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莹
语文课堂本应该是充满趣味、灵气和诗情的课堂,语文也应该是最能激起学生内心情感和陶冶学生情操的一门学科,但这一本来与历史现实、红尘万象、生命感知天然融合、密不可分的鲜活之物,却在很多学生心中和嘴里变得味同嚼蜡,形同鸡肋。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一是语文教学与生活脱节,失去了源头活水;二是课堂教学局限于语文知识传授和语文技能的训练,让语文失去了血肉。
让学生走出语文学习的渊薮,就需要引进生活的源泉,创设趣味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引领学生走进快乐语文的园地,尽情享受语文的无限魅力,让学生在奥妙无穷、多姿多彩的语文海洋里尽情遨游,饱览知识的无限风光,收获语文的无穷景致。
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课,积极快乐主动地学习语文,这是很多语文老师一直在苦苦探索和实践的问题。近年来,有关语文创新教学的研讨轰轰烈烈地推进,涌现出了“本色语文”“快乐语文”“青春语文”等各种形式,语文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关注人文、尊重个性、体现创新、注重活动等一系列语文教学新观念渐渐渗入课堂。语文课堂上绽放出教师睿智的光辉,闪动着学生独特的灵性。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也做了积极的尝试——将《语文地图》引进我们的语文课堂。
诸荣会主编的《语文地图》,该书分为四册:《巴山蜀水岭南》《杏花春雨江南》《长城古道北国》《骏马秋风塞上》。整体上看,这是一部非常有创意的课外读物,以地理分区和文化地域为单元,以文化名城为支点编辑而成。每一个章节里都有有关该城市的介绍,即“图说”,还有美文推荐,即“走读”,第三个版块是胜迹分布示意图,第四个版块是名家名篇,包含名家介绍,第五个版块是普通人的作品,即“今作”。这样的编排,有利于读者阅读时,能从语文的本位出发,进行历史、地理等方面的文化观照。书中所选诗文与现行语文书本中的名家名篇或所写对象相同,或叙写内容相关,或知识构成互证,有利于读者从“课内”读到“课外”,而且有利于读者在阅读时能进行一场“纸上的旅行”,最终又将这一旅行延伸到现实生活中。
整体架构的前提下,如何进行操作呢?
语文课上,我们首先从身边的城市入手,阅读《杏花春雨江南》,由于很多孩子亲身去过这些城市,如无锡、南京、镇江、苏州、上海、绍兴、杭州……所以阅读的时候,往往会引起共鸣。每周我们都围绕一个城市进行深入的探究阅读。首先阅读该城市的概况介绍,以及相关景点介绍,包括一些古诗词及其背景介绍。在此过程中地理、历史、语文等学科已经构成跨学科知识点的贯通。然后我们会补充今人的文章,最后引入名家名篇,通过字词句的品读,孩子们将案头之山水和自然生活无缝对接。同时孩子们熟知了宗璞、余秋雨、俞平伯、郁达夫、张晓风等著名的作家,也了解了各地的概况、风俗习惯。语文《课标》中提到的综合性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读完《杏花春雨江南》之后,我们发现书中江南这一块唯独少了常州。我们生活的这片热土,有过辉煌的历史,诞生过无数的名人,非常值得孩子们深入探究。于是,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我和孩子们开始寻访常州的一些曾经辉煌现今被遗忘的地方,和孩子们一起进行语文地图常州篇的编写。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绝开来,这一点是多么重要啊!我竭尽努力,使在童年的所有年份里,都让周围世界、自然界不断以鲜明的形象、图画、知觉和表象来滋养学生的意识。”真正的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就是语文坚实的土地。我们常说的“语文若息”,就是指语文像呼吸一样在我们的生活中自然存在。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诚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资源和时间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与此同时,王荣生教授也指出,语文教学形态,“教”的部分“包括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去选择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它既包括对既定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堂实施中对既定课程内容的改造,还包括教师乃至学生在教学中所产生的课程内容;既包括教师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既定教材内容的‘重构——改编乃至增删、更换等,还包括其他途径的种种材料的呈现。”从王荣生教授的话来看,语文教材只是为我们提供了选择教学内容的可能 ,但其本身只能是教材内容而不是教学内容,面对相同的教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创生。
基于以上理论的支撑,将《语文地图》引进我们的语文课堂,这种语文的学习既立足于课内又着眼于课外,增加了语文的宽度、广度、厚度和深度。让语文融于学生生命,内化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厚的人格内涵,让每个生命变得更有品味、分量和意义。
具体说来: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语文地图》引进课堂,一改传统语文课堂的单调以及与生活的脱节。托尔斯泰说得好:“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时代在变化,教学内容应紧跟时代脉动方能具有新鲜感、吸引力。在课堂中引入旅游资源等时尚元素,与之联系,延伸教学,大大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使教学过程中解读的经典作品的价值思想启发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及时的响应,使教学富有实践性、综合性,让学生觉得接地气,实用,能够切身体验。
二、 扩大语文教学的资源
语文课程的文化特性和文化功能,形成了富有开放性和时代性的文化观。将《语文地图》引进课堂,不会削弱学生对人类文化瑰宝,如一些优秀文化作品的欣赏力,反而会改善课堂效果,拓展语文课堂,为语文课堂带来新的活力。如上到郦道元的《三峡》,就可以及时补充《语文地图》中宗璞的《三峡散记》、刘大杰《巴东三峡》、张成刚《巴东三峡巫峡长》;上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时候,就可以补充冯允之《琅琊山闻笛》、何为《烟雨醉翁亭》、管笛《<醉翁亭>的文学价值》,以及苏轼《次韵王滁州见寄》、李绅《守滁阳深秋忆登郡城望琅琊》,把这些课外的资源结合课内的文章一起教学,教学资源得到了扩充,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 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生在编写《语文地图——常州篇》的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从公交路线的查找,到资料的收集,到实地探访、摄影,培养了团队精神和沟通交际能力。如此,可以自然渗透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孩子们从中得到的益处,也许不仅仅是语文能力的提升,更是使他们具备了可以适应社会的团结协作的良好心态,和适应竞争的积极探索的精神风貌。
四、 拓展阅读的广阔视野
将《语文地图》引进课堂,我们可以看到语文人文性、工具性的完美结合,它并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文字,它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提升了广泛收集、分析、筛选、处理信息的整合能力,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学生的综合思辨能力在此过程中也得到提升,孩子们能分辨出有价值的信息,并为己所用。
五、 提升碎片化阅读的整合能力
《语文地图》整本书,如果从单篇来看,应该属于连续性文本范畴,但是将这些信息整合在一起的时候,它就构成了非连续性文本。有地图,有城市的概況介绍,有相关古诗引入……读整本书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孩子们碎片化阅读的整合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之所以提出“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是因为此类文本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对学生适应实际生活需求的阅读能力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能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能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的形态具有多元性,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如果我们把课程目标比作“罗马”,而把语文课程形态比作“大路”的话,“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意思就是说,有多种语文课程形态,在各自的条件下,都能帮助学生有效地达成语文课程目标。将《语文地图》引进课堂,引导我们的孩子用眼睛观察“语文”,用耳朵聆听“语文”,用嘴巴表达“语文”,用心灵感悟“语文”,用笔杆历练“语文”,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在此过程中自然会得到很大的提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