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星
摘要: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下,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新的艺术观念和艺术语言兴起,综合绘画介入中国当代艺术,许多艺术家学习借鉴西方艺术范本,将综合材料作为媒介应用在绘画中,打破传统绘画模式,突破架上绘画的单一性,寻求新的艺术表现。本文对绘画艺术语言的表现性进行研究探索,更深入认识新的艺术语言,艺术表达形式,展现当代艺术下艺术的丰富发展。
关键词:材料;表现;艺术语言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8122(2018)11 - 0143 - 03
一、引 言
综合材料绘画是指在同一个作品中综合运用多种物性材料、技法进行绘画创作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传统创作形式、材料基础上的延伸扩展,它打破原有的固定绘画模式,是区别了其它传统画种的综合展现方式。在体验材料或材料之间美感生成或互融的同时,把握和调整这种体验在作品主题、体裁、风格、内容、样式中的属性与审美取向是综合材料绘画的要求。材料作为绘画创作的介质,呈现本身的肌理美感或特性,为艺术家提供创作灵感,在通过绘画技法,将材料的独有特性转化为画面表达元素,在综合绘画中为整个作品的视觉上、观念传达上以及思想精神上服务,作为艺术家创作想法情绪的载体,表达沉重、悲伤、喜悦或是反省等情绪,展现独特的存在形式以及美学价值。
二、综合材料绘画在中西方当代绘画中的早期表现
材料绘画在20世纪初期,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形式语言。最早可追溯到毕加索、勃拉克等在作品中为尝试改变传统的静物主题创作手法,使用大量的材料拼贴与绘画相结合创作新形式,例如作品《有藤椅的静物》。后来达达主义、波普艺术、后现代等不同派别的艺术家在不同程度地运用综合材料进行新的画面表现,例如作品《莲花》就是塔皮埃斯对材料的新尝试。他结合沙子,纸、乳胶等材料利用涂鸦、刮划、刻印等多种绘画方法,把材料和形式融合,创新艺术表现。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安塞尔姆·基佛,充分利用材料物性,发扬材料的美学价值,将现成的物质材料和媒介进行整合,突出视觉和思想观念的传达,例如《玛格丽特》《容器的破碎》等。
中国的综合材料绘画探索始于80年代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之后85思潮的兴起引领了中国艺术上的一场激烈的反传统运动,新语言、新思潮、新观念、新形态层出不穷,中国的综合材料绘画顺应时代的发展开始迅猛发展,大量的艺术家在受到西方艺术的发展影响下,借鉴西方各个艺术流派的表达形式语言和观念,来探索材料与表现的综合运用,表达他们的创新思维[1]。
三、当代综合材料绘画发展中本土文化的熏陶
当代综合材料绘画发展中突破传统架上绘画,融汇中西,促进它的本土化进程,与中国文化传统和当下文化社会环境相对接。
绘画材料的运用是许江表达艺术思想的一种手段,他研修中国传统文化,借材料的特性,展现当下性,表达自己的精神理念。许江一直向往着中国文人传统和自然回归。在他的一系列以“棋”为主要创作元素的作品上,许江把浮雕、现成品与绘画相融合,将抽象表现语言与装置性艺术相结合,画面视觉冲击力增强。他的作品《弈棋》中,他运用麻片、宣纸和纸浆等传统的中国材料,结合新的艺术观念,将古今中外融汇弈棋,明亮和沉重的色彩对撞,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展现出他对民族、对世界艺术的价值观,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为观众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2]。
许江对向日葵有特殊的情结,他曾说向日葵的精神让他感动,它把果实托向光明,永远朝着光明追逐。他借向日葵为载体创作作品《共生》,大气豪放的设计让人震撼,强有力的线条和厚重的色彩传达了中国东方艺术与精神的价值观以及东西文化的“共生”,他用向日葵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对社会的思考,对历史的反思。从许江作品中贯穿中西的材料表现,我们可以感受到材料的使用更重要的是通过材料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进而反映出艺术家的社会、文化、艺术价值观,重视发展本土化的当代性。
尚扬是富有智慧、思想又充满创作激情的画家,他热爱自己的本土文化,并以此为基点创作,同时融汇古今中外、从观念到语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解构。80年代初他转向综合绘画,抽象和综合材料成为他之后作品的重要组成元素,作品中经常出现废弃品,进而实现画面的偶然性,他的画面崇尚简约、用色质朴又充满了东方主义人文思想。他利用材料本身性能,展现材料的可能性。作品《新娘》采用波普艺术的创作方式,将拼贴与绘画相结合,先用临摹的方式将蒙娜丽莎画在画布上,然后将快餐消费的食品包装袋、商标以及文字等材料混合一起,覆盖在蒙娜丽莎上,就像是给她做了一件嫁衣一样。通过借材料的代表指向性,传达了文化和市场的关系,同时表达了对中国重商主义的担忧。
