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鹃, 于鹏飞
(1. 中北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51; 2. 中北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51)
自东汉末年到清代晚期, 在悠悠一千七百余年的封建历史长河中, 关羽这一刘备帐下的蜀汉武将, 经历了被刻画、 描绘、 演绎、 传播、 推崇的过程, 使其从叱咤风云到出神入化, 从万众仰慕到顶礼膜拜, 由现实人物变为至尊神灵。 到了清代, 对关公的这种崇拜达到鼎盛。
南宋时期, 位于东北的满人祖先——女真人过着游牧射猎的生活。 随着前金政权的建立, 金人屡屡掠夺汉人土地, 俘汉人为奴。 至明中叶, 虽已过渡到半牧半农经济, 但由于当地气候寒冷, 农业生产规模小, 经验和技术缺乏, 产量不稳定, 人们生活依然艰苦。 为此, 向南迁徙, 寻找适宜的生存空间便成为那里统治者的心愿与内在动力。
清王朝的奠基者努尔哈赤曾雄心勃勃地说:“我必得辽, 然后可以生活。”[1]身为游牧民族的满人习惯了马背上的生活, 他们在一望无垠的千里原野纵横驰骋, 形成了目空一切、 放荡不羁的性格。 以努尔哈赤、 皇太极为代表的满族首领, 带领清军风餐露宿, 东征西战, 在饥寒交迫、 艰难困苦的环境中, 崇尚武力、 动用武力, 马上夺天下, 成为其掠取土地、 扩张疆域、 生存发展的唯一选择。 在著名的萨尔浒战役中, 努尔哈赤统领清军大败明军。 1625年迁都沈阳。 之后, 他率军席卷辽东, 攻下明朝在辽的七十余座城池, 奠定了满清基业。 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和霸业, 意欲举兵关内, 霸取中原。
满清首领在征战之初便深刻意识到, 尚武就必须有一位崇拜的神灵作为精神支柱 , 动武尤须有至尊神灵作护佑。 这一神灵该选谁立谁呢?在中国历史上, 名将如云, 东方兵圣孙武、 秦国大将白起、 赵国大将廉颇、 西汉开国名将韩信等, 无不以惊天动地的战绩名垂青史, 但都不为清人所动。 西汉大将军卫青、 骠骑将军霍去病是抗击匈奴的名将, 作为当时还被认为是少数外族的满人而言, 自然不能选其为尊神。 南宋岳飞是抗击金兵的民族英雄, 抗击的对象正是历史上满清统治者的祖先, 即由女真部落在东北地区建立的前金政权, 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直捣黄龙的志向和气概, 令清军胆寒, 故更不能选岳飞为神灵。 关公则不同, 他雄猛威勇、 忠义仁厚、 武功绝伦、 英名盖世, 且未抗击过外民族入侵, 种族意识并不浓厚。 为此, 选立关公为护佑军队的神灵, 不失为满清首领最明智之举。
尊关公为清军护佑神, 出兵前就要祭祀关公。 据载, 满清首领定都沈阳之后, 每逢军事行动, 皆要“立纛拜天。 自是出征班师祭纛以为常, 时旗纛附祀关帝庙也”[2]2543, 且凡出兵打仗时, 都要带上关公像。 “国初出师, 恒载关羽像以从, 所向克捷。”[3]326将关公尚武精神引入士兵思想, 将关公作为清军护佑神灵, 作为战无不胜的精神支柱, 这是清代首领开创基业过程中采取的重要做法, 具有很强的政治和军事意义。
宋金时期, 随着女真族南迁, 加快了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甚至金汉融合、 金人汉化的步伐。 汉民族的一些生活习俗、 宗教信仰从中原传到关外, 不仅影响了金人、 蒙古人等, 而且逐渐被其接受。 关公信仰在东北民间的传播既是如此。
首先, 关公故事在东北民间广为流传。 这种流传源于内地, 传入东北, 一传十、 十传百地流行开来, 人们对关公有了初步了解。 后来, 通过说部*“说部”是满语“乌勒本”的汉译, 为传或传记之意, 满族说部是满族先民传承下来的一种长篇说唱艺术形式。艺人的生动表演, 人们对关公的认识、 了解更为详细、 深刻, 而且在满族长篇说部“关玛法*满洲称爷爷为(mafa), 汉字音译为“玛法”, 关帝被满族人亲切尊称为“关玛法”。传奇”中, 艺人唱念结合, 讲述了关玛法出世于东海、 盗马、 比武等一系列故事, 关公被塑造成具备满族性格与生活习惯的人物形象。[4]16其生动情节不仅感染、 打动了东北民众, 而且关公的形象也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
