化,特色学科课程、特色学科活动,难以形成有效的教学效果,这导致教师对课程特色建设缺乏积极主动性。因此,培育良好的课程文化,能够进一步形成完善的特色学科课程,并在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中,促进学科教学的全面发展,适应新的改革要求。
二、课堂文化:构建多样化教学,形成多元化课堂
课堂文化的核心要素是教师的教育智慧,其文化的聚合性,往往有助于多元化课堂教学的实现。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之下,课堂文化的着力点,在于构建多样化教学,形成多元化课堂,从“生本”理念出发,为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搭建多元化的课堂空间。在教学实践中,构建探究式、任务驱动式教学,能够更好地盘活学科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促进教师的“教”,这是课堂文化在组织落实中的有效体现。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之下,僵化的课堂文化,难以支撑课程特色与教学文化的形成,进一步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构建开放式多元化课堂教学。
在课堂文化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促进教师的教,是教学文化中“如何教”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构建多元化课堂的重要基础。学生的有效学习,应建立在自主探究的课堂空间,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有效参与,促进课堂教学的完成。如,创设探究式课堂,则需要以探究“因子”为载体,促进学生探究式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课堂创设中,教师要以合作为导向,明确合作学习任务,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课程特色的建设要以课堂文化为载体,作为特色课程在教学中实践的有力保障。在深化教学改革的当前,要以新的教学思维、新的教学措施,促进特色课程的生成。
三、师生文化:塑造教学经验,有效激发学生“争长”
师生文化包括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两部分。在教学文化的建设中,教师文化是长期教学实践的积累,更是教学文化精神的集聚。因此,在教学文化中,要注重教师文化的培育,通过教学经验及实践的形成,提高教学质量,为课程特色建设创设良好的条件。在实践中得出,教师文化是教学文化的核心,直接关系到“何为教、教什么”的实现。为此,一是要强化教师的科学能力培养,通过教育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文化能力;二是通过交流学习等方式,让学科教师走出去,通过经验交流,学习成功的教学经验,对于教师文化的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文化的建设,能够进一步激发课程特色的形成,促进课程特色与教学文化的建设。
学生文化是教学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过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形成,提高教学文化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争长”,既是课程特色建设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文化的目标导向。学生争前恐后的学习、教师创新改革的教,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科教学发展。从发展的视角而言,师生文化是课程特色与教师文化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以教师文化为载体,培育课程特色的生成;以学生文化为导向,促进教师文化的集聚,这都是新课改下教育教学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所需的内外条件。
结束语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践行新课改理念,推动教育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在本文的探讨中,学习课程特色的建设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着力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文化以“何为教、教什么”作为建设的核心元素,强调有效教学的构建。在笔者看来,学校课程特色与教学文化的建设,关键在于三个方面:一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构建特色学科课程,突出教学文化中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二是构建多样化教学,形成多元化课堂,发挥课堂文化作为课程特色建设的载体功能;三是塑造教学经验,有效激发学生“争长”,构建课程特色与教师文化建设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王秀杰.小学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6(08)
[2]肖庆顺.课程文化: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J].天津教育(旬刊),2015(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