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有荣
有两幅场景颇发人深思:一幅是小学生入学时的快乐场景,“小嘛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另一幅是高三学生毕业时的厌倦场景,“让我一次撕(书)个够,现在和以后。”看到这一令人痛心的现状,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深刻思考,如何才能呵护孩子好奇的天性,留给学生探究的空间,让每一朵花都自主地绽放。
一、呵护孩子好奇的天性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常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上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途,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当孩子睁开一双好奇的眼睛打量这个世界时,请广大家长和教师一定要小心呵护,千万不要扼杀了这棵刚刚破土而出的幼芽。
好奇心是孩子开启心智、认识世界、探索未知的源动力和内驱力。孩子对周围的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这一天性使他们常常做出一些不合常规的事情,教师不应该将其视为“捣蛋”,而应该敏锐地洞察到,学生的创新往往就萌发于这些不合常规的行为中。教师应善于发现他们“不合常规”中的创造成分,并借此引导学生。
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的环境氛围,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允许他们大胆想象,引导学生尝试解决疑问,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使学生探索的欲望得到满足,探究的能力获得发展。
二、留给学生探究的空间
学生对于直接经验的掌握要比间接经验更深刻,要想切实提升学生的能力,就必须留给学生探究的空间。学生经一事才能明一理,吃一堑才能长一智。未经生活历练,何以笑谈人生?
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容量和效率,往往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轻视甚至忽视对知识生成过程的探究。长此以往,学生看似勤学好问,实则懒惰之极,这里的“懒”不是“手懒”,而是“脑懒”。长此以往,学生便产生了依赖心理,滋生了思维惰性。
为此,广大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大胆放手,为学生积极创造探究的机会、搭建探究的平台,把探究的空间还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玉汝于成,磨砺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历练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叶圣陶有一段精辟的论述:
“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
“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在这上头,教师可以下好多功夫。”
教师如何把握指点学生的最佳时机呢?一个基本的原则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只有首先让学生亲历自主探究“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艰辛之旅,然后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之时给予必要的点拨,才能使学生不仅体会到“一语惊醒梦中人”的顿悟之乐,品尝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闌珊处”的收获之甜,而且锻造出百折不回、愈挫愈勇的坚韧之志,历练出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求索之力。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云:“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这就说明,如果教师能呵护学生的好奇天性、留给学生探究的空间,学生就能自主发展、快乐成长,也就不会出现本文开头时的后一种场景。
【责任编辑 张蔷】endprint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7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