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霞
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杭州 310053
基于语料库的医学英语写作思维可视化教学模式,旨在借助思维导图等可视化教学技术,帮助医学生更好掌握医学论文英语写作模式和语言规范,最终达到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的语言水平。
针对本校医学专业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的调查发现,本科阶段并没有相应的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指导,研究生阶段才开始进行学术论文写作,但是对中英文思维差异、语言表达差异等基本知识仍然知之甚少,即使到了博士阶段,也需要借助英语专业人士的翻译和修改才能达到基本发表水平。由于不仅要面对英语语言的障碍,还要面对医学论文独特的格式和规范问题,医学论文英语写作能力的欠缺成为研究生阶段英语学习的瓶颈。研究调查也发现:在诸多影响二语习得者写作水平的因素中,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对英汉学术论文写作的影响不容忽视[1]。那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中英文思维差异并能掌握医学英语写作的基本模式和策略?把体裁写作教学理论与可视化教育技术相结合,运用思维导图、概念地图等可视化教学手段,可以把医学英语写作的思维过程以比较直观的图示结构呈现给学习者,同时让学生把写作过程中的每一步思维过程以图示的形式表征出来。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面理解中英文思维表达的差异,更好地掌握医学论文英语写作的基本模式和写作技巧。
2.1 体裁写作教学法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开始运用“体裁写作教学法”。其主要教学步骤分为体裁分析、摹仿分析、独立写作三个阶段[2]。首先,教师展示范文介绍体裁,分析语篇中的文化和语言,让学生掌握相关体裁的内容和形式。随后学生根据体裁分析的结果,通过摹仿将这一体裁的结构及语言特点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体裁写作教学法运用到医学论文英语写作中,可以发挥其在体裁结构、图示结构、语篇构建上的优势。虽然有学者指出体裁写作教学法限制了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学生的习作难免千篇一律,但是医学论文写作的格式及语言运用的规则与表达具有严谨性和规范化。医学学术论文一般遵循观察性或实验性论文IMRAD模式,由几个组成部分:“Introduction-Materials and Methods-Results-Discussion”(导入-方法-结果-讨论)。IMRAD模式给医学论文的撰写提供了基本的撰写形式,也反映研究发现的自然过程,但它并不涉及具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医学学术英语写作借助体裁写作教学法,可以让学习者清楚地了解医学论文独特的语篇结构、修辞特点和准确恰当的语言形式。
2.2 输入输出理论 “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我校英语专业写作课程教学特色。其理论基础是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及随后 Swain提出的“可理解输出假说”(output hypothesis)。这些理论强调语言的输出或产出必须建立在对学习者大量语言输入的基础上,而且输入的信息量要远大于输出量。说明英语阅读与写作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阅读是意义理解的过程,写作是意义的创造过程,阅读模拟写作的行为,写作模拟阅读的过程”[3]。把“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模式引入教学中。基于小型语料库的辅助功能,充分利用优秀医学论文,SCI发表的医学学术论文在格式、句型等方面的典范作用,组织学习者密集、深度阅读经典,输入有关语言运用的规则及规范表达,促使其语言知识内化,从而提高写作输出的质量和效率。通过一个阶段对不同医学主题的阅读与分析,使学生们熟悉医学论文的格式规范以及语言句型,学习模仿优秀医学论文的句式及措辞,达到独立写作水平。
2.3 思维可视化 思维可视化,指把学习过程中的思考方法和路径通过图示技术呈现[3]。国内学者不仅从宏观角度探讨思维可视化对教师教学和学生认知的影响,还结合具体学科设计思维可视化教学模式。在医学英语写作的可视化教学设计中,关键的技术手段就是利用多款思维导图软件,如Mind Manager、Mind Mapper等工具,建立“字-词-句-段落-篇章”的思考路径和写作框架,将知识内在结构通过图形的形式外化,根据某一主题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起一个层级式的中医学术论文的写作框架。
3.1 可视化教学设计 遵循英语写作的体裁教学法思路,结合思维导图等教育技术,实现医学论文英语阅读与写作一体化的可视化教学效果。实践教学的操作步骤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建立一个小型的医学英语论文语料库。这是一个小型的按照一定的原则分类和标注的存储专业语料的数据库。第二阶段,阅读输入和绘制思维导图训练。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建立语篇的图式结构(schematic structure),引导学生了解语篇的建构过程,理解某一体裁的语篇结构和思维表征规律,从而把握医学学术论文英语写作的基本模式和写作技巧。教师首先示范学生了解如何绘制范文的思维导图,建立从“语篇结构-段落-句-词”的图示。比如找到每一段落的主题句,找到每一个主题句中的关键词,然后建立网状的概念地图。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根据中医药英语论文的特点分析思维差异和表达不同。第三阶段,学生根据写作任务,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先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思维导图绘制,再以个体为单位进行自主绘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辅助,通过课堂展示等方式进行反馈。第四阶段,写作训练:训练学生按照IMRAD医学学术论文基本结构和表达方式进行模仿写作和独立写作。
3.2 可视化教学实践
