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计分卡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探究

2018-01-13 07:36张建波
文教资料 2017年27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平衡计分卡

张建波

摘 要: 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作为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从运行现状看,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在评价属性、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本文将平衡计分卡这一绩效管理工具引入教学质量评价,并着重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和学习创新等维度探究重新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关键词: 平衡计分卡 教学质量评价 建构路径

在当前教育理论研究深入、教学实践拓展及国家对高校学科建设布局的调整背景下,教学质量评价对学校人才培养、促进协同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综合已有研究发现,相关研究者对教学质量评价开展了大量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在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内容、评价过程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但从整体看,教学质量评价尚有许多领域需要完善,寻求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成为高校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教学质量评价的本质是价值判断,重在实现教育价值的增值增效。要破解当前教学质量评价面临的难题和阻力,可以尝试将平衡计分卡引入教学质量评价这一领域。平衡计分卡这一概念最早在1992年由哈佛大学Robert Kaplan教授和复兴方案咨询工作总裁David Norton提出,被称为近年来最具影响力的战略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有效的绩效评测工具,起初主要用于企业员工能力及其创造价值的评测,其与教学质量评价具有天然的联系,在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运用平衡积分卡全面对教学效果进行评测,形成更加准确的教学反馈,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效参考。

一、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分析

教学质量评价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选取恰当的技术手段,对教学全过程及课堂教学质量、效果是否符合课程标准、是否满足师生双方发展需求而做出价值判断的一种活动。作为对教学活动进行宏观调控、促进教学管理科学化及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教学质量评价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高等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应用的推广,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愈发规范,评价体系日趋科学。但从教学运行现状来看,教学质量评价尚存在以下问题:

1.评价属性:缺乏对“人”的关注

教育教学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价值,对“人”的关注成为教育教学的核心要义。从本质上讲,教学过程本身具有生存意义和价值。教学作为学生体验大学生活的主要方式,应更多地成为意义的传递和展示的过程。当前教学质量评價存在意义感和价值感缺失,评价过于片面追求测评数据的分析及统计结果的解释,把评价等同于简单的数字和指标,忽视“人”的意义和价值。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固化,往往不同类型群体都采用同一评价指标,对测评群体的差异性关注不够,难以保证当事者真正参与评价。

2.评价过程:评价简单流于形式

当前师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存在认知理想错位和价值理性错位。往往教学质量评价仅视为一项程序性工作来执行,没能成为学校师生的自觉行为。评价过程简单流于形式,教学评价的质量和绩效难以维系。部分高校把评价当成硬性任务,把是否参与教学质量评价与学生能否选课挂钩,往往必须先完成教学质量评价才能选课,此时学生评价的主动权和主体地位无从显现。教师作为被评价者只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完成既有的任务。从某种程度上看,师生之间缺乏对话甚或合作,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敷衍行为。

3.评价结果:轻视评价的导向功能

当前评价结果过于关注可量化的分数和排名,但缺乏明确的改进项目,失去应有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过于强调鉴定作用,单纯的工具定位,缺乏对教育意义的领会。教学质量评价往往关注知识本身,注重对知识性目标、显性目标的评价和考核,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隐性目标缺失。从评价导向来看,仅看到知识在学生能力形成中的作用,片面强调实践在学生能力形成中的价值,将评价手段和目的推向极端化境地,知识性评价和实践性评价的平衡被打破,难以为高校教育教学提供科学、有效的范式。

二、平衡计分卡之于教学质量评价

平衡计分卡和教学质量评价都是对先行活动进行评价,并基于评价结果的反馈改进方法、路径,从而制定全局性战略决策,二者在评价目的、评价理念上是相通、一致的。将平衡计分卡引入教学质量评价,一方面均衡的评价维度得以更好体现,评价主体和客体得以纳入整个评价体系,另一方面相互关联的评价指标构成有机整体,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

1.评价理念全面转变

教学质量评价的出发点不是用一个具体分数给教师排序,其要义在于找出现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改进的具体方法和实现路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平衡记分卡将教学质量评价变成一个增强所有评价相关人的过程,重构教学评价的意义和本质,重设师生关系、教学和设计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与对话,为评价教师提供多角度信息,解决其教学困惑,并使所有参与评价的群体不断达成共识,将原本对教师教学水平鉴定的评价活动与发展相结合,从而变成对被评教师的培养过程。教学评价的意义和目的要讲清楚、说到位,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评价氛围。