其次, 关公在东北成为信义的象征。 据史料记载:“明思宗崇祯九年(1636年)十二月, 宣大总督卢象升奏报, 是月初八日, 山西大同署杀胡堡守备高鸾, 与蒙古台吉议定边约, 宰杀黑牛一头, 乌鸡一只, 请来关圣帝神像, 傍立大刀二口, 下立腰刀四十余口, 摆设香案祀奠, 用黄表写立台吉、 头目年庚誓状一通, 歃血盟誓, 将血酒抛天徧饮, 宣誓恭顺明朝, 出力报效。”[5]857明朝时期, 东北各民族经济、 文化、 军事交往尤其是部落联盟中, 关公成为权威的保障和信义的天神。 皇太极为笼络蒙古、 与蒙古联合起来统治汉族, 就顺应蒙古崇拜关羽的潮流, 将满清比作刘备, 把蒙古比作关羽, 借用关羽的忠义维护自身对外族的统治团结。
再次, 关公信仰在东北民间广为流行。 关公以忠义仁勇深为东北各民族敬慕, 关帝也自然而然地成为民间信仰。 人们不仅逢年过节祭祀关公, 而且每遇事都要叩拜关公, 祈求保佑。 不少满人为求关帝庇佑还专门用“关”字为子女命名, 满族或达斡尔族中常有人名叫“武神保”, 即因关帝被尊奉为武神而得名。 至于关帝保、 关圣保、 伏魔保、 关音保等名字的叫取, 皆是信仰关帝、 以求保佑和充满希冀的体现。[6]522满族瓜尔佳氏汉字音译也多作关姓。 东北关氏家族更视关帝庙为家庙。 关帝信仰被尊为象征道义和秩序的权威, 成为代表东北各民族灵魂信仰的精神支柱。
正因为如此, 满族首领顺应了关帝信仰作为东北民间信仰的潮流, 将统治者对关公的崇拜与民间对关公的信仰结合起来, 为之后建立满清王朝、 巩固满清统治奠定了基础。
首先, 据传关公显灵力助努尔哈赤战胜明军。 清太祖努尔哈赤喜读《三国演义》, 崇尚关公忠义仁勇的品格。 传说有一次, 努尔哈赤被明军战败, 老营将破, 自命不保。 他独自愁坐于赫图阿拉营内闭目思策, 不觉入睡。 梦中他忽见关羽显现, 为其指点。 次日, 他即让将领扮以关羽统兵冲杀, 果然所向披靡, 大败明军。 努尔哈赤认为, 是关羽救了他的命, 保住了建州老营。 在建筑赫图阿拉城时, 努尔哈赤感恩关羽助战有功, 特在城西高阜建筑关帝庙, 以示纪念。[7]60
其次, 满清统治者自认其祖先是关公的化身。 李福清曾转述俄罗斯汉学家格奥尔吉耶夫斯基采集的一个传说:“努尔哈赤请明神宗(万历)给他送一个保护神之像, 神宗送给他关帝像, 努尔哈赤认为关帝很像他的父亲, 便把关帝宣为他建立的清朝的保护神。”[8]还有一个传说, 努尔哈赤定都盛京不久, 下令修关帝庙, 请画匠画关帝神像, 前两个画匠画得都不满意, 直到第三个按照努尔哈赤脸谱画得才满意。 这些传说大概源于“满族先王像关帝”的概念基础之上。
在沈阳故宫最中心的清宁宫内就供奉着关公画像。 满清皇族在内宫的最中心、 家祭祖先的正殿中供奉关公, 亦是由于在满清皇族内部, 认为努尔哈赤就是关公的转世或化身。 回顾努尔哈赤征战的一生, 特别是迁都沈阳之后的战事, 与关公占荆州、 围攻樊城的故事有较多相似之处。 而且, 据传努尔哈赤和关公相貌颇为相似, 都是长方脸, 因此努尔哈赤还被称为“白面关公”。 这也就不难解释, 满清统治者为什么要在家祭的内殿祭祀关公了。 满清统治者可以通过家祭关公, 达到祭祀祖先、 传承祖业、 霸取中原、 一统天下的目的。
清军入关、 夺取天下、 建立清朝后, 为了巩固其统治, 自顺治以后的皇帝, 采取了一系列超越前朝的做法, 将关公崇拜贯穿于清朝始终。 清统治者尊关公为护国神, 不断加封帝号; 在全国范围内广建关庙, 大力开展祭祀活动; 借图书、 戏曲广泛传播关公文化; 以关公忠义教化民众, 使关公崇拜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清朝也由此步入封建社会关公崇拜的鼎盛时期。
