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捷
(福建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一直是消费、投资与净出口。 但这种高速的经济增长并非一帆风顺,而产生了许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产能过剩、资源浪费及结构性问题。 同时,依靠出口和人为加大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长期保持,一旦国际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外需下降,经济增长的步伐就受到很大影响。 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创伤,购买力和对外投资力下降。 当时中国对外贸易收入也大幅度下降,使中国经济依靠投资出口增长的方式难以持续,经济增长速率急剧下降。 时任政府为克制经济速率减慢态势,维护经济良性增长,制定经济调控计划,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实施了投资 4万亿刺激内需的政策。 这种通过需求侧调控经济的方式确实抑制了经济下降趋势,使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但需求侧的副作用也将随着经济增长而显现出来。 投资边际报酬递减,产生产能过剩问题,即低中端产能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过大,而高端产能占据比重相对较小。 低端产能过剩进一步加重,库存不断增加,且过度投资导致供需结构错位,低中端产能市场需求疲软,供给过剩,而高端产能供给不足,部分领域还出现严峻的短板问题。 在这种产业结构失调的情况下,就业结构也受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有些产能供给过剩行业部门释放出部分就业岗位,但就业的劳动力产出效率低,甚至造成产业亏损。 在这种情形之下,中国要实现经济快速增长较为困难。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持续变动,经济增长速率随之呈现逐步下降趋势,2011年至2015年经济增长速率分别是 9.2%,7.8%,7.7%,7.4%,6.9%,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 这意味着经济增长需要提质增效,如果经济增长既减速又难以保质,那么会使问题越积越重,风险也随之增大。 近几年经济增长速率保持在6%-7%左右,要使新常态经济可持续良性稳步增长,必须另谋发展思路。
自改革开放以来的较长时期内,中国经济增长一般是通过需求侧拉动的,即从需求角度追求经济增长。 不可否认,需求侧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对推动经济高速增长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但过度重视需求侧管理,忽视供给管理的经济理念产生的负面影响也较为严重。 过度关注需求端,而对经济增长源头问题关注不足,如诸多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实际产出效率与质量把握、供需关系、结构性问题等,造成较多低端产能过剩、较多资源浪费于低效部门、库存累计增加、供需失衡等问题。 如果依旧通过需求侧管理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难题恐怕收效甚微,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需转变并推出新的经济发展思维,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由需求侧管理向供给侧管理转变,从供给侧发力,通过有效出清过剩产能与库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调节供需关系、弥补短板优化供给机制等多种方法,把握新科技革命机遇,改善要素产出效率,不断提升供给效率,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创新供给方式引导需求,使供给与需求有效契合、良性互动,充分发挥两者的联动作用,既确保当前经济的稳步增长,又注重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中央适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主张。
经济系统运行主要由需求和供给两端组成,两者相互影响,存在动态转换关系。 通过供给使需求得到满足,根据需求使供给顺利开展。 当需求与供给相匹配时,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既无产能过剩,也不存在供给不足。 如果需求超过供给,就会使产品和服务供不应求,这时就应该加大生产增加供给。 如果需求低于供给,则会出现产品和服务剩余,需要减少生产,减少供给。 供需总量失衡或结构错位,其中一方必定要进行调整,使二者良性互动直至达到均衡状态。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依靠需求刺激已经难以为继,导致产能过剩与库存不断累积、部分产业部门又得不到有效供给等问题,故需从供给端出发,通过有效供给,提升供给效率,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2015年 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供给侧改革。[1]他既重点强调推进供给侧改革,又提出要适当扩大和创造需求,提升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2]此后,中央领导在众多会议上多次强调,坚持供给侧改革是引领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以供给侧为突破口,通过改革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增加有效供给,提升供给结构对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升级要素结构,提高诸多生产要素投入使用效率,提高全要素资源优化配置,满足民生要求,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以推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3]需要注意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三去一降一补”,配合实施相关政策以发挥和增强政策效应。 