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行草编的传承与创新

2018-01-12 10:25卢佳慧
上海工艺美术 2017年4期
关键词:徐行草编编织

卢佳慧

黄草编织作为徐行最著名的一种文化艺术特产,历经千年,延续至今,并于2008年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虽然目前政府及大众都对其展开了比较完整、系统、科学的保护,但从发展现状来看还是不容乐观。故本文试图从传承及创新两方面,探讨使黄草编织重新恢复活力的方法,以期能让我们的本土文化得到更深的巩固及发展。

As the most famous culture and art special local product of Xu Hang, yellow grass weaving has been exsisted about one thousand years. And be selected to The second batch of nationan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list.Although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has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protective procedur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is still not optimistic. In order to let the Xu Hang grass weaving has better development,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ways of let the weaving resilient again in the two aspects which are inheriting and innovating.

源起

植物编织历来就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方式之一,在现今中国地理范围之内,可考的最早编织品便是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苇席残片,距今已有7000年历史。植物编织技艺由于其原始材料采集便利、制作手法相对简易的特点,在当时手作生活用品中占据着相当数量。经过几千年的传播与发展,全国各地都出现了极富地域特色的手工编织物品,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艺术价值也是无法估量的。笔者从小生活的地方便是一个拥有传统植物编织工艺的文化古镇——徐行,因编织原料都为黄草,也被誉为“黄草之乡”。地理位置位于今上海市西北部,属嘉定区管辖。自南宋嘉定建县以来,历经春申乡、守信乡、徐行厂、徐行乡到现今的徐行镇,已有近800年历史。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及长江三角洲冲击平原地貌给了它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经济水平也持续走高。然而在不断繁荣的背后,属于乡土文化的黄草编织产业却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由于当地居民不断向城中心流动以及外来人口的持续涌入,本土有生力量严重缺乏,目前还专门从事草编这项古老手工艺活动的大部分都已年迈70(笔者外婆便是其中之一),面临着失传的困境。这是作为一个从小就耳濡目染的本土居民不忍见到的一幕。另一方面,受新风潮、观念的影响以及生活条件的提高,传统纹样与功能已不再能满足现代城镇居民的审美和功能需求,所以笔者拟从传承与创新,来探讨当前徐行草编面临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传承

据苏州清代著名学者王鸣盛考证,黄草编织作为曩昔徐行传统文化活动的一部分,早在唐代就已开始流传,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其原料——黄草,“种于水田,收成时宜于干搁、产东北乡”,且外表光滑,质地柔韧,性清而凉,劈开后,可利用其茎、杆,编织出各种生活用品。《嘉定县志》载,“草编起始仅蒲鞋一种”,后经过不断发展,又衍生出了提包(图3)、果盒、帽子、杯套等,制作的草编工艺品远销海外。进入21世纪后,黄草编织就开始走下坡路。究其原因,其一是由于嘉定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从2017年嘉定区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市的目标来看,其中就有“开展农民集中居住工作,计划完成动迁任务1000户”。正是在这近十年中,对农村的不断整改、拆迁,原有的黄草种植地被大片的商品经济适用房所取代,直接导致了草编原材料的缺失。其二,由于黄草编织工艺品本身特性的原因,必须要求手艺人纯手工制作,并且耗时巨大,往往几天才出一件精品,付出的精力与应得经济效益不成正比,故以“草编为生的手工艺人已凤毛麟角,目前仅剩一些农妇闲暇之余编织一些草鞋提包零星售,没有一个稳定的群体”。在此境况之下,本地青年就更加不愿意传承这项费时费力的手工艺技术,“徐行草编正面临着后继乏人和中断的濒危状态”。其三,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此类需要匠心精神去完成的创造活动本身就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经济效益低。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徐行草编不可避免地走向下坡,如何使其完好地传承下去便也成为当务之急。首先,政府需要对其加强重视。我们看到,在徐行草编工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的八年时间里,徐行镇党委和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进行了扶持,比如成立徐行黄草编织合作社、成立以传承人计学成为骨干力量的草编名师工作室和徐行草编陈列室;“镇农业办把黄草编织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项目;镇妇联把黄草编织作为广大妇女“双学双比”的重要活动内容;镇中小学开设黄草编织劳技课,成立“巧手囡”编织社,编写草编教材,将黄草编织艺术教育纳入社区教育和全民教育体系等等。然而,以上措施都旨在给大众营造一个黄草编织的基础印象,无法真正深入内里。即使我们去参观、学习了,也只是暂时的,回到生活中,仍会将它们弃于脑后。在政府力量发挥作用的同时,传承人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不放弃寻找合适继承者的任务。由于目前传承人数量稀少且年事已高,作为我们本地青年,帮助其发展更是时不我待的需要。在当地的一些大学,如上海大学嘉定校区、剑桥学院、科技大学等开展相应的社团活动,让更多的青年有生力量了解并参与徐行草编的发展与传承工作中去。另外,黄草编织作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其开设专业的研究项目或开展公益讲座,召集一批青年工艺美术学者参与其中,并邀请传承人作为技艺方面的主要指导人,使我们的编织传统在学术及技艺两方面得到延伸拓展也在情理之中。