对关公封号, 始于东汉建安五年(200年), 关羽因斩颜良解曹操白马之围, 被朝廷封为“汉寿亭侯”;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关羽为孙权所擒并杀害, “汉寿亭侯”成为他生前的爵位。 后主景耀三年(260年), 关羽又被蜀汉朝廷追谥为“壮缪侯”。 此后, 历经两晋、 南北朝、 隋等朝代, 关羽的形象及民间影响在缓慢攀升。 至唐代, 关公崇拜在中原内地开始盛行, 且逐渐演变为佛、 道两教共同尊崇的神祗。 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8年), 佛教在玉泉山建造寺庙时, 尊其为“伽蓝神”[9]4-9。
宋元时期, 国家贫弱, 社会动荡, 战火纷起, 民不聊生。 人们急需一个强烈的信仰作支撑来保家护国, 被神化了的关公具有避兵灾、 保平安的神功, 故被请出并予以加封。 宋绍圣三年(1096年), 玉泉寺关公庙额被敕封为“显烈庙”; 崇宁元年(1102年), 关公力战蚩尤破解解州盐池的祸患, 而被加封为“崇宁真君”, 追封为“忠惠公”; 大观二年(1108年), 又被加封为“武安王”; 建炎三年(1129年), 再加封为“壮缪义勇王”。 民间也尊崇关公为新一代“武圣人”*宋元以前, 民间普遍崇信的“武圣人”是武成王姜太公。。 至明朝, 对关公崇拜又渐盛行。 明嘉靖十年(1531年), 关公被敕封“汉关帝寿亭侯”[10]974; 万历年间(1573-1620年), 追封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 后再被晋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真君”[9]。
至清代, 关公崇拜不仅得以延续, 而且愈演愈烈、 愈推愈高, 最终把关公崇拜推向巅峰。 清军入关前, 满清统治者把关公作为他们的护军神灵加以崇拜, 以护佑他们攻城取关, 夺地扩疆, 征战沙场, 决胜千里。 满清统治者入关后, 进而把关公尊为他们的护国神加以崇拜, 以护佑他们江山不衰, 清廷永固。 他们对关公不断加封, 在清朝入关后的十位皇帝中, 就有八位皇帝先后13次加封关公。 具体为: 清世祖在顺治九年(1652年), 敕封其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世宗在雍正三年(1725年), 封其为“三代公爵: 圣曾祖-光昭公、 圣祖-裕昌公、 圣考-成忠公”; 高宗乾隆元年(1736年)封其为“山西关夫子”, 乾隆三十一年(1767年)加封为“灵佑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乾隆四十一年(1777年)再次加封为“忠义侯”; 仁宗在嘉庆十八年(1813年), 敕封其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关圣大帝”; 宣宗在道光八年(1828年), 晋封其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 文宗在咸丰四年(1854年), 敕封其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关圣大帝”; 咸丰五年(1855年)加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关圣大帝”; 穆宗在同治九年(1870年), 晋封其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关圣大帝”; 德宗在光绪五年(1879年), 敕封其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 宣德关圣大帝”[9]。 关公最后的封号, 竟然多达26个字, 这也是他最长的封号。 权倾天下48年的慈禧太后的封号也只有25个字, 未敢超过关公的26个字的封号, 足以见得关公在满族统治者心中的崇高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 在道光之后三位皇帝的四次封号中, 都加有“护国保民”之字, 护国无疑成为关公的第一要务, 满清统治者正是崇信关公的这一重要作用, 才做到了无以复加地崇拜关公。 正如清朝大臣梁章钜言:“相传每朝之兴, 必有尊神为之护国。 前明为岳忠武, 我大清则奉关帝护国。 二百年来, 武功之盛, 震迭古今。 神亦随地显灵, 威震华夏。 故朝廷尊崇封祀, 洋溢寰区。”[11]230
