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磊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著名的“塔西佗陷阱”, 他说: “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提出了一个理论, 说当公权力失去公信力时, 无论发表什么言论、 无论做什么事, 社会都会给以负面评价。”[1]35在自媒体对话语权展开激烈争夺的今天, 习总书记重提“塔西佗陷阱”对主流话语主体来说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自媒体的勃兴打破了主流话语主体对话语权的垄断, 主流话语在话语整合、 占领话语空间和话语引导等方面都遭遇困境。 主流话语主体在社会热点和重大新闻事件中的遮掩、 回避和滞后, 则将其推入了“塔西佗陷阱”之中。 当自媒体带来“舆论狂欢”, 当主流话语主体公信力遭到质疑, 寻求主流话语权走出“塔西佗陷阱”的路径更显紧迫。
话语起初只是语用学中的一个术语, 随着研究视角和领域的不断扩大, 话语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中, 话语总是与意识形态、 权力、 价值和信仰等相互交织。 葛兰西较早认识到了文化领导权即话语权的作用,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他关于意识形态斗争的理论中。 他认为“社会集团的领导作用表现在两种形式中——在‘统治’的形式中和‘精神和道德领导’的形式中”[2]316。 “精神和道德领导”的形式即体现为话语权, 在葛兰西这里, 话语是意识形态的工具。 福柯认为“话语即权力”, 话语不是简单地表达观点, 而是人们斗争的手段和目的, 人通过话语赋予自己权力。 “‘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 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 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3]159话语权与政治权力不同, 但又与政治权力密切相关, “它不是自己出让利益由他人掌控的社会行为, 而是政治权力的一种衍生物, 是潜在的现实权力和政治意识形态的外在表现”[4]。 正是因为话语权与意识形态之间千丝万缕的纠缠, 使得对话语权的争夺和巩固成为当政者的重要任务。
话语权的实现和维系离不开媒介。 “无论是英尼斯所表述的‘时空的偏向’, 麦克卢汉在‘媒介即讯息’中所呈现的‘感官的偏向’, 还是波兹曼提出的‘技术垄断’, 都指向一个命题: 媒介即控制。”[5]媒介本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工具, 却在使用中使人沦为它的工具, 在最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认知、 情感和价值观。 “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控制思想体现在: 他们认为, 在发达工业社会中, 大众媒介已成为意识形态, 成为维护国家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大众媒介乍一看是一种传播信息和提供娱乐的工具, 但实质上不发挥思想引导、 政治控制等功能的大众媒介在现代社会是不存在的。”[6]阿尔都塞认为强制性的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两个部分, 作为后者的大众媒体长期隐蔽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
是谁赋予了媒介以话语权?这个问题已经显得没那么重要, 因为不管赋予者是谁, 媒介已经的的确确拥有了话语权, 而且以技术更新为基础, 对主流话语权产生越来越不受控制的影响。 在传统媒体时代, 主流话语权的地位较为稳固。 其一, 报纸、 广播和电视等是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这些媒介有着严格的“把关人”。 “把关人”可以通过信息的筛选和过滤, 从源头上保障主流话语权的地位。 其二, 传统媒体下的信息传播是单向的, 是“播”与“听”的关系, 即使有些许质疑和不满的声音, 也不妨碍主流话语主体传播的思想成为社会舆论的主导。 科技的进步推动了自媒体的发展, 媒介与话语权的关系变得更加微妙。 对普通民众来说, 自媒体是福音, 它拓宽了人们社会参与、 意见表达和民主监督的渠道, 是话语权的扩大; 对主流话语主体来说, 自媒体是危机, 它使主流话语在话语整合、 占领话语空间和话语引导等方面遭遇困境, 甚至稍有不慎还有滑入“塔西佗陷阱”的危险, 是对话语权的削弱。