果盒

帽子

创新

徐行草编除了在传承方面遭遇了瓶颈,“创新”也是影响其长久发展的另一个问题。现代世界相互交流越发便捷迅速,特别是身处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潮流风向变化极快,不管是年轻一辈还是较长一代,总是能第一时间受其影响,而原来的黄草编织品在实用和外观方面都不能满足当下迅速发展的时尚思潮,所以,若是徐行草编能在延续其传统精髓的基础上从这两方面进行再创造,不使其落于时代之后,它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势必会优于现阶段。目前黄草编织品大都作为一种精致的工艺品与地方特产在大众之间流传,尽管编织品的种类繁多,比如最常见的有草拖鞋、草包、草帽、果盒、杯垫等,虽然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须品,但由于出现了更加物美价廉的替代材质,多数人不会再选择这种相对不易保存的草编制品作为常用物品使用。产品因此不能得到广泛的流通,其生命力随即减弱。所以在功能上,除了保持原有服务于生活的要求,也可将范围延伸到艺术设计领域,拓宽黄草编织品的使用类别,从另一大类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比如将草编制品使用于室内软装中,提升生活环境的艺术感,丰富室内环境的艺术语言;从提升草编制品长久使用价值来看,则可试将其与现代科学的产物素材结合使用,如草拖鞋这一大类,可以将原本使用黄草编织的鞋底替换成橡胶或者塑料质地,鞋面仍可使用原有形式,如此大众对于它们的接受程度也会随着产品实用性增强而提高。受众群缩小的另一原因,就是外观与当下流行趋势脱轨,审美达不到时代需求。这一现状也是任何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到今天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黄草编织制品的纹样及外观是由编织技艺决定的,而编织技艺是由专业手工艺人不断创造改良生成的,比如有编辫、平编、花纹编织、绞编、缠绕等多种技法。由于现存的手工艺人大都年事已高,对于流行文化的接收能力较弱,设计制作时大都采用中国传统纹样,如龙、凤、传统花卉等。另外还有以几何形式表现的纹样,如人字花、脚蓝眼、菱形空双交叉、菱形空单交叉等。在颜色的选择上也缺少表现力。即使后来的人们在浅黄、浅棕色的基础上,又赋予了其更多色彩,但都是大红大紫大绿的艳丽纯色,鲜少出现层次更加丰富的灰色调作品。所以在纹样设计、色彩使用乃至包装方面,都可尝试吸收当下年轻设计师的灵感,将传统技法与现代设计流行趋势相结合,使受众群不再局限于老一辈的欣赏者,而是让更多的青年人接受并认可这一传统工艺美术。比如以草包为创新对象,外形上可借鉴当下流行大牌样式,如邮差包、托特包、水桶包等,都是比较受大众欢迎的包形,并且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适用于日常生活。纹样以简洁的几何纹为主,并加入其他材质的装饰物,如各种皮质、金属、布料等。颜色上以色系为线索,相同色系下区分出不同包形。诸如此类的创新与改变,同样也适用于其他黄草编织制品大类,在保证传统编织技艺不受过大影响的基础上又能推陈出新,再创造出更受大众欢迎的产品,增强黄草编织的流通性,旺盛其生命力。

结语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嘉定人,黄草编织可以说伴随了我们整个童年,它是铭刻在我们记忆中的传统乡土文化。然而,在我们快速成长,不断紧跟时代潮流步伐的时候,却把这重要的乡愁抛弃了,任它没落于大商品经济时代。若是如此继续下去,这乡愁必会消失,我们的根也会随之泯灭,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而作为这片土地上的一份子,我们有义务为其做一份贡献,使嘉定黄草编织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

〔1〕张德祺.徐行草编[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1.

〔2〕王鸣盛.嘉定王鸣盛全集 [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张咸镇.草编工艺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4〕唐文远译.嘉定县志 [M].上海:嘉定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4.

〔5〕王敏.蒲莞之技 萑苇之器——嘉定黄草编工艺.上海工艺美术,2010(5).

〔6〕上海嘉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民俗经纬 徐行草编.创意设计源,2012(11).

〔7〕《徐行草编工艺》,上海文化艺术档案馆

〔8〕《徐行特色文化:徐行草编工艺》,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

猜你喜欢
徐行草编编织
临汾草编吉祥物入驻北京冬奥村
体验编织的乐趣
一针一线编织爱
叶圣陶教育思想下的草编劳育对话教学创新实践
Simulations of NBI fast ion loss in the presence of toroidal field ripple on EAST
偷吃一枚小月亮
大名草编的工艺风格及出路探索
草编技艺传承人杨振国 割舍不掉的老手艺
竹外疏花
《花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