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克
摘要 本文对家蚕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在高温条件下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6 ℃高温引起家蚕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高温处理3 h的处理组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上升幅度高于高温处理1 h的处理组。
关键词 高温;家蚕;酚氧化酶;活性
中图分类号 S8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1-0222-01
酚氧化酶作为一类细胞免疫因子,在絲氨酸蛋白酶级联反应及黑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2]。昆虫缺乏哺乳动物复杂的免疫球蛋白,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抵御外源病原微生物侵染时,体液免疫应答主要是产生抗菌肽,而细胞免疫应答包括吞噬作用和黑化包被等过程。由酚氧化酶参与的黑色素形成在昆虫免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包被和消除入侵的外源异物及在伤口处防止血淋巴的流失。酚氧化酶是无脊椎动物氧化杀伤系统中的重要免疫因子,催化氧化酚类底物生成醌,醌再经非酶促反应最终生成黑色素,黑色素可直接参与杀伤、抑制和凝集病原等免疫活动[3]。关于高温条件下家蚕酚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鲜见报道。本试验对家蚕五龄第3天幼虫进行高温处理,探究高温条件下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家蚕932品系,于26℃恒温培养箱中,用桑叶饲养至五龄第3天的幼虫。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即选取家蚕五龄第3天幼虫,置于36 ℃高温条件下分别处理1 h和3 h,以26 ℃正常饲养的家蚕为对照(CK)。
1.3 试验方法
取高温处理后0、12、24、48 h的家蚕幼虫血淋巴,加入0.5 mL PBS缓冲液(0.2 mol /L,pH 7.0),在4 ℃、5 000 r/min离心10 min,上清液用于酶活测定。酶活测定参照文献[4]的方法:取0.2 mL酶液,加入1.3 mL磷酸缓冲液(0.2 mol /L,pH 6.8)和1.5 mL邻苯二酚(0.2 mol/L),在25 ℃水浴中震荡反应15 min,在波长420 nm下测定OD值。
2 结果与分析
高温处理后,家蚕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36 ℃高温处理1 h和3 h的处理组均引起家蚕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出现先升高的趋势,达到一个峰值,随后逐渐降低至与对照接近。高温处理1 h,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在处理后12 h达到最高值(15.36 U/mg);而高温处理3 h,酶活性在处理后6 h即达到最高值(20.84 U/mg)。在测定的时间范围内,高温处理时间越长,家蚕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上升越快,上升幅度也越大。
3 结论与讨论
酚氧化酶参与的黑色素形成在昆虫体液免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包被和消除入侵的外源异物及在伤口防止血淋巴的流失。昆虫酚氧化酶的活性和含量常用来作为评价其免疫能力大小的指标[5-6]。陈文柱等[7]测定了家蚕血淋巴酚氧化酶的活力分布,发现血淋巴酚氧化酶活力在各龄初期与末期较低,在龄中期相对较高,这与家蚕各个龄期的抗性规律一致,表明血淋巴酚氧化酶与家蚕抗性存在一定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表明,36 ℃高温处理家蚕,酚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高温处理时间越长,酶活性上升越快且上升幅度越大。高温条件下,家蚕酚氧化酶活性变化是蚕体对逆境胁迫的应激反应和自我保护的表现,解析高温引起家蚕酚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可以为培育抗逆新品种提供一定的参考。
4 参考文献
[1] 刘丽萍,奚耕思,王芳,等.昆虫酚氧化酶的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13,5(4):383-387.
[2] 张明明,初源,赵章武,等.昆虫天然免疫反应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昆虫学报,2012, 55(10):1221-1229.
[3] CERENIUS L,LEE B L,S?魻DERH?魧LL K.The proPO-system:pros and cons for its role in invertebrate immunity[J].Trends in Immunology,2008,29(6):263-271.
[4] 张道伟,陈静.酚氧化酶参与德国小蠊对大肠杆菌的免疫应答[J].昆虫学,2014,57(10):1123-1132.
[5] 蒋经伟,从聪,董颖,等.不同细菌刺激后仿刺参体腔液中免疫相关酶的应答变化[J].动物学杂志,2015,50(6):947-956.
[6] LI G R,ZHANG S C,LI H Y,et al.Advance on the study of phenoloxidase I—properties,functions,distribution and change during embryonic stage[J].Marine Sciences,2003,27(4):4-8.
[7] 陈文柱,李兵,贡成良,等.酚氧化酶在家蚕血淋巴中的活力分布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江苏蚕业,2005,27(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