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药物在骨折患者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01-13 06:43邓俊森张迪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期
关键词:肢体局部骨折

邓俊森 张迪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 可由直接、间接暴力或积累性劳损引起, 现代医学在治疗上多以复位、固定、功能锻炼为主要治疗原则。然而骨折后早期炎症因子的表达, 局部渗出增多导致组织肿胀,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延缓骨折愈合, 严重影响着骨折患者的预后。随着祖国医学在骨伤科中的广泛运用, 有研究[1-3]提出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能有效减少局部肿胀、促进组织修复, 使其运动功能得到恢复, 这对骨折的早期愈合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所在科室在骨折患者早期治疗中加用活血化瘀药物获得显著疗效, 现进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在本科进行治疗的90例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45例。对照组年龄12~87岁, 平均年龄(45.6±13.8)岁, 实验组年龄14~91岁, 平均年龄(46.7±14.8)岁。纳入标准:均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骨折, 均为病程<7 d的急性闭合性骨折患者,排除病理性骨折、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精神障碍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且该方案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年龄、骨折部位及骨折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予以骨伤科常规护理, 嘱患者严格卧床休息, 减少骨折部位活动度, 视骨折情况予以手法复位、固定,尽早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同时予以消肿止痛药物、物理牵引等治疗措施。

1.2.2 实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口服活血化瘀中药(方中含当归、红花、续断、威灵仙), 并且予局部外涂院内制剂红花酒, 涂擦3次/d, 连续治疗5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肢体肿胀减轻程度。疼痛评分减轻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 0分为无痛, 10分为剧烈疼痛。每日同一时间同一部位测量骨折肢体周长, 比较周长减少程度, 评价肢体肿胀减轻程度, 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侧与健侧肢体周长相差<1 cm;有效:患侧与健侧肢体周长相差>1 cm, 但肿胀有明显消退趋势;无效:患侧肢体明显肿胀, 周长减少<1 cm。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1.32±0.2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03±0.31)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肢体肿胀减轻程度比较 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37、6、2例, 对照组患者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5、23、7例;实验组患者肢体肿胀减轻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45 7.62±0.82 1.32±0.25a对照组 45 7.58±0.85 3.03±0.31

表3 两组患者肢体肿胀减轻程度比较(n)

3 讨论

骨折时由于局部组织损伤, 导致血液运行不畅, 局部渗出增多, 形成血肿, 局部肿胀疼痛, 严重时可导致组织坏死;同时组织创伤、局部炎症反应以及对疼痛产生的应激反应均促进凝血因子的释放, 激活凝血系统, 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又会加剧血液凝滞, 肿胀更加明显, 影响骨折处组织恢复。因此, 在骨折治疗早期必须尽快改善血液循环, 消除局部肿胀, 减轻患者痛苦。近年来, 祖国医学在骨伤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骨折的治疗方面, 疗效显著[4-7]。祖国医学认为, 骨折多为筋脉骨肉受损, 血溢脉外, 血瘀阻络, 瘀血积聚,气机运行不畅导致局部疼痛、肢体肿胀, 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的“气伤痛, 形伤肿”。《医宗金鉴》中提到“肿消骨长, 瘀去骨接”, 可见骨折后离经之血积聚经脉导致经络受阻, 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肿胀疼痛, 因此在治疗时应以活血化瘀为主。

本研究中, 采用口服活血化瘀中药, 方中红花活血化瘀,当归补血活血, 续断补肝肾、行血脉、续筋骨, 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同时采用院内制剂红花酒局部外涂, 方中含红花、桃仁、川芎、三七、丹参、当归、防己、黄芪、牛膝、地龙、乳香、没药、延胡索、秦艽、乌梢蛇、水蛭等, 诸药合用有活血祛瘀、舒经活络、补肝肾、强筋骨、行气消肿止痛之效, 内外兼治, 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本研究证实, 经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后的患者骨折处疼痛肿胀情况明显好转, 肢体活动恢复正常, 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不难看出,在早期治疗骨折患者时, 运用活血化瘀药物能使骨折局部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 促进血管生成, 使大量的炎性因子及组织渗液被吸收, 降低对局部的刺激, 减轻局部疼痛、肿胀情况。有研究指出, 活血化瘀药物可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得到表达, 促进成骨细胞增殖[5,8-10], 进而促进骨折处愈合, 恢复肢体活动功能。

综上所述, 在早期骨折患者的治疗中, 在予以常规复位、固定、功能锻炼等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活血化瘀药物口服、外涂, 能有效减少局部肿胀的发生, 减轻患者痛苦, 疗效确切,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1]汪毅, 杨艳.活血化瘀药对急性软组织运动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辽宁中医杂志, 2007, 34(3):264-265.

[2]韩玉文, 陈广.双氯芬酸联合活血祛瘀汤对骨折早期软组织挫伤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6,32(9):800-802.

[3]张平德.活血化瘀汤联合锁定钢板固定与康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后及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陕西中医, 2013, 34(6):725-727.

[4]朱建富, 郑海荣, 曾焕友.骨折术后患者应用活血化瘀类药物促进骨折愈合的近期与远期疗效.辽宁中医杂志, 2015, 42(3):509-511.

[5]李桂兰, 王书军, 张丽.活血化瘀方药对骨折愈合早期修复性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江苏中医药, 2005, 26(10):69-70.

[6]高峰.活血化瘀药物在骨折患者早期治疗中的应用.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4):44-45.

[7]武永娟.骨折术后中医药活血化瘀药物的运用对骨折愈合及远期疗效观察.中医临床研究, 2013(8):20-22.

[8]孙德胜.活血化瘀中药治疗髂骨髓移植骨不连骨折的临床观察.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28):158-159.

[9]陈日国.骨折术后中医药活血化瘀药物的运用对骨折愈合及远期疗效观察.北方药学, 2016(1):60-61.

[10]文江.活血化瘀药物在治疗早中晚期骨折方面的应用.当代医药论丛, 2012, 10(10):72-73.

猜你喜欢
肢体局部骨折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凡·高《夜晚露天咖啡座》局部[荷兰]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丁学军作品
局部遮光器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