修建关帝庙, 广泛开展祭祀活动, 也是满清统治者崇拜关公的重要举措。
2.2.1 全国范围内广泛修建关帝庙
在儒家思想占据两千多年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里, 祭祀文圣孔子的文庙到处可见。 随着武圣关公地位的提高, 在全国许多城市及乡村又出现了文武二圣祠庙并立的现象。 到了清代, 关庙数量之多却超过了文庙, 一个地方往往只有一座文庙, 而关庙的数量却不受限制。
此时, 在位于满清皇族老家的东北地区, 兴建关帝庙的皇帝意向很快见诸行动。 沈阳、 长春、 四平、 大连等地纷纷建造。 雍正年间, 位于乌苏里江边的虎头关帝庙建成, 被誉为 “东方第一庙”。 至乾隆四十七年, 盛京各属建造的关帝庙已达90余座, 仅吉林乌拉一城之内就有关帝庙22座, 辽阳县境内关帝庙则多达29座。 一时间, 关庙遍东北, 香火燃半空。 至清朝中期, “全国就建有关帝庙30余万座, 仅北京就有116座”(一说400多座), 其数量之多, 居各种庙宇之首[12], 堪称关庙林立, 遍布天下。 清代文学家、 史学家赵翼叹曰:“今且南极岭表, 北极塞垣, 凡儿童妇女, 无不震其威灵者。 香火之盛, 将与天地同不朽。”[13]713
在全国关帝庙中, 满清统治者对其重视程度最高的当数在皇家京城建造或重修的北京关帝庙和在皇家行宫承德避暑山庄建造的承德关帝庙。 建造规模最大者, 当数位于关公故里的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 据载: 康熙四年(1665年), 重修关帝庙; 三十七年(1698年)五月, 康熙亲题 “义炳乾坤”匾额; 四十一年(1702年)四月庙会期间, 一场大火使解州关帝庙焚毁无遗; 四十二年(1703年), 康熙帝西巡亲临解州, 发帑金一千两重修, 历时十年, 重现其貌。*根据解州“关帝庙”介绍记载。皇帝对关帝庙的重视程度由此可以想见。 之后, 从雍正十二年(1734年)到光绪元年(1875年), 解州关帝庙不断修葺扩建, 特别是乾隆年间, 皇帝亲拨银两, 亲题诗章联额, 使解州关帝庙形成完整宏大之规模。
当时, 与解州关帝庙并称全国“四大关庙”的还有湖北荆州关帝庙、 当阳关陵、 河南洛阳关林。 另外, 台湾、 香港、 澳门也纷纷响应。 道光年间, 台南关帝庙和香港文武庙相继建成。 就是在我国丝绸古道上, 也建起不少关帝庙, 至今还留下许多关庙的遗迹。
2.2.2 大力开展祭祀活动
满清统治者在力倡和助推关帝庙修建的同时, 开展了大规模、 高规格的祭祀活动。 关公作为清代护国神, 首先进入满清最高的神祗系统, 享受到前所未有的祭拜。 满洲风俗中特殊、 重要和神秘的祭祀礼仪有“堂子祭天”和“坤宁宫祭”两种。 在这两种祭祀礼仪中, 皇帝及王公大臣将关公作为与佛祖同等重要的神明进行祭祀。 同时, 满清朝廷还将民间流传的5月13日正式确定为关羽的生辰, 在每年的这一天派员致祭。
在满清统治者的引领推动下, 全国大规模开展了关公祭祀活动。 据《吉林府县志集》记载:“吉林一地, 关帝庙最盛, 每逢五月十三, 满汉皆祀之, 奉酒献祭, 赴会者鳞次栉比, 不可计数。”[14]各地关帝庙内同样香火缭绕, 特别是解州关帝庙, 朝拜的人络绎不绝, 香火绵延不断, 使这座“武庙之冠”逐渐成为世人朝圣之地。
清人入关前, 崇拜关公主要表现在译刻《三国演义》, 学习兵法要略, 以关公神像护军等军事行动上。 清人入关后, 崇拜关公则大量表现在封号、 建庙、 祭祀等宏大的政治和社会行动上。 清人王嵩儒曾言:“本朝未入关之先, 以翻译《三国志演义》为兵略, 故极崇拜关羽。 其后有托为关神显灵卫驾之说, 屡加封号, 庙祀遂遍天下。”[15]615
借图书、 戏曲广泛传播关公文化, 不断丰富发展关公文化内容, 是满清统治者崇拜关公的又一突出表现。
2.3.1 大量刊印出版与关公有关的图书、 文本及画册