2.评价方法科学规范

以往教学评价维度较为单一,评价不够全面、客观。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能够全面且均衡地涵盖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各个因素,并且能够有效平衡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动因指标与结果指标,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关系,全面掌握教学评价结果,做出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给出科学的改进建议与对策,引领教学质量评价由静态表面的形式评价转向动态实质的反思评价,真正达到教学评价的目的。

3.评价指标有机融合

借助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教学质量评价的各指标体系可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形成良好的互动效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会影响到高校教育教学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的改变,高校教师必须不断提高个人学习与成长能力才能有效应对这些变化,并对实践教学过程和内容起到师资保障作用,更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提供支持,提高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促使用户投入要素得到保障,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endprint

三、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构路径

教学质量评价作为一个应用型评价体系,需要具备全面、科学、系统的评价模式作为支撑。高校教学评价设计的指标需要全面反映和衡量教师真实的教学技能和素养,评价指标要科学、客观,克服主观因素;指标体系具体明确且可操作。平衡计分卡的优势在于可以将抽象的战略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方案和衡量指标,并通过这些方案和指标的逐步落实最终实现战略目标。高校应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育教学管理的重心,围绕教学各个环节,界定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将管理目标分解后逐层落实到各部门或个人;通过相应的制度建设和理念更新,保障新的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并做出相应的目标调整。

1.财务维度:教学投入要素

平衡计分卡中的财务维度最初是指财务目标和价值等与财务指标相关的结果指标。高校作为非营利性组织,并不是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保证财务收支的适当平衡,实现利用有限的财务资源促进高校教育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高校的财务支出应当优先发展教育教学事业,保证教学经费的足额使用,将经费投入高校教学设施、教师培训、创新教学等重点领域。教学质量评价中关键是做好经费投入管理、师资队伍和平台建设,把教学的成长进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落脚点和出发点,落实到财务运行和管理中,确保财务工作保障教学质量工程的顺利实施。

2.顾客维度:多元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即“谁来评价”一直是困扰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问题。高校承担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拥有多重顾客,学生是直接的、显性的顾客群体,家长、用人单位和社会都是潜在的、隐性的顾客群体。高校必须同时满足这些不同目标顾客群的期望和利益诉求,才能得到顾客群体的长期关注,并获得发展的动力支持。学生层面主要的测评目标需要根据学生对教育教学的期望设定。根据Davies和Tricker的调查发现,当前学生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可以概括为教学过程中专业程度、在学习上合适的有效援助、学习内容对于就业的帮助等。关键是认知到不同群体利益诉求的差异,以及由这些差异导致的教学质量要求差异。教学质量要发展好必须解决评价主体单一的问题,强调教师自我评价和管理部门的评价,主动关照评价主体的需求,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3.内部流程维度:过程和效果的统一

高校在使用教学资源实现其使命和战略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活动。这一维度可以结合高校教学实践,主要考察教学内容、过程和效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主要包括教师和课程的合理安排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准确程度,教学手段与技术的先进性与适应性,教学监管制度的完备性,教学目标的明确程度及教学目标的实现率等关键环节对教学过程的有效运行起着重要作用。保障高校的学术权力得以有效实施,克服教学评价行政化趋向,解决教学质量评价的刻板化,赋予教师最大限度的教学自由。

4.学习与创新维度

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满足社会需求,适应社会需要才能实现社会贡献的最大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素质,教师素质的提高是达到这一最终目的的有效前提。新形势下要着力打破传统教学评价只为教学水平鉴定的评价目的,转向教师发展提高和学生成长成才。教师是高校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最重要因素。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态度、科研能力都会对教学过程起着重要影响,成为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基础要素。在保证日常教学的前提下,学校应当尽可能鼓励教师增加科研成果为目标,指导教师进修科研层面的培训,使教师意识到科研进修对教学质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科研进修等途径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完善教师的教学评价体系。

平衡计分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系统,需要以完善的体系为前提,同时需要评价主体的主动参与。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定期收取教师们的反饋,更新战略决策,适时调整,及时改正和修订,加强学校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增强学校和教师之间的凝聚力,确保平衡计分卡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莫小泉.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管理绩效考核研究[J].高教论坛,2016(2).

[2]陈湘州.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教学评价模式创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1).

[3]李雯,余红丽.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教学TQM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4]姜彤彤.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绩效评价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5).

[5]张放.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评估平衡计分卡的设计与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G 06316JX52)、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基于有效沟通的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路径探究”(B-a/2016/01/15)阶段性成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评价平衡计分卡
物流管理专业“2+1”模式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基于灰色理论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
战略绩效管理中的平衡计分卡
独立学院内部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预选士官模块化培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