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政军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于医院卫生事业的重视程度也随之加强。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政工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使医院的医护质量与效率不断改善。当前,我国医院在对政工人员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该问题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医院的工作效率,严重时还可会造成医疗事故等,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对其加强重视,不断提升政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态度。
关键词:新时期;医院;政工人员;工作能力
引言
医院作为服务群众人民的公共卫生事业单位,是国家与党践行以人为本的重要载体,医院的健康发展直接影响群众人民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关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状态。政工管理作为医院的重要部分,需要明确政工人员的工作态度,提升政工人员工作的主动能力与思想觉悟,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与工作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政工人员工作能力的不断提升。国家与党一直重视对政工人员的培养,并且将其作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把医院与医疗机构相联系,将政工人员的事项与行为进行转变,提升政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从而为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提升政工人员的业务能力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会多少触及医护人员的自身利益,该问题还会影响医护人员的思想情绪,甚者会影响医院工作的开展。在医疗机构拓展应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需要对政工人员进行有效的专业水平能力培训。在许多工作上,政工人员都会触及医护人员的工作内容,需要政工人员进行职业职责的认定,这关系到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与工作动力。因此,用科学的方法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积极进入医疗岗位一线,多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与谈心,及时了解医护人员的思想情绪,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对医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并且,多站在医护人员的角度多问题进行解决,努力实现医护人员与医院发展的双赢管理模式;政工人员需要理解与关心医护人员,在医护人员最关心的问题上入手,帮助其解决在生活中或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让医护人员能够给感受到医院所到来的温暖,并能认真对到自身的工作事业;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信念宣传教育,观察每一位医护人员身上所存在的闪光点,使医院全体人员都能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二、提升政工人员的素质修养
政工人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与知识学习,完善政工人员的引导能力与号召能力,综合各种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因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应用实际改革标准的同时能有效进行业务拓展,对于标准的应用过程能实现政工人员创新的工作与学习环境,对于激发自身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具有促进作用。政工人员还需要完成自身的学习任务,提升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不仅要在基础的书本中了解相关的知识,同时也需要向生活实践与身边榜样进行学习。政工人员可以用过报纸、网路、电视等方法,准确了解国家的各项政策,获取社会中的新闻动向与综合类信息,积极主动的学习医护知识与医院管理的知识。只有正确掌握工作重点与知识,政工人员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积累经验,并将其用于医院的发展过程,善于对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从医院大局角度出发,利用自身的经验与知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优化引导理念,为实现最终的工作目标做好重要的引导条件。
三、提升政工人员的工作效率
对于从事医疗管理的政工人员而言,需要正确理解在医疗中所涉及到的结构体系理论与各方面知识,对于具有许多技术上的标准需要结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对其进行有效的划分与总结,在应用工作方法與思路时需要对实际的医疗内容进行针对性的配合,以期实现“两学一做”的工作方式。运用媒体与网络对医疗工作进行宣传,用身边的好人好事对身边的人进行教育,积极宣扬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要求每一名医护人员与党员都能提升政治的觉悟,让医护人员树立具有良好风气的职业道德标准。另外,可以组织医院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不仅能丰富医院政工人员的业余生活,为其营造形式多样化、活泼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还能有效提升医院的凝聚力,为医护人员与医院架起搭建良好沟通的平台。政工人员还需要分析在工作中存在的难点与重点,制定好每周的工作计划,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对于医护人员所反应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并且政工人员需要定期开展座谈会,加强医护人员与政工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在实际医院工作过程中,政工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能、素质修养以及工作效率,掌握政工人员的工作重点内容,本着“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为医护人员营造良好的医院环境,从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庆彪.浅谈新形势下医院青年思想政治工作[J].东方企业文化.2015(15)
[2]侯磊.新时期提高办公室政工人员工作能力途径研究[J].才智.2014(33)
[3]田民,贾卫东,谭成详.抓好继续医学教育增强卫勤保障能力[J].北京军区医药.2001(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