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统领的大学生精英培养模式探讨

2018-01-13 00:45黎理
文教资料 2017年27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

黎理

摘 要: 学校的日常工作、事业规划、办学布局及各类资源的配置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展开。学校的改革创新应该在人才目标培养统领下,按照问题导向规划设计,实施有关举措。文章从人才养培养目标、培养特色、支撑条件和面临的问题等方面,就大学以目标统领的精英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目标统领 精英培养 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是大学作为核心地位的事业,是学校日常运行和改革发展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学校的日常工作、事业规划、办学布局和各类资源配置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展开。学校的改革创新应该在人才目标培养的统领下,按照问题导向规划设计,实施有关举措。下面从人才养培养目标、培养特色、支撑条件和面临的问题等方面就大学以目标统领的精英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一、才养培养的目标问题

我校提出的人才培养总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学术精英和行业领袖。这十二字的人才培养总目标的提出,是学校长期历史积淀和办学传统的集中体现,也是对学校百年学脉、文脉的高度凝练。

1924年创校时,中山先生提出的“十字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已经体现出当时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有德才、有担当、有抱负的人才。经过1952年院系调整,学校的师资队伍发生很大的变化,时任党委书记冯乃超提出学校的任务和目标主要是“培养理论或基础科学方面的从事研究工作或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学校克服很多困难引进师资,发展学科。“文革”结束后,学校提出重新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办好“中国新教育”。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学与有着150年医学办学历史的原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成今天的中山大学,迎来新发展。随后十年中,学校相继提出“大学是学术共同体”、“教授就是大学”、“善待学生”一系列人才培养理念。植根于这样深厚的办学传统,我们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凝练,提出了“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这十二字人才培养总目标,已经在全校达成共识,成了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为之不懈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也是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的根本落脚点和核心参照。

(一)“德才兼备”。

中山先生订立的十字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语出《中庸》,论述了“德”与“才”的统一,是读书为人之道。中山先生在给中山大学的毕业训词中希望毕业生“学海汪洋,毓仁作圣”,指的就是要在良好品德修养的基础上,具备专业知识、专业精神和专业本领,最终达至“圣”的境界。“德才兼备”是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的一个基本要求,与党的教育方针相一致,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领袖气质”。

就是要培养具备宽广的胸怀与视野,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有勇气的人才,要成为社会各界的精英和帅才,成为国之栋梁。这也是中山先生毕业训词中“登峰造极,有志竟成”的基本含义。“领袖气质”包含三种特质:一是要有担当意识,在责任使命和艰难险阻面前,要有“舍我其谁”的气概;二是要有精英意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超越自我;三是要有包容意识,以宽广胸怀和视野成为各项事业的中坚。

(三)“家国情怀”。

就是要培养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民族发展紧密联系,将个人追求与社会目标相统一的人才。这也是中山先生毕业训词中“为社会福,为邦家光”的殷切期待。“家国情怀”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树立为国为民的远大志向,立志为民族的复兴和人类进步贡献自己的心智。二是要放眼世界,胸怀全球,作为“地球命运共同体”的一员,具有更高远的眼光。

二、人才培养的特色问题

(一)以培养目标统领学校人才培养工作。

学校的十二字人才培养目标,其含义丰富。“德才兼备”是我们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中山先生的十字校训,语出《中庸》,原意是指透过学、问、思、辨、行五个环节,达到“德”与“才”的统一。中山先生的毕业训词中希望毕业生“学海汪洋,毓仁作圣”,指的是在良好品德修养基础上,掌握和具备专业知识、专业精神和专业本领,达到“圣”的境界。“领袖气质”强调学生要有“担当”。其含义是指培养具备宽广胸怀与视野,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有勇气的人才,使之未来成为社会各界的精英和帅才,成为国之栋梁。这个培养目标表明我们期待的毕业生要有三种意识:一是“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二是超越自我的精英意识;三是有宽广胸怀的包容意识。学校以人才培养目标统领全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宏观设计、发展规划、结构布局,统领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制定,统领全校各院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教育要素的构建,统领人才培养支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二)大力开展和推进通识教育。

学校比较早就认识到,高质量的、全面的通识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是达至十二字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也是人才未来成长潜力的重要基础。在这一方面,学校作为中国通识教育联盟的发起单位之一,现在这个联盟成员已经有十所高校,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成员高校之间互相借鉴、互相帮助、互相支持,致力于推动中国通识教育不断发展。学校的通識课程体系的建立,首先关注质量。课程质量是决定通识教育质量的关键,虽然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尚未完全达到高质量的要求,但是我们一直在向这方面努力,比如规定教师必须以自己学科的专业训练为基础开设核心通识课程,规范了课程的准入标准,与此同时,要求向外专业开放的通识课程仍以专业课程的标准严格要求学生。

(三)高度重视实践教学。

从建校之初,孙中山的“十字校训”中的“笃行”二字便寄予学生脚踏实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期望,所以我们特别强调实践教学。学校将实践教学定位在培养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实现高远的目标的意识和能力,注重使学生充分掌握实践知识和实践理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经过多年的探索,学校不同学科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形成了一些比较有效的做法,也积累了丰富实践教学的资源。比如说学校理工科,除了一般的生产实习外,还有科技文化交流活动、野外实教学课程、“N+1”实验教学模式、文献综述大赛和科研团队孵化等实践教学形式。医科的实践教学形成了“三基三严三早”的特色及“三赛”(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实习生的临床技能大赛,还有实习带教老师的技能大赛)的做法。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人文社科专业也特别注重实践教学。例如法学院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文系的包括“百篇作文”在内的“三个一百”训练,历史系、社会学与人类学院强调田野调查实践教学等做法,这些都注重对学生注重实践的引导,并非流于表面。

