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课堂研讨式教学研究

2018-01-14 03:20李于朋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3期
关键词:大学本科研究

【摘要】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普通高校逐渐扩大了扩招的规模,使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但是,大部分高校的教学模式、内容、方法、手段以及评价方式依然比较传统,弊端较多,十分不利于培养创新性人才,为此必须致力于改革。研讨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对于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学方法在诸多要素中,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相比较于机械教学,研讨式教学共同体为教师与学生,双方经过讨论可以实现对问题的有效解决。

【关键词】大学本科  课堂研讨式教学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3-0011-02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渐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关于人才培养当代社会逐渐提出新的要求,传统教学很难实现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为此高等教学也在也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教师在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新方法,并对许多成功经验进行推广,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对于教师的主导作用过于强调,相应的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是专门培养高级和科研人才的场所,因此教学主要在于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一、研讨式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一)内涵

关于研究式教学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素质和创新教育的思想充分体现出来,侧重于引导学生对于知识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接受,实现全面培养与发展,强调教学内容要面向过程,以学到能力与方法、自主型和主动型学习为主,具体内涵如下: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机结合讨论、教学和研究。

2.可以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积极的参与到研究工作当中,致力于学生问题解决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3.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对课程结构的优化和教学科研结合氛围中保证师生、生生间互动的实现。

4.教学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特点

1.探索性:该教学的本质在于学生通过对资料的自主查阅,师生共同研讨。教师不将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多维度问题情景的创设和支架框的建立,引导学生经过不断的探索与求证解决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但是该探究行同于科学研究,缺乏规范性与严谨性,多是对科学研究成果的“再发现”。

2.互动性:即师生和生生间的交流;革新师生关系。基于这是一种专门解决问题的教学,学生所遇到的问题错综复杂,需要在智慧上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合作,独立思考的同时能够与同伴进行互帮互助。在协商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共享,经相互启发与争论,实现对知识成果的突破。同时,学生在共同参与中需要意识到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个性不同,需要致力于相互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

3.灵活性:该特点是开展研讨式教学的重要条件。该学习方式侧重于过程导向,受学生学习兴趣、知识基础、学习速度和方式、情感和个性潜质等方面的不同,必然会使教学过程与结果更加的灵活且多样。

4.自主性: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目的在于和谐、平等探索氛围的形成和传统被动接收知识学习的改变,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活动可以得到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自主学习与探究,可以实现对知识的自主获取,以及素质与能力的显著提高。

5.实践性:该教学侧重于在做中学,其教学内容在于有机结合科学研究和生活实际,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纳入研究成果,并且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和主动参与,倡导学生在自主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二、研讨式教学在本科课堂中的困境

(一)教师准备不充分

站在教师角度上,研讨式教学开展困难重重的原因在于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该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并且对教师各个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不少教师对于该教学方法的应用,在前期准备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理论研究等,导致教师很难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不少教师怀揣改变传统教学的初衷来应用研讨式教学,对其理论基础和实施程序均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加上没有可供模仿的现成模式和每门课具有不一样的特点,导致科学的理论指导比较缺乏,在运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盲目性与自发性,很难深入有效的指导学生。同时,不能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不能深入的研究现实问题和了解学生基本情况。

(二)学生参与积极性较低

站在学生角度上,学生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参与意识。不少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主人翁意识和心理准备不足,一旦遇到困难与挫折就会退缩,习惯于教师的安排,非常不适应当前教学方式,更有甚者对于这种“自主”学习非常不习惯。相应的便导致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提不起兴趣,也会因一些小事而出现争执。

三、研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建议

(一)准备充足

1.对研讨题目进行精心挑选。教师在规划自身研讨时,千万不能选择那些毫无争论和已经是事实的话题,在选择题目时应该是学生无法在之前认知结果中找到的直接答案题,而应最可能找到一系列能够站得住脚而又存在明显区别的问题,即可以回答的问题,为此教师应该意识到讨论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致力于创新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培养,为了不冷场还需要额外准备一些极具鼓动性的材料,如备用话题、典型困难和可能性主题等。

2.避免有指导的讨论。教师在做研讨的准备时,需要明确采用研讨式教学方法的原因,该方法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在讨论问题该如何解决的过程中,采用研讨式教学的目的在于对问题本质的探讨,然后对各种解决方法进行观察,但是研讨的过程自由且公开,相应的就不能预定最终的结果。为此,教师如果充分的指导讨论的全部问题,则各讨论小组则提出或设定问题的机会很少。总之,教师作为领导者,需要时刻警惕有指导讨论中的操作性。

3.教师必须清楚讨论目的。在一门课程中教师决定使用全部或某种讨论方法前,就必须明白自己的目的。第一,智力目的: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认真的理解和考虑不同成员那些看似相同但是差别很大的事实;第二,情感目的:在对某个思想进行讨论、提出某种解释的行为,是认知行为,也是情感行为的一种,对于学生兴趣的提高至关重要。

4.针对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和谐预先想好所使用的方法。在讨论过程中,基于每个学生看待问题的高度与宽度均有很大差异,因此很难进行分组,甚至聚集一个班的观点,为此教师在讨论前需要明白如何采用激励性方法来将学生已经明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进行扰乱。

(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

教师需要对学生适当的进行创造性发问,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自主查阅,以此有助于形成自己的看法与意见。同时,在整体研讨过程的基础上,对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求知欲和个性特征进行充分的分析。

綜上所述,本文详细的探究了研讨式教学方法的内涵与特点,明确指出了该方法在大学本科教学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经过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几点重要的应用措施。

参考文献:

[1]龚放.大一和大四: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两个关键阶段[J].中国大学教学,2010(06).

[2]李景文,李俊清.林业高校专业课研究型教学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10(03).

作者简介:

李于朋(1982.10-),男,汉族,陕西乾县人,长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职称:实验师,研究方向:大学本科教学方法研究。

猜你喜欢
大学本科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记一次写生
记一次写生(1)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例求折多边形的角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