尚扬把传统山水景观作为创作题材,用董其昌的山水為背景创作“董其昌计划”系列作品,表达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人类未来生存的关心。其中《董其昌计划- 2》由三幅拼凑而成,第一幅是董其昌仿米元晖,第二幅是董其昌仿倪云林,第三张是一个通过现代数码技术建造的风景,从左至右,体现了艺术家经历时代的变迁坚持自己的价值追求,对自己热爱的土地和文化的忠诚[8]。
四、当代艺术下综合材料绘画艺术语言的国际化进程
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下,每个艺术家都在用自身的艺术追求反思着对当下社会生活和文明的深刻思考,积极地融入国际当代艺术的大潮流,冲击着东西方艺术文化的发展。
徐冰作为在国际舞台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一直致力于东西文化的相互转换,用语言表达思想和现实问题。“背后的故事”是徐冰的一个代表作,作品灵感来自他在西班牙转机时,在机场看到玻璃后面映出的一盆植物剪影,远看像是古典的水墨画,让他联想到柏林东亚美术馆那些异地的作品,从而他开始构思。他从东亚美术馆丢失的作品档案中选择了三件东方山水画作为素材,开始背后的故事系列创作。徐冰借鉴西方艺术史上现成物创作手法,选用现成品做媒介进行新的创作,例如用枯萎的植物、纸张、麻丝、编织袋等各种废弃物在半透明的玻璃后面做造型,描绘了一幅中国古代山水画。它的体量和摆置使观众与之产生距离,从正面远看像是一幅雾气蒙蒙的山水,从后面看杂乱无章的垃圾堆叠,构成了强烈的反差,阐述了我们也许会被事物表象所迷惑,蒙蔽,但是我们需要努力去寻找表象下深层次的东西,这才是我们所要探究的不为人知的存在。徐冰通过对本土自然材料的充分理解运用,将自然与艺术相融合,展示了独有的艺术特色,通过作品在国际舞台的展览,向世界展现了独有的艺术特色。
他后来的作品《凤凰》对废弃建材实现艺术政治的再利用,将建筑北京世界财经中心的沉重建筑废料以及钢筋,脚手架等收集进行创作。《凤凰》的艺术语言区别于一般概念的艺术品,展现了中国独特的艺术创造,见证了劳动、发展和财富的深层关系,展现了农民工的生存、工作环境,探讨了当下社会的发展现状。同时关注环保主题,实现废物的再利用,充分发挥了材料的物性以及记忆的承载,彰显了新形式的艺术语言表现,表达了对当下文化的发展[4]。
蔡国强的艺术方式是对传统绘画艺术的打破和延伸,他的作品贯穿着他的艺术理念:“艺术就是要解放自己,自由自在地创造,从而影响世界”并且“艺术要让人民理解,用朴实的方法引起他们的共鸣。”蔡国强的故乡在泉州,家乡的生活环境以及文化环境,以及自身的海外经历对他有很大影响,成为他创作的基点。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鸟巢上空的“大脚印”是蔡国强对艺术追求的绽放,也是他向世界的宣告,引领着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上的发展。他以火药爆破效果绘画,在材料上突破了局限性,从最开始的在纸本上创意草图,到最后的呈现,是绘画性的表达。对于火药的采用,极具中国文化的符号性和象征性,隐喻着东方文化价值对西方、对世界的挑战,使他的作品充满着历史和全球的辩证性。
五、结语
当代艺术的发展充满着混搭和融合,展现当下的社会生活环境现状,反映对人类文明的深入探讨。中国当代的材料绘画正在创造和展现自己的艺术特色,它重视材料自身的美学价值,作为和造型、色彩、笔触、构图等一样的元素,展现自身独有的特殊性,通过自身的色彩形态,材质和触感,形式和精神内涵等表现自己。综合材料绘画对中国文化传统进行继承,对西方艺术优秀成果进行借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更新新的创作观念,创新新的绘画艺术语言,新的艺术表现手法,表现生命力与时代精神追求,推进了艺术的本土化进程。同時它对于中国当代艺术而言,是一种新的艺术思维方式,观察社会生活和表达艺术思想的新形式,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综合绘画的研究和发展,会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道路上的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 张元.材料与表现初探——工作室教学思路与教学方式[J].美术研究,2001(1).
[2] 胡伟.综合材料绘画的过去、现在与将来[J].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2018(2).
[3] 胡伟.由材料介入——中国绘画当代艺术表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