满清立国之初就译刻《三国志》 《三国演义》等典册, 并作为选贤任能的朝廷官书和攻城伐地的军事教材, 以资教胄。 随着《关羽显灵》 《关帝年谱》 《关圣帝君本传年谱》 《关圣帝君年表》 《关帝志》和《关帝圣迹图》等主题书册的大量刊印出版, 加之《关帝觉世真经》 《关帝桃园明圣经》 《关圣帝君戒淫经》 《关胜帝君返性图》等一系列托名关帝的通俗劝善类书册的盛行, 形成了比历朝数量更多、 种类更全、 内容更丰富的关公文化。 这类读物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关帝志》和《关帝圣迹图》。 康熙年间, 在元明刊本基础上, “蒐葺考证, 绘图著说, 集成付梓”[16]。 乾隆二十一年对其再次刊印。 其中, 《关帝志》分为四卷, 内有关羽像图、 本传、 年表、 封号、 庙制、 祀典、 艺文和考辩等, 可以算得上古代第一人物志书。
清人如此看重三国文化, 既是取其兵法要略的需要, 更是尊崇关公的需要。 他们惊叹关公绝伦超群的武功, 敬服关公忠义仁勇的品格, 称其为“古今名将第一奇人”。 乾隆皇帝更是精心塑造忠义之关帝, 亲自下旨将所有《志》中的关帝之“谥”均改为“忠义”。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偶像受到崇拜, 更在于小说之功。 小说将志书内容艺术演化, 使关羽形象生动饱满, 成为忠义一绝的伟大英雄。 所以, 满清统治者尤其注重对小说的刊印传播, 并借历史故事强化统治。 关公图书的广泛发行、 传播, 发展了关公文化, 普及了民间的关公信仰, 极大地推动了关公崇拜运动。
2.3.2 力推在城乡各地大量演出以关公戏为主的三国戏
戏曲是最受城乡人们喜爱和欢迎的文艺形式之一。 用戏曲表演传播关公文化, 是满清统治者崇拜关公的又一重要手段。
满清统治者利用戏曲教化民众, 支持以关公戏为主的三国戏的编写, 力推在城乡各地戏台大量演出。 最具标志意义和轰动效应的是《鼎峙春秋》的成功编写和巡回展演。 《鼎峙春秋》是乾隆皇帝亲旨由庄恪亲王允禄编成的戏曲集, 它以蜀汉典故为内容, 突出蜀汉的正统地位, 号称全本《三国演义》。 自编成后, 《鼎峙春秋》常演不衰。
满清时期, 随着徽班进京之后京剧的诞生, 戏曲表演走向高潮, 各类戏曲竞相登上舞台, 呈现出活跃繁荣的景象。 在表演的众多曲目中, 三国戏是最受欢迎的热门曲目, 光是京剧中的三国戏, 据陶君起》《京剧剧目初探》统计整理有155出, 其中关公戏有27出。 发展兴盛于清代的梆棒子戏中, 有三国故事147种, 关公戏27种。 此期间, 关公戏上演的热闹场面和对民众的感染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随着关公戏的演出, 在生、 旦、 净、 末、 丑之外, 出现了红生(或红净)这一专门表演行当。 由于其丰富的剧目、 独特的脸谱、 考究的服饰、 完满的造型和优美的唱腔, 在关公信仰的影响下独成一派。
关公走向神坛, 历千年而不朽, 人们敬重的是其精忠大义。 在许多关庙中, 悬挂有“精忠贯日” “大义参天” “义高千古” “义薄云天”等匾额, 满清统治者正是利用关公的这种“千秋忠义”感化民众, 为的是让天下臣民能忠于皇帝、 听从皇旨、 服从皇权、 效力清廷, 接受并维护其统治。 但对忠与义, 满清统治者在不同时期、 不同情况下, 则有所选择和侧重。
满清入关前, 以关公为守护神, 挥戈跃马纵横驰骋于东北地区, 借关公的神勇威武, 震慑边疆诸藩, 笼络蒙古诸部, 安抚辽东降将。 此时, 他们把义看得较重, 也用得较多。 满清统治者曾以桃园结义为例, 与蒙古诸汗约为兄弟, 满洲自比刘备, 而以蒙古为关羽。 皇室也经常在书信中如此称呼蒙古王爷。 其后入帝中原, 累封关圣大帝, 以示尊崇蒙古。 在之后的二百余年中, 北藩不侵不叛, 可能与此有关。
清朝建立后, 满清统治者大力尊崇关公, 宣传其忠君思想, 甚至为随同明皇帝崇祯一起在煤山吊死的太监王承恩立碑, 乃至褒扬黄道周、 史可法等清初忠臣为“一代完人”。 这一系列一反常态的做法, 其目的就是为了教化天下臣民忠于本朝皇帝、 效忠朝廷。
康熙年间, 成都武侯祠恢复重建, 刘备像塑于主殿中, 关羽、 张飞像塑于两庑, 突出了刘备君王尊威和君臣排序。 至乾隆年间, 一改这种格局, 将刘、 关、 张桃园三兄弟塑像并祀一殿。 有意淡化了封建君臣等级观念, 突出了兄弟之义。