其关键是推进结构性升级调整,分别通过政府、资本、劳动力及创新这四条主线对经济结构、增长方式结构与动力结构进行调整。[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和政府对当前经济实际情况清晰认识、引领经济新常态发展而做出的重大创新,是推动经济良性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历史选择,是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就业是与经济增长息息相关的,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势必会对劳动力总量与质量、就业结构等造成重大影响。 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 从短期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消极略多,但从中长期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全面推进将促进就业结构优化,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促进社会就业,优化劳动力配置。
就业结构指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区域、各行各业的比重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它体现为在经济系统运转中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分布情况。[5]就业结构具有历史性、复杂性和功能性三个特性。 它之所以具有历史性,是因为它是由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随经济社会发展而发展,是阶段有序的。 一般情况下,就业结构的变动从低层次转向高层次,从落后到现代不断向前发展。 就业结构同其他经济结构相似,都有一定的功能作用,即内部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下所展现出的特定功用。 先有结构后有功能,结构决定功能,结构是基础,功能是其外在表现。 就业结构功能正常发挥的基础条件是就业结构中各种组成部分、各层次要素相互协调,能够实现交换和互通,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 就业结构的转化和流通能力越强,就业结构的功能就越强大。 为实现与经济发展的步伐协调一致,中国需确保就业结构功能正常发挥。 就业结构又具有复杂性,它本身不是一个单一的结构,是不同层次多种因素联合作用的。 按照层次划分,有宏中微观就业结构。 按劳动力自身划分,分为就业的性别结构、职业结构和劳动力素质结构,按产业划分,为一、二、三次产业结构。[6]
2.2.1 人口因素
人口是社会生产经营行为的主体,也是人力资源的获取来源。 在社会经济系统运转过程中,人口是判定劳动力存量大小的关键。 人口的数量与质量对就业水平的高低有着重大影响。[7]人口素质体现在三个方面:思想意识、身体状况、科学文化素质。 劳动者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劳动者工作机会的多寡与从事职业的质量好坏。 一般情况下,高素质的劳动者竞争能力较强,较易获得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 劳动者综合素质越高,越有可能从事技术水平较高的生产经营活动。
2.2.2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主要指经济增长水平与产业结构两个方面。 经济增长的快慢决定就业总量的大小。 经济增长质量关系到就业结构的协调与否。 经济增长会加大对劳动力的需求,经济增长越快,社会需求总量越大,消费品需求越多,需要的劳动力人数越多。 经济增长越慢,社会需求总量越小,消费品需求越少,需要的劳动力人数越少。 经济萧条期则大量裁员,造成大量人口失业。 经济增长的质量高,就意味着资源效率的提高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区域发展均衡与生态环境改善等等,进而也意味着劳动者综合素质高,就业文化技能结构较高;反之,则就业文化技能结构低。 产业结构决定劳动者就业的广度与高度,也影响着就业结构的调整。 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产业结构决定劳动者所从事的行业;第二,产业结构的空间分布直接影响劳动者就业的地域范围;第三,产业结构的发展决定了劳动者工作岗位的素质要求;第四,产业结构的转换也决定了劳动力需求的变化。 整体而言,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决定了劳动力的需求类型及其分配方式的选择,即就业结构的变动过程。 也就是说,就业结构随着产业结构的转换而转换,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具有一致性。
2.2.3 制度因素
劳动就业是社会得以持续生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受社会生产关系的制约,也受上层建筑的制约。 能够对就业结构施加影响的制度因素有经济体制、薪酬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 经济体制有计划与市场之分。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切按照指令性计划实行,其中包括劳动就业,劳动者较少能自主择业,很可能造成劳动力供需不对称或不合理。 市场经济体制下,根据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劳动者自主择业,优胜劣汰,用人单位择优录用,两者共同订立契约。 这有利于平等就业,扩大就业,也有利于劳动者的就业需求与就业岗位匹配协调,推动就业结构的合理化。 但完全靠市场机制解决劳动力的供需问题是不可行的,因此,政府应在适当的时候对劳动力市场做出一定的调节安排。 合理的薪酬制度能够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提高经济产出水平和产出效率,确保劳动者达到或超出就业岗位要求,既优化就业结构又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科学的劳动用工制度能够明确权责,造就平等的就业主体,使劳动者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发挥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竞争力,这对于就业结构质量提升可产生积极的作用。