自媒体为民众提供了社会参与和民主监督的平台, 很多社会问题因为在自媒体上热议成为焦点事件, 从而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解决。 也是通过自媒体, 普通民众有了话语表达的机会和渠道, 推动了话语场域内的交流。 但是自媒体的交互性、 自主性和开放性也对主流话语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一旦发生了突发性事件, 如果媒体不报道, 人们就听取网络上的传言; 如果媒体报道与网络上的传言有偏差, 人们相信的是网络上的传言; 如果媒体报道与网络传言形成了一致, 那么人们就会认为媒体只不过在大众的压力下才不得不报道了事件真相的沧海一粟。”[7]自媒体时代下的主流话语权滑入了“塔西佗陷阱”的怪圈。
传统媒体下的信息传播是以媒介为桥梁、 以传播者为起点、 以受众为终点的线性传播模式, 这种传播模式是点对面的单向传播。 主流话语主体凭借对传播媒介的把控, 在传播活动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传播什么、 在什么时间、 以什么样的方式传播都由主流话语主体决定, 普通民众是被告知者。 进入自媒体时代, 信息传播变为互播, “不再是一对一的传递或一对多的广播, 而是一乘以多再乘以多的链式反应”[8], 这种“核裂变”形式的传播形式, 给普通民众提供了自主选择的权力和相互交流的渠道。 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在不断的传播中寻求着支持者, 代表某一群体利益的观点在“意见领袖”的带领下, 会产生强大的舆论浪潮。 这种多源头、 多中心的状况对主流话语权的话语整合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部分党政机关人员在处理重大事件时诸如“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 “至于你信不信, 我反正信了”等雷人言论, 更是引起了民众对其话语可信度的质疑。 这种质疑经由自媒体的渲染, 或真实或扭曲地传送给更多的人, 产生更多、 更弥散性的影响, 任凭官方再怎么解释, 人们始终有质疑。 自媒体的交互性带来的话语弥散性, 正在对主流话语主体的话语整合和管理能力提出挑战。
自媒体的自主性对主流话语空间的挤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 自媒体赋予了普通民众“议程设置”的权力。 传统媒体时代有着严格的“信息筛选”壁垒, 主流话语主体首先会对信息进行考量和过滤, 然后才会对外传播。 所以在传统媒体时代, 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主流话语主体决定。 跨入自媒体时代, “信息垄断”被打破, 网络空间即时更新的海量信息, 使人们完全可以按照个人意愿浏览、 讨论、 跟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普通民众也开始享有议题设置和选择的权力。 在这一变化过程中, 微博、 微信朋友圈及QQ空间等自媒体平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其中又以微博最具影响力。 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的结果显示: 2015~2016年, 微博使用率高达37.1%, 比2015年增长17.8%。[9]在微博应用中有一个实时热搜榜, 每分钟更新一次, 根据搜索人数、 次数来排名。 此外, 用户还可以通过刷话题、 评论、 转发和点赞来增加自己所关心的内容的影响力。 这时如果主流话语主体的议题设置不考虑公众的关注点, 就会招致公众的不满和不信任。
其次, 自媒体抢占话语先机。 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首因效应”, 简单来说, 就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 当发生重大社会事件时, 民众迫切希望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此时只要有相关的消息传出, 不管是何种渠道, 都会成为民众形成对这一事件观点和看法的素材, 并且观点一旦形成, 很难有外部力量能轻易改变。 自媒体在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上本身就具有优势, 这时候如果主流话语主体不立即发声, 等于是把话语空间拱手让人, 只会引发越来越多的谣言和猜疑, 就算是慢半拍的发声, 也会使其陷入“你越说我越不信”的信任危机当中。 不仅如此, 一些民众还会集结相关力量, 自主去探寻真相。 由于自媒体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以及自媒体空间感性的宣泄挤压了事实和真理的表达空间, 民众自己探寻的真相很多时候是假象, 是对主流话语主体的误解, 甚至会形成话语暴力。 如若下次再发生重大社会事件, 主流话语主体还是回避、 不发声或延迟发声, “塔西佗陷阱”依然会重演。
