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梅
摘要: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极高的好奇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游戏化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情趣,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游戏化教学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出现而产生的新事物,对于小学语文教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对于游戏化教学进行反思,改进教学活动,从而促进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关键词:小学语文;游戏化;对策
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模式。学生长期处在一种机械、被动的学习中,很容易产生厌学的消极情绪。游戏教学极大的提高了学习兴趣,是小学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完全不同的课堂创新。面对当今的教育现状,我们不仅要全面实行游戏教学模式,更要结合工作经历,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将游戏教学更好地推行下去。
一、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学生主体性原则
在进行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小学生寻找适合的学习方法,把课堂的主动权交换于小学生,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学生参与性原则
教师在引导小学生进行游戏化教学过程中,应该调动小学生参与游戏的热情与兴趣。对于游戏的设计,应该依据小学生的知识水平與心理特点,对于教学中的游戏应该注重其多变性与丰富性,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判断能力与接受能力。
(三)课堂趣味性原则
古代教育家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模式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守趣味性的原则,对于教学情境的设计应该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比如,在进行小学语文《女娲补天》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有关女娲补天的视频与动画,让小学生对女娲补天的过程进行详细的了解,进而使小学生在整个课堂游戏化的教学模式中体验美术、文学以及音乐的独特魅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一)绕口令游戏
学习拼音是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的重要一环。学生们要学习汉语拼音,熟练地掌握声母和韵母的发音,从而为今后学习汉字打下基础。但是小学生在学习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时往往发音不准确,一些相似的发音容易混淆,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学生们喜欢的绕口令游戏引入到教学中。小学生们的好奇心都比较强,通过绕口令的游戏会对发音的学习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si”和“shi”的发音比较类似,学生们容易混淆,教师可以教学生们说绕口令“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这样的游戏会引起学生们的极大兴趣,在快乐的绕口令游戏中掌握了拼音的正确发音的知识。
(二)识字教学游戏
学生识字的多少与对字的理解程度,直接关系着他们的语文学习质量,识字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如果我们的识字教学还是沿袭过去的教学方式,教师读,学生模仿读,跟读,时间长了,学生自然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引入游戏教学方式是公认的有效策略。
比如,笔者在生字的复习教学中,运用了“打牌”游戏,将生字卡制作成扑克牌的大小,将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来开展游戏,学生一边“打牌”一边读出上面的生字,如果读错了,这张“牌”(卡)就必须收回,游戏进入尾声,有的学生手里还有没有“打”出去的“牌”,也就是不会读的字,老师作为裁判,此时命令学生向其他同学请教,并读对“牌”(卡)上的生字,就可“打”出去了。读对了生字也是一种成功,因此,要将自己认识的字热心地教给不会的同学,不认识的字虚心地向同学请教,才是游戏的真正目的。识字游戏有多种,具体选择哪种最有效,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不断探究。
(三)写作训练游戏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语文教师普遍认为作文难教,学生觉得作文难写。将游戏运用到作文教学中,能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并能使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乐于写,激发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如以“人物外貌描写”为题进行作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做一个游戏。游戏设计为:请你猜一猜。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身边某一个同学的外貌,用一段话描述其突出特征,最后写上他的姓名。教师收上纸片后,随意抽取一张念给学生听,让学生猜猜写的是谁,如果学生很容易就猜对了,说明小作者观察的比较详细、准确,对人物突出特征把握的比较好。如果猜不出,说明小作者没有突出人物特征,还需要加强练习。这个游戏中,教师只是创造了一个环境,中间的观察、描写都是学生自己完成的,游戏最后教师再进行适当点播。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还能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
(四)课本剧活动
小学生都希望有一个自己的舞台展示自己,通过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设计,使学生的潜能得以挖掘。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课文很有趣,可以通过游戏,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并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课文内容编排成课本剧在课堂上演出,促进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理解,加深印象。
比如,在《丑小鸭》一课,在基本教学内容实施完毕以后鼓励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自己编排课本剧,通过学生自己表演把丑小鸭出世、出走、受难和获得新生的过程加以生动形象的展示,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真切地体会丑小鸭成长中所经历的心路历程,使学生在角色分配等环节增强配合协作意识,学习在台词表述、表情动作设置等方面揣测故事角色特点,极富开放性和创造性的快乐学习方式更加增添了语文课堂的魅力和对学生的吸引力,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语文课程的理解就不只是单单地背课文、写生字。
结语:
小学语文的游戏选择要适合其课堂教学,游戏要让学生感兴趣,拉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并且易于理解、便于操作,游戏的内容要紧密地与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有更进一步的探索,精心备课与组织,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华敏娟.浅谈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J].新课程:上,2015(11):238-239.
[2]陶继宗.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探究[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5(4):87-8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