2.2.4 心理因素
这主要是指劳动者自身的就业愿望和就业意识,包括就业偏好、职业效能感、择业动机、职业兴趣等。 这些认知会引导劳动者进入自身感兴趣的行业部门,关系着劳动者职业选择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劳动者与岗位的契合程度。 这些认知受不同经济形势、就业环境和家庭影响而发生变化。 有些时候受特定就业意识的影响,劳动力市场可能会出现供需错位,产生就业难、用工荒等问题。
2.2.5 技术因素
技术会给就业结构带来重大影响。 技术的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变动,新技术的使用淘汰了落后的技术工艺,加速了新产业新产品的兴起。 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带动就业结构的变化,新兴产业的发展对技术劳动力产生大量需求,传统产业的萎缩和淘汰则减少对传统劳动力的需求,相应的就业岗位也因此减少。 技术进步虽然对传统企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但也带动传统企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善就业结构,增大就业效应。 同时,技术进步还会引起行业工种结构变化,技术进步使追求高产出和高利润率的企业高技能型岗位增多,低技能岗位缩减,造成企业高技能劳动力需求增加,这使低技能劳动力被挤出。
影响就业结构的五种因素主要可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供给侧因素,主要是人力资本;另一方面是需求侧因素,主要指产业结构。 供给侧影响因素影响较大,但周期较长,而需求侧影响因素协调运转时间较短。 由于供给和需求这两侧的调整周期不一致,故就业市场总是遵循平衡到不平衡的调整规律。
总体而言,供给侧改革对就业结构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而且在初期、中期与长期等不同时期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也有所差异。 在推动供给侧改革初期,劳动力市场上的失业人口可能会增加,结构性失业与摩擦性失业同时并存。 原因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低效部门行业和相关企业会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减少一定劳动力的需求,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出效率,维持企业正常经营运转;第二,在去产能与去库存的改革过程中,势必会关停并转部分行业企业,这将会遣散部分劳动力;第三,部分行业企业会因去产能与去库存的改革导致产能萎缩、规模减小、收益减少,进而致使消化新增就业人口的能力减弱,所以全社会的新增就业人口会在供给侧改革初期有所下降;第四,由于信息不对称和行业准入门槛不同,加之劳动力素质并非与就业岗位同质匹配,失业劳动力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再就业。 当然,失业程度会因产能剩余程度和库存压力的不同而不同。 在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会调整产业结构,增大对劳动力的需求,并提升劳动力质量,进而优化就业结构。 主要有三个原因:①在补短板的过程中,原有短板企业弥补不足并发展壮大需要大量劳动力,与此同时,相关行业企业新兴建立也将吸纳不少劳动力;②经济新常态提倡双创的大好机遇,创新产业业态,新增法人单位数量必然增多,就业途径与形式更加多样化,整个社会吸纳就业的能力大大提升;③之前在供给侧改革初期失业的劳动力,借助政府就业服务畅通劳动力信息,通过劳动力再培训提高职能转换能力满足行业企业要求,在不同行业或区域间正常流动,有效实现劳动力再就业。 因此从长远来看,供给侧改革初期产生的问题会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得到有效解决。 同时,由于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劳动力专业技能和素质的提升以及社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结构得到优化,更趋于高级化。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供给侧改革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社会全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不断提高有效供给和高质量供给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产品和高质服务的需要。 与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联的是就业结构的变动与调整,即就业人员逐渐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突出技术、知识的产业发展。 但劳动力在产业转移的过程,常常会面对这样的难题,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因综合素质不够高难以向第二与第三产业转移,从第二产业中下岗的低技术水平职工及时转岗就业相当困难。 为此,提高人力资本是就业结构优化和适应科学进步的迫切要求。 人力资本投资亦是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出效率的科学途径。 产业结构升级需要足够数量的技能人才作为有力支撑。 知识密集型产业的顺利发展更要有充分的人力资本为基础。 通过淘汰落后传统产业,化解过剩产能,集中资源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与社会供给需求大的产业,由此新增的岗位需要具备更丰富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来胜任。 因此,加大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提倡终身教育,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是供给侧改革必不可少的环节。
