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周
(山东省莒南县中医医院消化内科,山东 临沂 276600)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1]。临床典型症状是与排便异常相关的腹痛、腹胀。近年来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显示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与发展可能与脑肠肽密切相关,并且精神、饮食、寒冷等因素可诱使症状复发或加重[2]。该疾病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对患者的生活工作甚至生命健康已经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匹维溴铵是一种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可选择性的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具有良好的解痉作用,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药物[3]。但单独使用匹维溴铵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不佳,加上近几年来有研究表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抑郁发生率明显比正常人高,提示该疾病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生紧密相关,因此,联合使用抗抑郁药可能会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发挥协同作用[4]。米氮平为一种新型的作用于中枢突触前α2受体拮抗药,临床主要用于各种抑郁症的治疗。鉴于此,本文分析探讨了在匹维溴铵治疗基础上联合米氮平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浆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期望为患者提供一种更为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以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94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5]进一步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30例,17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42.9±6.4)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4±1.2)年,其中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及其他型分别为13例,15例,11例,8例;实验组中男性28例,女性19例,年龄21~61岁,平均年龄(43.6±6.5)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6±1.7)年,其中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及其他型分别为13例,13例,12例,9例。对比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构成以及症状分型在内的基本资料,均无明显差别(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无心脑血管疾病史和肠道器质性疾病。所有受试者均知晓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方案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
给予对照组患者匹维溴铵片(生产企业:法国Abbott Healthcare SAS,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140172)口服治疗,1片/次,3次/天。
实验组在常规匹维溴铵治疗基础上实施进一步的米氮平(生产企业:诺华制药(中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30772)口服治疗,1片/次,1次/天。两组患者均持续进行4周的治疗。
对于神经肽Y水平的测定,于患者清晨空腹时由专业人员抽取患者肘静脉血2 mL于试管中,加入30 uL EDTA(10%)溶液和30 uL抑肽酶,于离心机上离心10 min后将上清液即血浆取出并置于冰箱中(-20℃)保存。采用ELISA法进行神经肽Y水平测定,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试剂盒由上海恒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分别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4周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浆神经肽Y水平。其中,治疗效果分为以下3个等级:(1)显效:患者腹痛、腹胀、排便异常等症状完全消失;(2)有效:患者腹痛、腹胀、排便异常等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好转;(3)无效:患者相关症状没有好转或发生进一步恶化。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疗程结束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仅为72.3%,实验组治疗有效率达到91.5%,两组之间差别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
治疗前对照组和实验组血浆神经肽Y水平分别为(40.0±9.2)ng/L和(39.6±9.9)ng/L,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神经肽Y水平分别为(44.8±10.1)ng/L和(54.9±9.7)ng/L,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神经肽Y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但治疗后实验组血浆神经肽Y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升高更为显著,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神经肽Y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神经肽Y水平比较(±s)
组别 n 治疗前(ng/L) 治疗后(ng/L) t P实验组 47 39.6±9.9 54.9±9.7 5.19 <0.05对照组 47 40.0±9.2 44.8±10.1 2.98 <0.05 t 0.03 3.29 P>0.05 <0.05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表现,具有持续或间歇发作的特点。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较高,并且具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但迄今为止人们对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也尚无完全根治的治疗措施。该疾病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对患者的生活工作甚至生命健康已经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匹维溴铵是一种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对胃肠道平滑肌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解痉作用效果显著,虽然匹维溴铵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药物,但仍有部分患者服用后效果不明显甚至无效。另外随着近年来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大脑皮层边缘系统中的低浓度的神经肽Y具有抑制胃肠道运动的作用,并且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抑郁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紧密相关。因此,联合使用抗抑郁药可能会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发挥协同作用。米氮平为一种新型抗抑郁药,它通过与5-HT受体发生相互作用调节其功能,并且对肾上腺素能神经的传导具有增强作用,从而达到抗抑郁效果。
本文分析了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给予米氮平和匹维溴铵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浆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疗程结束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仅为72.3%,实验组治疗有效率达到91.5%,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实验组神经肽Y水平分别为(40.0±9.2)ng/L和(39.6±9.9)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肽Y水平分别达到(44.8±10.1)ng/L和(54.9±9.7)ng/L,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神经肽Y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实验组血浆神经肽Y水平升高更为显著,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与匹维溴铵单独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相比,米氮平和匹维溴铵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并且血浆神经肽Y水平升高更为明显,具有在临床广泛应用的价值。
[1]李 铭,李延青.肠易激综合征的肠道菌群干预[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6,36(9):736-738.
[2]颜 君.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3,19(7):1272-1274.
[3]凌萌智.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167-169.
[4]瞿 勇,李敏丽,缪应雷.肠易激综合征与精神心理因素的相关性[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1(11):1029-1034.
[5]刘新光.肠易激综合征与罗马Ⅲ诊断标准[J].胃肠病学,2006,11(12):736-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