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与应急避难环境发展探析

2018-01-11 04:56洪婷婷朱祎珍
关键词:防灾减灾灾害

洪婷婷 朱祎珍

(1. 福州大学建筑学院, 福建福州 350116; 2. 三明市园林管理局, 福建三明 365000)

防灾减灾与应急避难环境发展探析

洪婷婷1朱祎珍2

(1. 福州大学建筑学院, 福建福州 350116; 2. 三明市园林管理局, 福建三明 365000)

灾害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历史上防灾减灾思想不断演变,应急避难方式也在不断完善。从我国历史上灾害特点出发,试对历史上防灾思想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可以发现灾害的分布在时空上呈现一定的特点,防灾减灾思想从古代听天命思想逐步发展到现代生态防灾理念,灾后的宿住模式也从露宿逐渐发展到当今的专类应急避难场所。

防灾减灾; 应急避险; 环境发展

人类向往安居乐业,最基本的一个条件就是营造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但灾害却无处不在。洪水侵扰河谷地区、台风盛行于海洋和岛屿、地震袭击地震带上的城市、城市高密度居住区市场引发火灾……这一切决定了人类自古以来就要以各种方式抵抗自然和人为的灾害。

远在公元前2500年,古巴比伦王国就已经出现原始形态的防御自然灾害的措施,即对建筑的抗震性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甚至在律法中写道:“如果房屋倒塌,营建商也要偿命”[1]。在防止人为灾害的发生上,早期东方城市的城墙和西方文艺复兴之前的星形(Star Shaped)城堡式城市就已应用到城市规划中。人类总是在受到灾害影响后才总结经验,1664年的伦敦大火席卷了城市,英国议会遂颁布了相应的条例来控制建筑的形式和材料的使用,以期减少灾害的发生和扩大。[2]

在我国,相应的防灾设施也在不断发展,从氏族时期的壕沟、秦始皇时期的长城、汉代的地震仪、清朝皇宫的铜缸等,都对灾害起到了一定的防御作用。这些防御设施中环境是重要载体,环境的防灾减灾设计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一、环境设计与防灾减灾的由来

图1 意大利地震后的城市规划图

二、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中国自然灾害的记载始于原始社会,相传伏羲氏和燧人氏的时候就有水涝灾害;黄帝时期已有地震灾害的记录;尧禹治水长达9年之久;而汤旱也有7年的历史。在中国社会发展的4000余年间,自然灾害一直与中华民族相伴而行,治史者曾称之为:“几乎无年不灾,也几乎无年不荒。”[3]由于自然灾害给中华大地带来的危害种类多、分

布范围广、破坏强度大,以至于西方知名学者马洛里和霍西曾把中国称为“饥荒的国度”。

(一)封建社会灾害的特点

通过对史料统计分析,从秦朝至清代2133年间,全国灾害年平均发生次数是7.07次,从灾害种类来看,多发灾害前五位为水、旱、虫、风、地震,相对应的年平均发生次数分别是2.11、1.34、1.1、0.69、0.56。从各阶段的统计数据可以得出封建社会灾害有以下特点:

一是从各历史时期和各世纪的灾害年平均发生次数图(图2和图3)可以看出,虽然在一定时期灾害几率会有所降低,但总体趋势是增大的。通过分析人口、经济财产等数量与灾害发生次数之间的关系发现,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力的逐渐提高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的活动空间也在不断扩大,相应记录的灾害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相反,人口越是稀少的地方,灾害的数量及种类也就越少。可见,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与人类活动的频率是成正比的。

图2 各世纪自然灾害年平均发生次数分布图

图3 各历史时期自然灾害年平均发生次数图

二是除了明代外,各个历史时期全国的灾害分布格局都是北多南少,南北灾次差距随历史进程在逐渐缩小(图4)。

图4 各历史时期南北灾次比例图

三是虽然各历史时期的前五大类灾害组成和位置有变化,但居于首位的始终是水灾(图5),且全国的多数地区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发生频次最高的灾害也为水灾。

图5 各历史时期全国前五位自然灾害频次图

(二)近现代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

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相继成立了防御灾害的各相关职能部门。每年12月,民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地震局和海洋局等部门会对当年自然灾害损失情况进行评估和排名。研究分析近五年来的十大自然灾害排行,不难发现灾害的分布存在一定的时空特点。

一是复合型灾种带来局部地区的严重损失。从近五年的灾害发生情况来看,平均每年有2600余个城市不同程度受灾,占城市总数的90%以上。在这些灾害中,因山洪、风雹等复合型灾种带来的损失较为严重,各项经济损失总量在2012年创下新高。西南地区发生的地震以及随后带来的暴雨、滑坡、余震等损失占全国损失总数的40%左右。

二是南方洪涝灾害突出。1998年以前,南方洪涝灾害多发生在五六月份,但近年春汛有提前的迹象。[4]洪涝灾害的发生也存在明显的异常性,不仅在时间上出现转变,而且在一些较为干旱的地区也频频发生。洪涝灾害的发生又常常引发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等。例如2012年5月10日,甘肃岷县的洪涝灾害就伴随着冰雹及泥石流灾害,且持续时间较长。

三是台风影响范围大。仅2016年一年我国先后受到10个台风影响,其中7个台风在我国沿海登陆,强度明显较往年增强,为1949年以来历史同期罕见,频繁的登陆次数也创下了1996年以来的新高。在影响范围上看,台风影响从东南沿海逐渐延伸至东北等地,对于较少经历台风灾害的城市来说,无疑是一种意外的重击。