人力资本的提升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通力合作来加大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政府要提供公共就业服务,重视继续教育培训并增大资金支持力度,组织下岗职工或剩余劳动力开展学习,让大学生学以致用,让失业职工掌握新技能,让科技工作者充实更新知识,进而使更多的人适应供给侧改革,尽量避免结构性失业,保持充分就业水平。 行业企业是吸纳劳动力的重要主体,那么作为全要素中最为活跃的劳动力要素,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程度,进而影响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水平。 高的人力资本拥有为企业创造更多更高价值的本领。 因此,企业要培养各方面专业人才,更大程度地满足产业升级或科技进步所需的各类人才,从而促进人力资本知识结构与企业发展所需知识结构的匹配,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促进企业持续良好发展。
实践证明,劳动力知识结构及专业技能未能跟上社会需求是制约劳动者自主创业和适应市场就业的主要因素。 伴随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作为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产业结构升级,清理僵死企业、出清落后产能,其从业人员遭受排挤时新型失业人员的知识储备、技能水平和身体状况直接决定了其能否再次就业。 另外,发展新兴技术产业时对其从业人员的素质、学习能力及技能要求大幅度提高,招聘单位及人事工作人员在选定任职者时对竞聘者的要求也有同样的观念转变。 因此,供给侧改革有助于倒逼劳动者加大对自身人力资本教育投资,弥补自身短板。 这样,劳动者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增强自力更生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知识技能水平,甚至在某专业领域具有无可替代性,具有就业优势,降低结构性失业的机率。
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有效供给,实现需求与供给匹配均衡,由此带来就业机会的增加。 消化过剩产能有利于新兴产业的培育和优势产业的壮大发展,产业规模效应扩大化,也开辟了新的就业领域。 产业结构优化一方面可以为由因去产能、去库存产业萎缩而失业的劳动力提供再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还为新增劳动力带来就业岗位。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会逐渐超过第一与第二产业,劳动力也将从第一二产业逐渐转移到第三产业。[8]因此,在去产能、去库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优先发展第三产业,优化内部结构,改造传统服务业,转型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新型行业企业发展。 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大力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必然不断增加,所能容纳的劳动力人数也不断增加。 新业态吸纳劳动力能力的增强,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在岗的劳动力,还可以大力开发其发展潜力。 第三产业经调整后的就业吸纳作用更加凸显,尤其是信息产业、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就业弹性高,对高素质且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需求增大。 另外,由于现代服务业对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力或具有一技之长的就业人员比重会大大提升。
深入挖掘第二产业的潜力,升级第二产业技术路线,增大研发部门经费投入促进技术创新和高端人才引进,不仅可以提升产业内部科技水平,扩大产业规模,还刺激了企业法人对劳动力的需求,特别是对才智能力兼具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同时,发展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有助于解决劳动密集型产业产能过剩、竞争力不足、劳动力低效配置问题,促进劳动力学习新技术,提高整体素质,保证有效就业,扩大就业效应。
农业作为全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虽然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逐渐下滑,但人们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具有持续性,无形中增加了农业劳动力数量。 因此,农林牧渔业的就业比重还是很可观的,具有较大的就业吸附潜力。[9]31-37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升其产出效率,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水平,通过产业化规模生产、组织化管理和链条化发展不断提高农业供给效率,以满足农产品需求和自身优势为导向发展农业,进而增强农业就业效应。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能够提高占我国人口很大比例的农民的收入,进而加大农村消费,刺激企业增加产品和服务供给,也将对劳动力产生更多的需求。
不断调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综合国力的强弱关键在于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 因此,要重点发展该领域,适当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 现代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良性发展反过来也会对产业结构及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正面效应。 大力促进战略性高端技术产业和新型产业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朝着更合理化方向调整。 产业结构的合理优化必然产生各产业间技术关联的变动,整个社会各类专业人才逐渐丰富,高素质高技术水平的劳动力比重会日趋提升。
