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首次向中国归还流失文物
近期,埃及向中国转交一批查获文物的消息引发关注。据悉,这批文物为13张票据,最早可追溯至清末。虽然埃及向中国归还流失文物,尚属首次。但截至目前,多国已有向中国归还非法流失文物的先例。据悉,这得益于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十六届会议通过的《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其中规定,如果发生非法进出口文物的事件,要采取适当措施收回并归还此类文化财产。中国和埃及都是该协议的缔约国。
微信被英国V&A博物馆收藏成其首款社交应用藏品
9月15日,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下称V&A)宣布将微信纳入该馆展品,微信也成为首款被V&A纳入藏品行列的社交通信类应用产品,正式在V&A的76号展厅(Callery 76)展出并开放参观。
该藏品是微信团队特意为V&A制作的一个安卓系统安装文件(Android Package Kit)的演示版,该软件可以无需接入后台服务器便可独立运作,为博物馆的访客与研究人员提供流畅的体验机会。访客可以在展馆现场进行体验,了解微信的使用原理。此外,V&A还收藏了微信完整版的“气泡狗”表情系列(Bubble Pub GIF),以及微信设计团队创作气泡狗的设计草图。
台湾商人欲助平遥失落菩萨塑像回家
近期,台湾厚德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许顺隆先生与平遥县文物局签订文物捐赠意向书。拟将失落台湾多年的两尊菩萨塑像无偿归还平遥。
据介绍,20多年前,平遥县清凉寺的两尊彩色泥塑菩萨失落台湾。多年后,山西省文物局偶然得知这一消息,于是委派平遥县文物局李树盛和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李在青两位专家于2013年进行现场鉴定,确认两尊彩色泥塑菩萨为平遥清凉寺失落菩萨原物。
现两尊菩萨塑像“回家”事宜正在深度洽谈中。
德国城市博物馆在柏林开馆
近期,德国城市博物馆在柏林开馆,该博物馆以城市当代艺术为主题,展出150件来自世界各地的涂鸦艺术作品。以涂鸦作为展品、以街头艺术为主题开设博物馆在全球尚属首例。
德国城市博物馆位于一座经过改造的公寓之中,白色墙壁上挂满各式各样的涂鸦作品,地板用沥青铺设,营造出街头的感觉。博物馆馆长亚沙表示:“希望这座博物馆能够成为一个讲述街头艺术故事的地方,让街头艺术被更多人熟知并得到应有的认可。”
柏林一直以来都因其丰富多元的街头艺术著称,著名的柏林墙倒掉后,更是成为街头艺术的阵地。在柏林,虽然不经建筑主人同意而进行涂鸦的活动并不合法,但政府仍然在通过各种方式让艺术家能够合法地进行创作。
法国政府争夺秦坦尼克号文物落败
1987年,美国普利尔展览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皇家邮轮泰坦尼克号公司进行了32次水下深潜作业,从泰坦尼克号沉船残骸区打捞上来2100余件文物。围绕着这些文物的归属权,法国政府和皇家邮轮泰坦尼克号公司各执一词,双方打起了一场令人瞩目的官司。
近期,美国佛罗里达州中部区破产法庭一杰克逊维尔分院就皇家邮轮泰坦尼克号公司与法国政府的诉讼作出了判决。判决书指出,皇家邮轮泰坦尼克号公司拥有其在1987年打捞上来的2100余件文物的所有权,而法国政府对此不拥有任何权利或利益。
猴子自拍,不享有版权保护
外媒近期报道,英国摄影师斯莱特2011年在印尼旅行时,一只黑冠猕猴抢走了他的相机并拍下了一些自拍照片。后来斯莱特将这些照片结集出版,这只猴子也成为“网红”。不料美国的动物权益保护团体善待动物组织认为这些照片的版权应该属于黑冠猕猴,遂以侵权为由将斯莱特告上法庭。旧金山法院经过两年审理后近期作出宣判,认为版权保护不适用于猴子。
1.57亿元起拍 绘画大师毕加索旧居拍卖
位于法国里维埃拉的毕加索故居,在經过了2年的休整后,这座房子近期将重新回到市场,据了解,它的起拍价定在了202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57亿元)。豪宅已经被空置30多年之久了,1961年,毕加索买下此处房产,并一直在这里居住和工作,整座豪宅里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气息。由于这座豪宅是毕加索亲自设计的,所以纵使这座房子的起拍价很昂贵,但是仍然吸引了很多买家的关注。
798艺术区运营方拟出让35%股权
近期,北京798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798公司)宣布拟募资不低于人民币1515.5万元,对应持股比例不高于35%。
798公司称,本次拟征集投资方数量为2个,增资完成后,原股东持股比例合计不低于47.3441%,通过北交所公开征集的投资者持股比例合计不高于35%,其中一家新进股东持股比例不高于20%,另一家新进股东持股比例不高于15%,员工持股平台持股比例不高于17.6559%。
798公司表示,本次募集资金将用于公司业务进一步拓展,包括艺术品交易、会展、艺术品增值服务等方面。 (编辑/雷焕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