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高血压(resistant hypertension),又称难治性高血压,指足量且合理应用3种或3种以上的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血压仍未达到目标水平。高血压是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在中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然而,中国高血压的知晓率、诊断率、治疗率及达标率均相对较低,高血压的达标率仅为6%。顽固性高血压为何如此“顽固”?主要原因有哪些?本文深度剖析了顽固性高血压背后的原因,旨在通过控制血压来预防卒中。
患者应用降压药物的依从性是影响血压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患者的依从性差可能与以下两方面相关:①患者因素:包括病程长短、血压监测频率、药物价格、药物的不良反应、自我管理情况、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对停药危害的认知程度、经济条件等;②医师因素:也是决定患者依从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医师应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应向患者说明药物治疗的必要性与长期性,解释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治疗成本等,解除患者的担心与顾虑,从而提高其依从性。
中国人群的盐摄入量相对较高,减少盐的摄入,给予富含蔬菜、水果、低脂肪乳制品,减少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的摄入[DASH(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 diet)饮食],可显著降低血压。鼓励患者减少盐的摄入量,控制在2~3 g/d,摄入更多的调味品、香草、生姜、柠檬汁、醋等有助于减少盐的摄入。过量酒精、甘草、口服避孕药、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也可引起顽固性高血压。非药物治疗在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减轻体重、适度锻炼、限盐、补钾、戒酒等。对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应积极寻找是否存在上述因素。
治疗惰性包括许多原因,一方面是医生通常更为关注患者诸如糖尿病、关节炎、胃肠道症状、头痛等健康问题,尤其是当患者主诉这些疾患的相关症状时,高血压往往易被忽略。另外,某些患者就诊时,测量血压较高,医生与患者易错误地认为血压高系“白大褂现象”所致。患者就诊时,每次均应测量血压,如果血压没有达标,应加强降压治疗,避免治疗惰性。
当高血压患者对常规的降压治疗反应不佳时,应首先考虑治疗方案是否合理,同时积极探讨高血压的根本病因。如果不去考虑血压未能控制的病因,即被称为诊断惰性。对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应根据血浆肾素水平与醛固酮表型制定生理学个体化治疗方案,这是非常重要的。在排除嗜铬细胞瘤、主动脉缩窄等少见病因后,根据血浆肾素与醛固酮水平,顽固性高血压病因可分为3类:①肾性高血压:血浆肾素及醛固酮水平均升高,适于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受体拮抗剂进行治疗;②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血浆肾素水平低,醛固酮水平高,适于应用醛固酮拮抗剂如螺内酯或依普利酮进行治疗;③肾小管上皮细胞钠通道过度激活导致的高血压:血浆肾素与醛固酮水平均降低,适于应用阿米洛利进行治疗。所以,病因不同,选择的药物也不同。
总之,顽固性高血压是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然而,其并非真正“顽固”,是可被治疗的。对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应积极向患者解释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建议患者避免摄入过多可加重高血压的物质,采用地中海饮食或DASH饮食,加强未达标血压的药物治疗,同时寻找顽固性高血压的成因,根据血浆肾素与醛固酮水平制定生理学个体化治疗方案。通过控制难治性高血压,实现预防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