满清统治者通过弘扬关公之忠义, 确实达到了民族团结、 政权巩固的效果, 在入关统治的267年间, 除了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武装叛乱和大小金川的民族纷争, 其余地区和民族基本上都属于和睦友好状态。 特别是在被誉为“康乾盛世”的清朝鼎盛时期, 文武百官大多效忠朝廷, 不少乡村百姓也以关公为偶像, 在为人处事上重仁重义。 到了清代晚期, 关公之大义在民间感染的广度与深度, 大大超过了其忠君思想, 一些秘密组织尊关公为保护神, 主要是取其行侠仗义之精神。 如清末义和团、 白莲教等民间组织, 往往乞灵于关帝保护, 每遇重大行动, 他们都要歃血盟誓。 这些民间帮会组织, 大多是在关公义举影响下成立和发展起来的。
满清入关前, 尊关公为守护神, 借关公的忠义神勇, 震慑边疆诸藩, 笼络蒙古诸部, 安抚辽东降将, 为夺取中原奠定了基础。 满清统治者入主中原后, 尊关公为护国神, 采取了为关公不断加封帝号, 广建关帝庙, 开展祭祀活动, 借图书、 戏曲广泛传播关公文化, 以关公忠义思想教化民众等一系列重要举措, 将统治者对关公的崇拜与民间对关公的信仰结合起来, 把关公崇拜推向鼎盛时期, 收到了满汉融合、 文化交流、 民族团结、 国家稳定的效果。 但是, 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清朝, 政治腐朽, 经济滞后, 军事落伍, 外交软弱, 社会衰败, 民不聊生, 面对世界诸强的入侵, 任何神灵也难保其不败; 在历史车轮面前, 随着满清政权的垮塌, 整个封建社会未能逃过其灭亡的命运。
[1] 辽宁大学历史系. 清初史料丛刊第八、 九种——栅中日录校释、 建州闻见录校释[M]. 内部资料, 1978.
[2] 赵尔巽. 清史稿(卷八十四)志五十九[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7.
[3] 邓子琴著. 中国风俗史[M].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4] 周维杰主编. 总序. 抢救满族说部纪实[M].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9.
[5] 明清史料甲编(第九本)[M]. 台北: “中央”研究院, 1972.
[6] 朱鹰. 中国民俗文化大观·第八卷[M].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
[7] 新宾满族自治县民间文学集成领导小组, 编.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卷·新宾资料本[M]. 内部资料, 1987.
[8] 李福清. 关公传说与关帝崇拜[C]∥古典小说与传说——李福清汉学论集. 北京: 中华书局, 2003.
[9] [清]霞谷道人. 关圣帝君全书(清光绪三十四年刊本)[C]∥周夑藩, 主编. 三洞拾遗. 合肥: 黄山书社, 2005.
[10] 许嘉璐, 主编. 章培恒、 喻遂生, 分史主编. 二十四史全译·明史(卷五十)[M]. 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
[11] [清]梁章钜. 楹联丛话全编[M]. 白化文, 李鼎霞, 点校.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96.
[12] 熊崧策. 关羽是如何被神化的?[J]. 文史参考, 2011(7): 65-67.
[13] [清]赵翼. 陔馀丛考(卷三十五)[M].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
[14] 凤凰出版社, 编选. 中国地方志集成·吉林府县志辑[M]. 南京: 凤凰出版社, 2006.
[15] [清]王嵩儒. 掌故零拾[C]∥朱一玄, 刘毓忱. 三国演义资料汇编.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2.
[16] 刘精民, 收藏. 关圣帝君圣迹图志后序·关帝圣迹图[M].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