供给侧改革重要目标是有效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优化重组。 当下中央和政府大力倡导创业创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在多次重要会议上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发展新思路和新战略[10],旨在通过“双创”促进经济新常态发展和打造就业增长新动力。 “双创”为供给侧改革奠定基础,创新创业是“自下而上”的分散式生产方式,创业凸显私人化、分散化、小规模、渐进发展的特征,细化市场分工,创业创新活动成为人人可及的行为活动,进而从源头上解决了生产与需求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产能生产过剩的问题,提高了生产与供给的适应性、灵活性,保证有效供给和高层次供给。 不断开发就业需求和新增就业机会的创新创业有利于在经济降速换挡时期缓解就业压力。 创业创新所依附的中小微企业是劳动力就业的“蓄水池”,一般每一人创业约可创造四五个就业岗位,具有就业扩大效应。 这样可以吸纳一定量的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来缓解就业压力以增加就业效率,另一方面还使国民收入来源多样化,城乡人口经营性收入提高,劳动报酬占比扩大,更多的人富裕起来,间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目前,我国鼓励和支持有理想、有能力、有意愿的高校毕业生与待业人员开展创业活动,政府部门通过资金上精准支持:政策上灵活优化、降低创业要求并简化手续、搭建孵化器、优化创业服务等措施持续优化创业创新环境,使各个创业主体“一展抱负”。 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某些被遣散的下岗职工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考察市场需要自主创业,走向社会需求大但供给缺口也大的行业,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他们在解决自我就业目的之外,还扩大就业空间,促进衍生产业发展,带动更多的人就业,扩大创业倍增效用,推动经济发展,从而形成创新带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循环发展的态势。
另外,供给侧改革促使传统行业企业化解过剩产能、去除库存压力,其就业量逐渐压缩。 做好去产能、去库存中失业下岗职工的安置工作,也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完善就业服务,缓解就业压力,化解结构性失业问题。 首先,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和政策帮扶,比如为钢铁煤炭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服务,提前摸清分流人员底数,了解其就业要求及条件,开展再就业精准帮扶工作,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 其次,畅通劳动力转移渠道,建立多层次、形式多样的劳动力市场,打破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以及行业部门间的市场分割状态,使就业机制更加公正透明,鼓励下岗工人转岗转地区就业,促使就业结构均衡化。 最后,建立就业援助制度。 提供就业援助,帮助失业者再就业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当前劳动力供给大大超过了市场需求现状,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优先扶持就业困难职工,对于不能再就业的职工,政府需要提供托底安置,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增强失业预警监测,尽可能提供就业指导信息服务,避免就业信息不对称,减少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最大限度使劳动力就业条件与岗位需求匹配,减少“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发生让大部分赋闲人员尽早回归社会。
[1]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EB/OL].2015-11-10[2017-11-2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1/10/c-1117099263.htm.
[2] 刘社建.供给侧改革对就业与劳动关系的影响探讨[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6,30(6):6-9.
[3] 马世洪.以供给侧改革破解大学生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J].中国高等教育,2016(10):15-18.
[4] 徐真.产业升级、结构转型与大学生就业促进研究——基于2015年吉林省大学生就业监测的情况分析[J].税务与经济,2016(5):107-112.
[5] 刘邦凡.从供给侧改革看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就业关系[J].企业经济,2017,36(7):5-10.
[6] 魏艳秋,和淑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就业影响效应——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7(5):186-188.
[7] 李长安.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就业形势与政策选择[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6):1-9.
[8] 李斌.供给侧改革与增加就业如何“比翼双飞”[J].人民论坛,2016(22):62-63.
[9] 何建华,杨伟良,杨鹏飞.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劳动关系与就业前沿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7.
[10] 张宝贵.创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J].中国科技论坛,2017(11):165-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