3.2.1 研究方法 采用对照班试验,以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三年级59名学生作为受试者。实验班29人实行基于语料库的思维可视化写作教学模式,对照班30人实行传统写作教学。实验教学时间共34课时。通过英语写作测试、问卷、访谈等多种方法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写作测试采用雅各布作文评分量表,从作文内容、语篇结构、词汇选择、语言运用、写作技巧5个方面考查了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3.2.2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3.3 结果
3.3.1 实验班和对照班前测写作成绩比较 实验班前测写作成绩(8.59±3.45)分,对照班前测(8.40±2.63)分,两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3.3.2 实验班和对照班后测写作成绩比较 实验教学后,实验班整体的英语写作能力高于对照班。实验班后测写作成绩(10.59±1.38)分,对照班后测(8.93± 2.69)分,两班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实验班和对照班前测写作成绩比较
表3 实验班和对照班后测写作成绩比较
3.3.3 实验班和对照班前后测英语写作成绩比较对实验班和对照班所有学生的前后测写作成绩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班前后测写作成绩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实验班学生在可视化教学实验之后写作水平有了显著变化;对照班前后测写作成绩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对照班学生前后的写作水平没有显著变化。基于思维导图的可视化医学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对于学生写作能力提高有显著效果。见表4。
表4 实验班和对照班前后测写作成绩差异比较
医学学术英语写作的可视化教学在提高学生语篇建构能力、语段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有明显效果,尤其体现在对于学术论文的语篇架构和中英思维差异的理解运用能力上。这个研究发现与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结果是吻合的,有利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严谨的学术规范和操作能力,为未来学术研究打下基础”[4]。但是,师资水平、教学内容、学习者差异、教育技术等因素对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4.1 优质师资 医学论文英语可视化写作教学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英语写作的特点和表达习惯,而且必须非常熟悉医学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模式和规范,最好本身就是SCI国际权威期刊论文的作者。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A.中医学专业老师;B.有医学背景的英语专业老师;C.有医学背景的外教三类人选中,更倾向于选择具有一定医学背景的英语专业老师来担任写作教学。这说明构成医学专业学生英语学术写作的首要障碍是语言问题,也说明在研究生阶段对于学生而言,跨入医学学术论文英语写作的大门是最急迫的需求。
4.2 教学内容 关于教学内容的设计,学习者需求分析和教学效果反馈的调查结果都指向同一个归属问题:课程的目标导向。在“你认为上课内容应该侧重什么内容?”这个问题的选项上,75.6%的学生选择了A.医学学术英语写作的基本模式和技巧;30.8%的学生选择B.SCI医学论文写作与发表。这个结论与学生对师资的选择具有某种一致性,说明就目前学生英语水平和需求而言,了解医学学术论文英语写作的基本规范是最关键的,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培养其在国际学术期刊撰文投稿的动力。
4.3 学习者差异 思维可视化教学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对于知识结构不完整、表达能力较差、写前准备不充分的学生效果相对较小。同时,阅读能力强的学生相比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在词汇、句法、篇章结构方面的领会与模仿能力要弱。鉴于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医学论文英语写作更适合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对于本科生而言,可作为针对通过英语六级考试水平的高年级学生的英语拓展课程进行学习。
4.4 教育技术 思维导图、概念地图等可视化技术不仅是教学手段,它们具有交互性。首先是教师对语篇的理解和分析,从结构到词汇,以及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实现读者与作者的一次互动。然后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概念地图的绘制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次探险,把握关键词、关键句和格式脉络。最后是写作者自己和自己的对话,独立绘制思维导图,把零散、混沌的思维碎片以图示形式表征出来,逐渐清晰、周密,指导写作者独立完成写作。
全球化教育背景下,专业英语写作的教学目标应当着眼于国际学术水平的交流,应当着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话语权的年轻学者。面对中医药及其文化价值走向国际的大背景,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利用英语作为强势语的工具来向世界传达中华医学的声音,是英语教育的责任。
[1] 纪蓉琴.中英思维模式差异对英汉学术论文写作的影响[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12):134-137.
[2] Hyland K.Genre pedagogy:Language,literacy and L2 writing instruction[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007(3):148-164.
[3] 刘濯源.基于“未来课堂”的思维可视化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83.
[4] 穆从军.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ERPP写作研究:回顾与展望[J].外语界,2015(1):5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