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睿铭
摘 要: 责任公民是现代社会生活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大学生社团由于具有自愿性、平等性、开放性等特点和实践中显现的契约机制、沟通机制、组织机制、规范机制和监督机制,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学生组织的社团场域,从中涵育出责任公民。大学生社团应通过改革权责约定制度、改革挂靠院系制度、改革参与付费制度、着力培养骨干力量等制度创新,使其涵育责任公民的重要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关键词: 大学生 大学生社团 责任公民
一、大学生社团的特点
大学生社团是与现代大学相生相伴的组织类型,是大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自由结成的自治型与群众性组织。大学生社团的特点主要有:社团是因相同的情趣和志向自愿组织起来,成员自愿组成、自由选择,不受专业、系部及其他正式组织的影响;社团是非正式组织,没有明确的行政隶属关系;社团组织的类型多样化,有专业学术类社团、兴趣类社团、体育健身类社团等学生社团;社团组织的主题是开展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创立的主旨是为了发展兴趣爱好、结识朋友、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丰富大学的生活。
二、大学生社团涵育责任公民的场域特点
大学生作为青年人中掌握高等知识和具有创新力的核心群体,其责任意识至关重要。只有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涉足公共领域,对国家和社会富有责任感的大学生公民,才能成为从大学教育体系输出的合格产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大学生社团作为一种特殊的场域在塑造责任公民时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场域理论源于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场域理论认为,场域就是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网络,或一个构型。在社会高度分化的背景下,社会世界是由大量具有相对自主性的小世界构成的,这些小世界是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它们构成社会的不同场域。大学场域就是社会运行系统中的一个场域,而诸多大学生社团组织则构成了其中一个子场域,可称之为社团场域。
真正的公民教育决不能仅仅通过课堂和书本的灌输完成,而必须依据公共生活的实践。应当通过公共生活的实践涵育责任公民应具备的素质、心态和能力,因为公民能力作为一种社会能力,不仅与人的天赋、才能、技能相关,而且必须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通过实践才能形成和发展。对于社会成员而言,可以通过公民社会中的各种民间组织提升公民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生社团即是参与公共生活、塑造责任公民的场域。大学生社团之所以成为塑造责任公民的场域,是因为大学生社团具有以下特点:
大学生社团组织的基础在于大学生自身的兴趣和自愿,由此形成了大学生社团组独特的逻辑与规则。大学生社团组织运行的逻辑相似于公民社会中的各类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均是基于成员个体的自主性、自愿性而成立的,不同于商业逻辑主导的营利性组织,也不同于行政权力主导的官僚制组织,这样的组织有利于公民的社会性成长发育;反观大学内的其他组织形式,如班级等则往往是由行政权力主导设置的,是一种依附性较强的单位式体制。
大学生社团组织形成的社团场域能够建构出平等、理性和注重沟通对话的关系模式。各种场域都是关系系统,不同场域必然导致个体间形成不同的关系模式。在军队、公务员系统等官僚制组织中,个体间形成等级严格的命令——服从模式,市场和商业组织中形成的是交易——利润模式,这些关系模式的支配动力是权力和资本,而不是良性的公民文化中所应蕴涵的公共精神。而大学生社团组织内部一般没有严密的官僚制管理模式,往往倾向于以平等身份和溝通对话达成共识,这恰恰与公共领域中民主管理需要的个体政治素质相互契合。
社团场域边界的渗透性质,更有助于培养成员的社会交往、沟通和协调能力,以适应社会生活。场域理论认为,整个社会世界分化为形形色色的小世界,小世界之间有相互连接的纽带,场域有自己的边界。大学生社团组织形成的场域有自身的边界,然而就现实情况看,目前我国大学生社团的发展类型多样,使得社团场域的边界远远延伸到学校之外,渗透到社会之中。诸多大学生社团通过项目和活动合作等形式成为大学场域与社会系统中其他场域相连的纽带。这种边界的外向渗透打破了大学场域的封闭性,给予大学生更多获取社会知识和经验的通道和平台,而这一功能是其他学生组织难以取代的。
三、大学生社团涵育责任公民的教育机制
从微观视角分析,一个大学生社团能不能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自身有没有良好的内在机制。健康的大学生社团主要依靠实践中显现的契约机制、沟通机制、组织机制、规范机制和监督机制实现塑造责任公民的目标。这些机制主要有:(1)契约机制。学生个人进入社团必然涉及权利与义务的约定,即首先形成契约机制,规范着社团成员的具体行为。(2)沟通机制。社团组织内部和成员间的各类事务需要通过沟通达成共识,社团的生存发展需要社团内部与外界的持续和有效沟通。(3)组织机制。大学生社团活动以大规模的集体行动为标志,集体行动的具体组织、管理需要社团成员内部间形成有效率的领导团队。(4)规范机制。社团组织内部形成的亚文化系统会逐渐产生一种内部群体压力,以规范成员个体的行为。(5)监督机制。组织内部的事务如要获得规范化的管理,必须激发成员的权利意识,以监督组织的权力和利益不被私有化,保持组织的公共性。从这五种主要机制的运行中,社团成员会逐渐习得公共生活中最基本的责任概念,并通过自我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为踏入社会后成为合格公民而打下坚实的基础。新时期的高等教育发展要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学生社团,学生社团要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大学生社团改革的制度创新
