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鸿雁
摘 要:微课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其特有的针对性与延伸性逐渐被众多教师所接受。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长久以来所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仅打压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严重制约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一教学现状,从采用微课模式拓展学习空间、运用微课建构信息技术知识以及利用微课扩大自主学习范围三方面展开了对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关键词:微课;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小学信息技术越来越受到众多一线教师的关注,而如何从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更是成为教师的关注重点。伴随着微课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教学也逐步将重点放在对微课的研究与实践上。考虑到微课在教学中的诸多方便性,将微课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是符合教学需求的。但是具体的使用策略仍旧需要通过不断地实践来确定,以下便是对此所提出的一系列策略和实践。
一、采用微课模式拓展学习空间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够随时记录课堂教学过程,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随时播放,这就意味着在遇到不懂的内容或者教学重难点时,学生可以不占用课上时间便能够通过反复播放进行重复学习,从而达到加深印象的目的,这也是拓展学习空间的具体表现。从抽象到具体、从单一到重复、从课上到课下的拓展,是对学生联合学习的一项重大突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微课设计中添加具有趣味性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到实际技能的有效转化,由此可见微课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例如,在学习“图片插入更精彩”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插入图片这一操作,我提前将这一过程制成了若干小视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先通过询问了解了学生所喜欢的图片的类型,随后要求学生根据之前学习的记忆来进行图片的搜索和保存。一段时间过后,我便将学生的注意力导向如何插入图片这一问题上,在大家疑惑的表情中,我播放了小视频,要求学生认真观看。在观看第二遍时,我通过暂停的方式为大家介绍了几个需要注意的细节,并鼓励学生课下将喜欢的图片放到一起,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运用微课建构信息技术知识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意味着单单依靠教师的讲解很难迅速地掌握知识,甚至造成学生表面明白了理论知识却在实践中频繁出现错误的情况,尤其是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小学生来讲更是如此。因此借助微课来降低信息技术的学习难度,对学生有效学习这门学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利用微课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融合微課,借助微课将课程内容进行一定的细化,以此更好地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真正接收知识的过程,进而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写博文畅所欲言”时,考虑到这一节所涉及的内容较繁杂,我便提前将教学内容进行了细化,制成了诸多小视频,也就是以微课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首先通过“申请和登录博客”这一视频让学生了解到了最基本的操作,使学生成功申请了博客。随后我便为学生播放“写博文并分类”的视频,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到了博客的写作方式。最后则是“美化博客”的视频,这也是写博客的最后一步,并且教学效果提升显著。由此可见,这一方式切实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利用微课扩大自主学习范围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更为这些信息的传播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平台,这对于现代教学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这一大环境下,微课教学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并在降低学习难度、扩大小学生自主学习范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合理运用互联网,并能够自主下载微课视频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在掌握一定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在自主学习中扩展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进而有效增加学习广度。
例如,在学习“动画效果轻松设”时,为了能够扩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范围,我将提前准备好的诸多关于“插入文字”“插入艺术字”“幻灯片浏览与放映”“掌握自定义动画”等的小视频进行了上传,并根据学生情况进行了简单的分组,要求每组学生共同合作来制作一组幻灯片,最后一起来评价哪一组做得最好,而所需的学习内容可以自己进行下载。显然这一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之间合作解决问题,更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使学生学会根据自己需求寻找学习素材的方法,从而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总之,教育信息化的社会已经来临,所以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学观念,跟上时代发展的速度,从而更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有效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培养出一代又一代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全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春红.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5).
[2]聂凯.基于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