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与探讨

2018-01-11 10:26张瑾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有机化学探究能力教学方式

张瑾

摘 要:根据有机化学课程特点,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研究探讨,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习能力,分析及探究能力为教学关键所在。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改革;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12B-0090-0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与进步,简单的应试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不能满足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学生知识能力、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培养的要求。因此,教师团队需要根据所教授课程的特点、性质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理解能力、专业需求、技能提升等方面,综合考虑如何制定适合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尝试,使探究性的教学、素质教育教学模式逐步进入教学课堂,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积极性,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

有机化学是涵盖化学、生物、环境、药学、医学等学科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有机化学课程存在内容繁杂,有机化合物立体结构难理解,反应机理抽象、反应类型多等难点,面临着学生难学、难理解的局面。因此,根据有机化学课程的特点和学生思维特点及个体差异,授课教师应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进行不断地探索、改革和创新,并不断进行研究与实施,让学生在新的学习模式中享受学习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及创新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有机化学课程的新知识、新技术也在不断涌现,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在原有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又不断地加入一些实际应用方面的相关科学知识,这样既增加了有机化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相关联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们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方面有更好地、更深入地理解,有所学并有所用。

一、精选课堂教学内容

(一)有机化合物命名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学习有机化学课程的一项重要基础,虽然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但在其命名规则上大体遵从烷烃的命名,因此在讲解命名时以烷烃化合物的命名为主要、详细讲解内容,其他类型的有机化合物按照其官能团的特点讲解即可。在有机化合物命名时,其主碳链的选取、编号、取代基的列出以及官能团的优先次序是关键,同时要加强课堂练习,使同学们能够较好地掌握知识要点。

(二)有机化合物结构

构造、构型、构象是有机化合物结构中最主要、也是较难理解的内容。同学们对构造在高中阶段就有所了解,但是对于构型及构象的掌握就会稍难一些,因此,要将三者联系起来加以区别比较,并举例说明,让同学们能够较好地理解掌握立体结构,这在接下来学生们对有机反应机理等的掌握有很好的帮助。

(三)有机反应机理

有机反应机理是学习有机化学反应的关键所在。学好有机化学反应,首先要掌握每类化学反应的反应机制,才能以一貫通。例如,在学习苯环上的取代反应时,由于不同的取代基,苯环上可以发生卤代反应、硝化反应、磺化反应和F-C反应等,看似很多的反应,很难记忆,但其实只要掌握此类反应的反应机制,知道反应是怎样进行的,这个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苯环上的取代反应为亲电取代反应,亲电试剂进攻苯环,生成不稳定的芳基正离子中间体,之后迅速脱去一个质子,生成相应的取代产物,并恢复苯环的稳定共轭体系结构。同学们在较好地掌握了反应的本质后,并需要做相关的课堂练习,这样学习就容易多了。

(四)适时补充实际应用方面的知识

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相关实际应用知识的介绍补充也是不可或缺的。在理论知识基础之上,适时地增加相关应用知识也是对理论知识更好、更深入地理解,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充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学习不饱和烃时可以介绍番茄红素的结构性质,学习芳香烃时介绍石墨烯结构及在当前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学习对映异构介绍手性药物及相关医药领域知识,这样可以使同学们能够充分认识和了解有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提升学习的自主积极性,实现有所学并有所用。

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一)使抽象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1.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加直观形象。

有机化合物结构,有机反应机理都需要一些立体空间结构来表述,这就需要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与帮助。例如,在讲解杂化轨道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很好地展示出杂化轨道的形状,成分及空间取向,以便于学生对碳原子的三种杂化方式有更好更深入地理解,这对之后烃类化合物的结构认识和掌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又如,在讲解对映异构体时,首先要让学生从空间概念上理解对映异构的本质,并且能够将立体空间结构与Fischer投影式进行相互转换,建立起空间立体概念。

有机反应机理是学习有机化学反应的关键所在。对于一些有机反应机理来说,需要借助多媒体动画效果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卤代烃的SN1、SN2亲核取代反应机理,及SN1反应中得到外消旋体、SN2反应发生了构型翻转等,多媒体动画都能够很好地展示出来,这样既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要点,同时也增加了课堂趣味性。

2.采用课堂教学模具,提高学生动手及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中,采用一些实体教学模具展示有机分子的空间立体结构,学生能够更加直接地观察到有机化合物分子空间结构并建立空间概念,并且可以分小组让学生们自己动手组装分子,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注重启发、讨论式教学,加强知识点间的联系与区别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与思考,并且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培养加强学生的探究精神及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苯环的亲电取代反应时,就可以与烯烃、炔烃进行联系与区别,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与烯烃、炔烃不同,苯环上为什么难发生加成和氧化反应,而易发生取代反应?是亲核取代还是亲电取代?苯环的卤代、硝化、磺化反应都有什么共同特点?通过提问式的启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分析并分小组进行讨论,这样既能够增加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使学生能够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更好地理解,并且能够更透彻地掌握反应的本质。

(三)及时总结规律性知识

有机化学虽然内容多、抽象难理解,但其实规律性很强,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化学性质,反应本质都有其内在规律性。只要善于归纳总结,学习起来也就容易了很多。因此,教学前列出学习纲要,章节结束后及时归纳总结并做课堂专题练习及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的重点要点难点,实现课堂有所学,有所获。

(四)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教学前要求学生预习新知识,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了解到了要学习哪些知识,重点是什么,哪些地方没有看明白等问题。通过课堂讲解,逐一让学生理解掌握重点难点。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后,可以让学生们选择一些章节的基础内容进行备课、搜集查阅资料并讲课,教师作为“听众”并做适当的点评与打分。这样既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又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探索性,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并且也改善了学生上台的紧张怯场状态。大学的考试包括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期末考试主要是试卷笔试,平时成绩我们不仅要考虑同学们的上课出勤状况,同时还要给课堂讨论,回答问题,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讲课等综合方面给出平时成绩。这样也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结束语

探究性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尝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授课教师应根据所教授课程的特点和学生思维特点及个体差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进行不断地研究、探索、改革和创新。正确地、因地制宜地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让学生在新的学习模式中积极主动去学习探索并享受其中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及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翟智卫.浅谈有机化学教学的改革[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10,(3).

[2]陈洪超.有机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6).

猜你喜欢
有机化学探究能力教学方式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高中有机化学高效性课堂教学的策略实践研究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探讨
有机化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