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凤莲
摘 要:以小学数学教学为核心,首先介绍了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含义,然后从创新教学模式、创建教学情境、解题方法指导、增强学习信心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具体的教学方法。最后指出教学期间的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口,希望推动以生为本教学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以生为本;教学方法;注意事项
简单来看,以生为本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一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其二因材施教,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通过学习获得成就感,继而发展个性、完善人格,培养综合素质。以下对此深入探讨。
一、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含义
通过小学数学教学,一方面学生能够识数计算,另一方面能够培养逻辑分析能力。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最终落脚点都是学生怎样学习。现代教育观点认为:谁获取知识谁就是课堂的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新课标对于以生为本的要求,一是树立正确的教学价值观,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二是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有的放矢开展教学活动,促使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进,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以生为本的观念,成为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小学数学以生为本的教学方法
1.创新教学模式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教学活动之前,应该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创新教学模式。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就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其中,动指的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能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静指的是独立思考,通过分析问题找出答案,及时总结解题技巧。动静结合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活动有张有弛,继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习效果。
2.创建教学情境
学习过程必須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行支持,以探究性教学模式为例,在教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营造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建探究性的教学情境,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从要我学的思想转变为我要学。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为例,情境创建如下:首先,教师用纸板制作长方形模型,沿着对角线拉伸后形成平行四边形,此时向学生提问:图形的形状改变了,那么面积是否也改变了?然后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平行四边形模型,通过对图形进行切割、填补,恢复长方形的状态。最后通过思考和探讨,得知图形的面积大小没有改变,从而得出面积计算公式。如此教学,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锻炼了探究能力,因此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3.解题方法指导
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是对学生的基础要求,要想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就要求教师加强解题指导,培养解题技巧。具体来说,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和已知条件,读题时不能加字或漏字,一边阅读一边寻找重点和关键词,联想已经学习的知识。在解题时,可以采用顺向推理法或逆向推理法,前者是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层层推导最终做出解答;后者则是从求解问题入手,确定解题需要的条件,从题目本身寻找突破口。例如:已知小明3分钟内跑步120m,那么要想跑完1000m的路程,需要多长时间?分析题目可知,用到的公式是速度×时间=路程,该题目要求时间,应该明确速度、路程两个要素。采用逆向推理法,路程1000m为已知条件,因此还需要计算小明的速度,可得120÷3=40,利用时间=路程/速度,可得1000÷40=25(分)。
4.增强学习信心
针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是实现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必要措施,有利于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评价期间,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采用合理的评价方法,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减少责备和批评,如此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另外,教学评价应该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引入教师、家长、学生等主体,将分数评价、能力评价、素养评价相结合,摒弃分数即是一切的传统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以生为本教学期间的注意事项
1.动手操作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中,有很多内容是认识图形、分析图形特征,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等。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学期间可以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图形模型,通过实际测量边长来推导出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如此,学生对于图形概念的理解更形象,有利于加深记忆。
2.动脑思考
所谓动脑思考,就是归纳数学知识的共同点,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接受,培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计算题为例,从不同思路入手,可能存在多种解题方法,继而实现举一反三的目标。而在应用题中,为了更好地理解题目,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发散思维。
3.动口表达
数学学习中包含较多的定理、公理、公式,学生死记硬背的效果不如利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为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言机会,在课后要求学生总结课堂学习内容。如此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素质教育的体现,能够将课堂还给学生。在教学期间,要求教师制定学习目标、创建教学情境、多指导解题方法,并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另外,教学期间应该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培养多种素质能力,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建平.以生为本,让课堂充满趣味: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教学实践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3(23):90.
[2]苏秀治.以生为本,多措并举,构建数学高效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2015(29):48-49.
编辑 赵飞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