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大黄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

2018-01-12 09:29刘海华艾伦强龙祥云林先明贺永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1期
关键词:技术规程

刘海华 艾伦强 龙祥云 林先明 贺永红

摘要 在调研《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文献,走访马蹄大黄生产基地、加工合作社及相关试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马蹄大黄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以期为获得优质的马蹄大黄产品提供技术保障。

关键词 马蹄大黄;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

中图分类号 S567.23+9;R28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1-0255-02

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为蓼科大黄属植物[1],以干燥根及根茎入药,其药材名为大黄,由于根茎切断干燥后中心收缩而凹陷成马蹄形状,故称“马蹄大黄”[2],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等功效[3],是大黄清胃丸、大黄上清丸、牛黄解毒丸、百顺丸、清宁丸、黄连清胃丸、大黄颗粒等多种中成药的重要原料。马蹄大黄主产于湖北西部[4],是湖北恩施地道药材之一,由于田间管理较粗放,是高山地区精准扶贫药业产业的理想品种[5]。据不完全统计,恩施州大黄种植面积逾1 333.3 hm2,年销售量逾1 000 t,由于资源少,市场供不应求。然而,在加工过程中缺乏规范的产地初加工技术,导致生产质量参差不齐。为了有效解决初加工设备简陋、加工场地不规范、掺杂造假、污染霉变等现象[6],确保马蹄大黄道地药材质量,维护产地信誉,逐步实现初加工集中化、规范化、产业化,在走访生产基地、加工合作社及相关试验的基础上起草了本规程,经反复修订,并通过了专家评审会审定,制订了本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马蹄大黄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的术语与定义、采收、产地初加工、质量检验、包装和标识、贮存与运输。本规程适用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境内马蹄大黄的产地初加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91—2008)。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3.1 马蹄大黄

马蹄大黄为蓼科植物药用大黄的干燥根茎。由于药用大黄根茎切断干燥后中心收缩而凹陷成马蹄形状,故称“马蹄大黄”。

3.2 药用大黄

药用大黄为蓼科植物,其干燥的根和根茎为常用中药材马蹄大黄,其来源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相关要求。

4 采收

4.1 采收时间

于移栽后的第3年10—11月,地上部茎叶枯萎时采挖。

4.2 采收方法

先割去地上部分,刨开根茎四周泥土,将根茎全部挖起,抖去泥土。掰下优质的种芽留种后,再用剥刀刮去残留的茎叶等粗皮。

5 产地初加工

5.1 场地及设施设备

5.1.1 场地。应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产地初加工管理的相关要求。

5.1.2 设施设备。具有晒场、烘房、贮藏库等基本条件和设备。

5.2 干燥

5.2.1 切段。将去粗皮的根茎横切成3~5 cm厚的段。

5.2.2 干燥前的贮藏。干燥前,将已切段的原料贮放在相对湿度为35%~75%的贮藏库中,以备干燥。

5.2.3 烘房的清洁。在进行马蹄大黄烘干前,先将烘房清扫干净,除去杂物。

5.2.4 烘干。将切段的马蹄大黄运至烘房,堆于烘架上,堆放厚度为20~30 cm。烘房温度控制在50~60 ℃之间,烘至表面坚硬时停止加热6~8 h,等待冷却后再继续加热,这样反复2~3次,直至敲击发出干脆的声音便可。用间接加热空气作为干燥介质,禁止使用硫磺熏制、燃煤直接烘烤,提倡使用清洁能源。

6 质量检验

6.1 性状

呈圆桶状马蹄形,表面为红棕色或棕黄色,较平滑,可见斜方形网状纹理,质坚硬,断面淡橙红色,微有特异香气。

6.2 检查

水分不得超过15%,总灰分不得超过10%,有效成分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大黄项下的要求。检验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执行。

7 包装和标识

7.1 包装

用透气性强的布袋或麻袋。

7.2 标识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按《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91—2008)的规定执行。产品应附标签,标明产品名称、调出单位、产地、采收(初加工)日期、批号、等级、重量等内容,并附质量合格标志。

8 贮存与运输

8.1 贮存

保持仓库清洁、无异味,通风、干燥、避光、无直射光,远离有毒、有异味、有污染的物品;配备温湿度监测与调控装置,保持温度在0~30 ℃之间,湿度为35%~65%,并具有防鼠、虫、禽畜相关措施。

将药材存放在货架上,与墙壁保持30~40 cm,与地面保持10~15 cm。定期检查,发现变质,及时剔除。

8.2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不能与有毒、有异味、有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运输途中注意防雨、防潮、防曝晒。

9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25卷:第1分册[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183-184.

[2] 廖朝林,由金文.湖北恩施药用植物栽培技术[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38-543.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23-24.

[4] 方志先,廖朝林.湖北恩施药用植物志[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25-227.

[5] 傅书遐.湖北植物志[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58-259.

[6] 任万明.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技术要点[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9):63-64.

猜你喜欢
技术规程
流苏树嫁接耐寒桂花技术规程
秸秆还田钵苗机插稻12000kg/hm2产量的生育指标及生产技术规程
大白菜杂交制种技术规程
旱粮—黄秋葵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及保鲜技术规程
马铃薯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