自媒体的开放性是传统媒体所不曾有的, 这种开放性一方面表现为对其用户身份要求的低门槛, 另一方面表现为对传播内容的高度宽容。 也是由于自媒体的开放性, 用户的话语表达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加大胆, 较少顾忌道德和社会规范。 从这一层面上来说, 自媒体已然成为用户情绪宣泄的工具。 一旦发生重大社会事件, 特别是涉权、 涉富、 涉官的负面新闻事件, 一些网络大V和微博名人就会打着伸张正义的幌子, 在不明真相之前就发表不负责任的煽动性言论, 为自己谋取利益和关注度。 此外, 国外的各种意识形态和话语势力也借由自媒体平台, 企图在中国的话语场内谋获一席之地。 总之, 自媒体话语场域充斥着大量非理性的言论和虚假不良信息, 给主流话语引导增加了难度。
如果说自媒体的开放性是增加主流话语引导难度的外部势力, 主流话语主体在处理自媒体时代下的社会热点和重大新闻事件中表现得遮掩、 回避和滞后, 则是把主流话语推向“塔西佗陷阱”的内部推手。 此类事件一旦发生, 民众最关心的是事件的进展和真相, 但由于害怕影响不好, 怕使地方政绩抹黑, 当地政府和主流媒体在没弄清真相之前, 常常半遮半掩。 这种时候自媒体开放性带来的危害表现得最为彻底, 例如2015年发生的天津“8·12”火灾爆炸事故。 事故发生后超过十个小时, 作为天津主流媒体的天津卫视仍在播放韩剧和动漫, 直到第二天上午十点左右才开始在《新闻第1刻》报道事故和救援情况, 而此时自媒体上诸如“爆炸导致一小区全灭” “有毒气体可能影响北京”等谣言已经刷屏。 危机公关的黄金时间已经错过, 甚嚣尘上的谣言也已经很难控制, 舆论引导压力非常大, 主流话语的信服力和引导力大打折扣。
总的来说, 主流话语权陷入“塔西佗陷阱”的根本原因是主流话语主体公信力的下降, 而自媒体的发展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使问题暴露得更加彻底。 换言之, 主流话语权的“塔西佗陷阱”古已有之, 只是在传播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 表现得更为突出。 既然如此, 寻求主流话语权实现突围的路径就显得更为迫切。
追本溯源, 主流话语权之所以会陷入“塔西佗陷阱”, 还是主流话语主体自身出了问题才让自媒体有了可乘之机, 因此, 最根本的是要重塑主流话语主体的公信力。 主流话语的背后是党和国家的意志, 而在中国, 党和国家是最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所以各级党委和政府官员必须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第一,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直到今天, 一小部分官员依然有着官本位思想, 常常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 甚至把人们赋予的权力用来谋取私利。 这一小部分官员败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而要想挽回公信力, 各级党委和政府官员必须坚决摒弃这种思想, 放低姿态, 诚心为民。 第二, 要提高办事能力。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说得再好也不如扎扎实实把事情做好, 要多做实事, 多做好事, 摒弃朝令夕改和暗箱操作, 提高人民满意度。 第三, 加强人文关怀。 一些地方官员为了提高地方政绩, 经常将经济利益放在首位, 忽视了人民的要求和感受, 拉远了与人民之间的距离。 经济效益固然重要, 但人民的感受和要求也不能忽视, 多些理解和耐心, 少些命令和要求, 多为百姓考虑, 少为自己考虑才能重塑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重拾信任。
除了采取措施从根本上加强主流话语主体的公信力之外, 作为主流话语 “喉舌”的主流媒体也必须及时发声, 抢占舆论制高点。 “公共事件本身的责任是可以评估和判断的, 但造假隐瞒的后果几乎是无限的。”[10]在重大社会事件发生后, 主流媒体必须第一时间公布真相, 不给谣言留下生存的空间。 反应迟滞或企图遮掩只会助长谣言的滋生, 而事后再进行辟谣, 效果已经减弱。 公布真相之后, 主流媒体要做的第二步是利用自身力量督促事情的解决和责任的追究。 有些地方政府官员在长期的摸爬滚打中掌握了一条自认为保险的生存法则, 那就是在事情发生后立即表态, 主动承认错误, 但之后就没有了下文。 在每时每刻都有海量资讯的今天, 一个事件的热度很快会消解下去, 虽然这种拖延战术能奏效一时, 却不能时时、 事事奏效。 太多的“不了了之”淤积之后, 必将是民愤洪水般喷发, 这股洪水会冲毁信任的基石。 所以主流媒体必须公开公正地对涉事官员和机构的失职渎职行为进行曝光, 对事情的进展进行跟进, 与相关部门及时沟通、 相互配合, 有所作为。