(四)“一制三化”的培养模式。

从2014学年开始,实施卓越教学名师工程计划,依托卓越教学名师,学校不断深化开展理科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人文社科领域的“博雅教育计划”,与行业领域紧密联系的“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院“全面学分制”改革试点,强化全校本科教育各类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协调管理,稳步推进各学科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与建设。多年来,我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因材施教,优生优培”为理念,从知名学者、优秀教师中遴选实验班导师,推进全程导师制,为学生度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并根据其学习情况对培养方案进行动态的调整,引导学生发展专业志趣和创新思维能力。围绕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一制三化”的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

三、人才培养的支撑条件构建问题

(一)构建完整的、有特色的本科辦学体系。

经过多年实践,目前学校形成完整、有特色的本科办学体系,可以从办学规模、师资队伍、学科实力和科研水平等四个方面说明。从本科办学规模看,学校在办本科专业有126个,涵盖11个学位授予门类和10个学科门类。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2424人,每年招生规模约8000人。全校课程约4000门。从师资队伍上看,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103人,其中有院士18人(含双聘),国家“千人计划”专家87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9人。从学科实力上看,学校有4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共有18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前1%,8个学科领域进入前0.5%,2个学科领域进入前0.1%。在第三轮全国学科水平评估中,学校33个参评学科有16个学科进入水平排名前5,32个学科进入水平排名前10。从科研水平上看,学校现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有1个国家高端智库,12个其他类别国家级研究平台。近五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9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项,去年科研经费突破17亿。科研有力地支撑着教学,为本科生提供了大量科研训练项目。

(二)实施卓越教学名师工程,打造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落实十二字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营造更浓厚的育人文化氛围,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中山大学制订了《卓越教学名师评选奖励办法(试行)》,学校每年表彰和奖励一批师德高尚、学术优秀、长期投入本科教学一线工作、教学成就卓越、得到师生公认的教师。该奖项作为学校“教师荣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学领域的最高荣誉。通过表彰和奖励卓越教学名师,以鼓励广大教师不忘初心,潜心育人,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夯实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性地位,对培养一流本科学生有良好的效果。

近年来,学校通过实施卓越教学名师工程,评选奖励了各类卓越教学名师93名,其中,获得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9人,2013年,有57人次被任命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在第1届—6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中山大学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6项,还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58项(第1届—6届)等奖项。中山大学现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9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7个,建立了国家级精品课程5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7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选题7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程7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仅在“十一五”期间,就获得国家级教材规划立项80门。卓越教学名师为培养大学生精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学校在总结人才培养特色的同时也注重反思存在的问题。目前学校人才培养中的问题比较集中体现为三方面:一是生均教育资源投入不足;二是专业结构和体系不完善,核心表现是专业数量结构不合理;三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健全,核心表现是课堂教学的实时质量管理比较薄弱,反馈改进机制要完善。

(一)要以倍增计划突破生均资源投入的不足瓶颈。

生均资源投入不足的瓶颈集中表现在教师资源不足,生师比比较高。学校每年招生规模在国内同类高校中偏大,约8000人。这个规模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因此学校必须加大办学资源投入力度,结合“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规划及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在五年内实现办学经费、专任教师数量、教学空间和设施倍增。

(二)以专业动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完善专业体系。

这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手段实现:一是通过将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紧密结合,使得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实现互相促进的作用,通过依托一级学科建设,整合现有专业,减少专业数量。2017年,学校围绕一级学科建设目标开展第一轮院系调整,暂停全校21个专业招生,优化了学科布局。岭南学院积极配合学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认识到学院的学系设置已经不能满足学校人才培养的需求,主动将7个系缩减为3个系,拓宽了专业口径,集中了优质专业资源。三是建设工科专业,在深圳校区布局智能制造、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工科方向等。四是通过强化专业核心课程的标识性,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目前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已经在开展,且初见成效,在修订培养方案的109个专业(方向)中,有近50个专业的核心课板块在原有基础上精炼了50%以上。与此同时,继续推动各专业建设本研贯通的课程体系,目前学校已经陆续有17个院系打通了本研课程体系。

(三)通过以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破除“最后一公里”的制约。

目前学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两个核心功能的不足,即教学实时质控薄弱和反馈改进机制不健全。针对以上问题,学校将进一步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重点从以下两个层面着手:首先,改革与改进教学督导团制度,建立全覆盖的教学督导机制。在规模上,大幅度扩充督导团督导人数。自2016年9月开始,学校督导团督导人数扩大到166人,人数增加了3倍之多,今后将继续增加至200人。在经费投入上,学校计划每年投入540万元用于教学督导团建设。在工作规范上,学校将建立健全督导团组织架构、制度和标准,明确督导团职责。督导的重要职责是监控课堂教学质量,督导工作将逐步建章立制、有章可循,形成好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在工作方式上,建立全新的督导形式。由以往的抽查式、验证式听课转变为全覆盖听课、全流程督导,大大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效果,逐步覆盖全校本科和研究生课堂教学。同时,为了健全改进反馈机制,学校将推动三位一体的质量控制与改进模式的建立。形成学生评教的质量监控预警功能、督导团的同行评价功能、教师发展中心的培训提高功能三位一体的质量控制与改进模式,尤其是推进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完善教师教学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张杰.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精英教育[J].现代交际,2017(07).

[2]刘友庚.大学生生存能力培养的哲学思考[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04).

[3]崔媛.浅析告知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人力资源开发(中旬),2017(08).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融合APTECH体系的软件产业人才培养探究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