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遵守的原则探讨

2018-01-11 08:42张聪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生活性数学教学

张聪

【摘 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遵守的原则,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去感知、体验、尝试运用、矫正错误,进而强化认知,形成能力。

【关键词】 科学性原则;数学教学;扶放结合;生活性

一、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特点

要想认识某一事物的特点,就必须建立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然后进行归纳、概括,才能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

比如,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内容,在情境导入之后,要完成的任务就是“认识轴对称图形”。笔者将教材中的飞机图片呈现在学生眼前,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给自己留下怎样的印象。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共识:眼前的物体左右或上下两部分是一模一样的,即是对称的。接下来,笔者则要求学生回想:生活中你所见到的物体中有哪些具备这样的特点?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相关的事物。笔者则适时点评,或肯定或否定。在学生拥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之后,笔者要求学生画图形、折图形,借此将“大小相等”“形状相同”“完全重合”的特点定格在学生心中,进而透彻地理解“对称”。为了检测学生对“对称”这一概念是否真正掌握,笔者又呈现几个非对称的图形,如一个任意三角形等,从不同方向对折给学生看,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判断是否属于对称图形。

二、学生自主性,促进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

小学数学教学应摒弃“灌输”的思想,注重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发现与归纳,这样学生才能品尝到学习的乐趣,不断树立信心。为此,教师要遵循“学生自主性”的原则,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去感知、体验、尝试运用、矫正错误,进而强化认知,形成能力。

比如,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这一内容,在“巩固练习”阶段,笔者依次要求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2、3、4、5四道题目。其中,指导完成第2题时,笔者首先要求学生将前两题的填空做出来,再用竖式计算最后一题。待所有学生做完后,笔者引导学生将三道题目进行比较、分析。完成第3题时,笔者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小组讨论“商的末尾为什么只有一个0”这一问题;最后,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形成共识:计算时务必根据实际情况,用心加以思考、分析,确定是否需要写0,在什么位置写,是否能够商0。练习第4题时,则首先要求学生展开讨论,弄清题目中几个图形的名称及其共同特征;然后,启发学生思考。最后,再借助计算来验证。完成第5题,首先要求学生弄清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再将它们连起来说一说;然后启发学生思考:要求出问题的答案,你打算怎样计算?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算?学生思考并列式计算;最后笔者追问:“结合计算结果,你认为最多可以做多少套?”学生踊跃发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跟大家分享。

三、生活性原则,建构新知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教师要将新知的传授跟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组织学生展开交流与讨论,增强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正确理解与运用,进而实现新知的有效建构。

比如,教学“折扣问题”,笔者首先通过谈话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折扣”:每逢一些假日到来,超市里的商品总会打折销售,请同学们看看下面的问题——笔者呈现例题中的场景图,将学生带入情境,启发他们说说从图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通过提问、交流,学弄懂了“打八折销售”的意思;然后,学生自主阅读页面下方的标注,并联系现实生活经历谈谈对“折扣”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傅世球. 數学课堂教学艺术[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生活性数学教学
浅谈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策略
基于交往空间的江南传统民居“生活性”保护浅析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练习”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