国外学者麦克斯维尔·麦库姆斯与唐纳德·肖提出了著名的“议程设置理论”, 该理论指明大众传播虽然不能决定人们怎么想, 却可以通过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想什么。 自媒体的发展使得这种“议程设置”的权力下移, 如果主流话语主体设置的议题不符合人们的关注点, 完全有可能被忽视甚至被推翻。 因此, 在自媒体时代下要想把握主流话语权, 主流话语主体必须提高议题设置的能力, 合理设置话语主题, 增强社会认同。 其一, 议题必须与人们日常生活对接, 反应现实生活中人们最关注的事情和话题, 让人们感觉自己的话语权力得到重视和实现, 从而增强对主流话语的认同。 其二, 议题应该新颖独特, 避免老生常谈。 海量资讯即时更新的时代, 人们对议题表现出更为挑剔的态度, 面对一个老生常谈的议题, 人们的注意力很难不被自媒体上新奇有趣的事物吸引。 所以, 议题的设置应尽量做到新颖, 才能吸引人们主动参与话题的谈论, 自觉接受主流话语的表达。
媒介是话语的载体, 自媒体这种新媒介应用和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 是不可逆转的社会趋向, 主流话语必须主动适应并巧妙借助它的力量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客观来说, 传统媒体和自媒体在信息传播和话语引导上各有优势。 在这样一个舆论狂欢的时代, 要想捍卫主流话语的主导地位, 必须有效实现两者之间的融合, 实现话语载体的优化和创新。 主流话语主体要适应自媒体即时传播的特点, 主动抢占话语先机; 也要学习自媒体交互式传播、 平等交流的优势, 关注民众的心理和需求, 尊重普通民众话语表达的权力; 更重要的是, 要积极利用微博等自媒体与民众交流互动, 改变过去单向传播、 只灌不疏的做法, 多听他们的声音, 才能有的放矢, 合理设置议题, 有效进行话语引导。 “目前, 包括.gov.cn政务网站、 政务APP、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公众号、 政务头条号在内的互联网政务平台, 都成为了党政机构发布权威信息、 回应公众关切的重要平台。 截止2016年12月, 我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到2.39亿, 占总体网民的32.7%。”[9]可以说, 近年来政务新媒体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但是还存在各省份、 各领域分布不均、 用户满意度不够高等情况。 要想在话语引导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主流话语主体还必须在优化创新话语载体上做出更大的努力, 才能抵御自媒体带来的消解主流话语权的压力。
古今中外, 话语权的争夺一向都是看似隐蔽实则激烈地进行着。 自媒体虽然给主流话语权的维护带来了危机, 但也警示了主流话语主体失去公信力的严重后果, 使主流话语主体能及时采取措施跨越“塔西佗陷阱”, 不至于到了穷途末路才追悔莫及。 中国的全面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 人民的拥护和社会的稳定更显重要, 作为公权力代表的党政机关人员必须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为人民做好事、 做实事, 提高自身的公信力。 主流话语主体也应该顺应形势变化, 主动抢占舆论先机, 合理设置议题, 优化创新话语载体, 发挥主流话语的引导作用。
[1] 习近平. 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5.
[2] [意]葛兰西. 狱中札记[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3.
[3] 王治河. 福柯[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
[4] 吴学琴. 媒介话语的意识形态性及其建设[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4(1): 116-123.
[5] 单波, 王冰. 媒介即控制及其理论想象[J].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0(2): 41-49.
[6] 卢颖生, 郭志鹃. 媒介话语的意识形态建构——一个批判性的视角[J]. 新闻爱好者, 2009(16): 10-11.
[7] 张明扬, 曹柳莺. 中国的公共事件与公众参与——访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赵鼎新先生[J]. 现代人才, 2012(1): 11-15.
[8] 卿立新. 微博时代网络事件传播规律与处置探讨[J]. 求索, 2010(12): 79-83.
[9]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北京: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7.
[10] 骆正林. 网络突发事件舆情应对的经验与反思[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 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