大学生社团特殊的组织目的、活动形式,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自愿性、平等性、开放性,对于大学生来说如同理解和适应公共生活的预演式体验,由此滋养出的公民社会的特质是涵育责任公民的理想场域。
一是改革大学生社团对成员的权责约定制度,增进契约和规范意识。大学生社团本质上要求成员成为社团的主人,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积极参与对社团活动的策划、筹备与组织,参与对社团事务的管理。然而,当前某些大学生社团对成员的权责约定是不明确的,缴费入会的形式往往使成员产生消费者的角色心理,而非把自己理解为参与者的主人角色。这种缴费入会的形式难以培养大学生在社团中的责任意识,会员和社团均不明确其负荷的具体责任和权利范围。所以,我们需要引入现代社会作为普遍交往规则的契约精神,实行契约合同制管理模式,培育社团的契约意识和法治规范。会员加入社团,须签订一份详细规定的书面约定,明确双方的权利与责任,说明爽约时的各种惩罚。共青团和社团联合会则应承担起监督社团和会员个人履行约定责任的义务。
二是改革束缚社团发展的挂靠院系制度,优化大学生社团的组织能力和沟通渠道。目前高校团委和挂靠院系的双重管理体制可能会形成对社团发展的掣肘,单个院系无法最大化利用自身的资源和条件支持学校范围内的大学生社团。大学生社团会因为院系的背景而被限制,阻碍其组织能力的提升和组织范围的扩展。高校共青团因精力和资源有限而难以全面顾及众多社团组织的发展,需要另外的合作者一起扶持社团发展。所以,这一合作者可以是不固定的,或是个人,如在专业领域有所成就的教师;或是企业,利用企业的公益意愿和资源优势;或是其他适合的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等。这样灵活的、开放的合作模式更能使社团寻求到适合自身生存的支持环境。需要注意的是,在合作者和社团之间应当建立平等的沟通机制,而不能采用自上而下的命令形式管理大学生社团,不能将社团仅仅视为一个行政式的下属部门。
三是改革成员的注册付费制度,形成大学生社团的持续活动能力。目前一些大学生社团采取注册付费制度,即加入社团时交纳会费,此后在校期间一直享有社团的会员资格。这一模式的弊端在于社团为会员提供服务时缺乏有效激励和约束制度,新成员吸纳阶段一旦结束,社团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就会有下滑的可能,引起会员的不满;并且,社团收取每个成员仅10元—20元会费难以负载此后所有活动和服务的经费成本,导致后续活动因资金不足而时断时续。因此,这样将付费与会员入会绑定的制度并不合理,应将目前入会缴费制度变革为以活动为中心的计费制,即每次社团活动前由活动发起人通报活动内容、形式和费用预算情况,自愿参加的会员可以缴费参与,不准备参加的同学即可无须缴费,对非会员的参与应进行限制或提高缴费门槛,以保护会员的优先权益。这样更加体现了缴费与所享服务对等原则,保证每次活动费用充足,形成社团的持续活动能力。
四是着力培养大学生骨干的创新能力。大学生骨干是社团的核心和关键,其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社团的形象和作用的发挥。但当前某些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越来越复杂,出现工作热情不高、创新意識缺乏等问题。骨干成员只重视自己任期间的活动,而不关心对下一任骨干成员的培养,以至于某些骨干成员毕业后,使得一个社团从此一蹶不振,甚至名存实亡。大学生骨干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良好的执行能力,是否主动思考工作方法,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社团可持续发展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培养大学生骨干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要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和民主自由的宽松环境,尽量消除可能阻碍创新的思维惯性和固定模式。在坚持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大学生骨干们改变陈旧的活动形式,用新形式展现经典活动,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时代和同学的需求出发,不断开拓大学生活动的新领域。
五是完善考评激励机制。有效的评价和激励制度是大学生社团健康发展的动力保障。评价和激励制度的制订要坚持育人功能的基本原则,根据社团的组织机构、活动效果、成员的积极性等评价因素,完善大学生社团的表彰制度。要积极树立典型,坚持榜样引导,在学校层面和院系层面大力表彰规模大、活动多、教育效果好的优秀大学生社团,这样有利于形成各类社团之间的竞争局面。要积极引导社团参与创先争优活动,每年表彰一批优秀大学生社团、优秀大学生社员、优秀大学生社长,并在入团、入党等方面给予优先对待。对于在活动中贡献突出的社团要积极报道,并给予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于个别规模小、活动差、无管理的社团要给予清理整顿,经整顿后仍然不合格的社团要给予淘汰处理。
参考文献:
[1]周鸿.布尔迪厄的阶层场域论与阶层的形成[J].学术论坛,2005(1).
[2]韩益凤.公民社会背景下学生社团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3]陈兆仓.多向性环境中高等学校学生社团的治理路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