四是经济落后地区灾情较为严重。无论是地震、风雹还是洪涝、滑坡,发生在偏远地区城市的灾害往往损失较为严重,灾害叠加较为明显。在近五年发生的灾害中,全国9成以上的困难县不同程度地受到自然灾害影响,90%以上的地方重复遭受灾害影响,这些地方的灾害损失占五年内灾害损失的45%以上,房屋损坏占地区房屋损坏总数的70%。

三、中国环境防灾思想的发展

从古至今,灾害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发生的频率也逐渐频繁。尽管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王朝都把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放在首位,但防灾思想的发展也经历了从“听天由命”到“消极抗灾”,再到“积极防灾”的历史过程,环境在这一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防灾思想的起源——巫术天命思想时期

中国上古时代最早遇见的灾害为水灾,人们采取的措施主要就是祈天,那一时期对待灾害的态度虽然是“救治”,但无论帝王将相或是平民百姓都对“天意”十分在意,更希望通过一定的方法预知“天”要给人间降下的吉凶祸福。由于生产力低下,没有也不可能对江河进行整治,人们只能“择丘陵而处之”,以躲避洪水的威胁,也有学者将那一时期称为“神话和英雄故事时期”[5]。中国人将治灾的英雄称为神,也就有了中国的一些神话故事,这些故事的主角充分体现了中国防灾思想的起源。例如燧火氏发明了取火之法让后人远离寒冷,伏羲氏观天地鸟兽绘制八卦并驯养动物让人类远离饥饿。恩格斯认为火的使用和动物的驯养是人类发展史上“新的解放”。尽管统治者积极赈灾,但防灾意识还处于非常消极的阶段,迫于自然灾害的侵害,也产生了较为实际的一些救灾思想。最早治水的中国英雄要数女娲氏,而后有大禹。我国古代社会以氏族为单位,多聚居在河流和湖泊的近旁,在自然条件良好的地区,村落由于受到江河自身造成的“天然堤”的启示,逐步产生了水来土挡的概念,于是就修筑了一些简单的地埂把村落保护起来,抵挡洪水的蔓延,这是治河的第一阶段。到了公元前22世纪,坡障的方法已不可能完全有效地保护居民点和附近农田的安全,于是采用了“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也就是挖壕沟,也称为“火道”,是当时最有效的防御野兽、防止洪水、战争和火灾的最有效的手段,成为最原始的防火隔离带,一直沿用到现代森林防火。

2. 防灾思想的萌芽——消极救灾思想时期

西周是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在“天”论为主导思想的同时,产生了政务防灾思想。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对地震成因进行解释的伯阳父,秉五行思想提出了“养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的说法,这一理论使当时的防灾工作朝着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国语周语》中记载:“周制有曰: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国有郊牧,疆有寓望,蔽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灾也。”便是一部简易的城市规划:种植行道树,偏远地区建立旅客休息服务部,城郊有牧场,边境建迎宾场所,洼地要保留野草,城区要种树建水池,依靠这些来防灾。这一时期的防灾措施体现在利用绿地、水道来防火。《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显然,用道路把王城内的宫廷、市场和间里等按功能区划分,便于生产、利于防火。[6]

3. 防灾思想的生长——初级防灾思想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防灾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备灾年的思想。春秋时期改写的西周著作《代逸周书程典解》里记载:“慎守其教,小大有度,以备菑寇。”春秋中期《逸周书文传解》记载:“天有四秧,水、旱、饥、荒,其至无时,非务积聚,何以备之?”《左传》记录:“《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可见春秋时期防灾思想在前朝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4. 防灾思想的发展——积极防灾思想时期

秦汉至民国时期的中国,防灾思想出现了较大的波动。[7]尽管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把自然灾害看作是对人君的谴告,但防灾思想已经从消极救灾发展到了积极防灾备灾。根据历史记载,这一阶段又可分为宋前的政务防灾、宋元的预测防灾、明清的经验防灾和民国的科技防灾。

秦汉至宋时期,防灾在王朝中更显重要,延续前朝的政务防灾,已在黄河等地建设了较大规模的堤防、设置了滞洪区,国家政权中设置了负责水利建设的机构——司空。唐朝开始就对城市道路的防火有了进一步的规划,唐长安除有几十公里的护城河,还有宫苑、园林中的水面,大街两旁的水沟渠网以及曲江池、放生池等。这对城市用水、防火及防洪都有很大的益处。珠江流域最早的防洪工程就出现于唐代。

宋元时期的治水措施进一步提升,宋代的海塘建筑规模是历史上最宏伟的。涌现出了沈括、娄元礼等一批科学家,在天气预报方面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远超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水平。宋代对预测台风和海浪灾害做了一定的研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江湖间唯畏大风,冬月风有作渐,船行可以预备。唯盛夏风起于顾盼间,往往罹难。”宋代的城市建设已经能较为自如地运用一些防火措施,如遍布的水系是防火隔离的最有力保障。另外一项有力的措施就是推广瓦屋,《清明上河图》中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瓦屋顶,东京等地的城市还建设了望火楼和组建救火的“防隅军”等。因为园林的建造,又为应急避难提供了场地。这些措施标志着城市防火已经和城市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宋元时期的地震史料记载了建筑物破坏与人员伤亡的具体数量,却并未形成地震调查与报灾的制度。元末的《田家五行》是现存最早的气象专著,全书包括天气、气候等谚语500余条,至今还琅琅上口的“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就出自此书。

明清是一个国内外思想碰撞的时期。明代开始注意台风的前兆,到了清代更加重视。随着对外门户开放,外国人在中国建立的气象台促进了中国的防灾思想的进步,不仅建立了气象台、测候所,出版了相关的著作,总结防火、防潮(浪潮)、防风的经验,逐步加强对地震的认识,并总结出一些预报地震的经验。清代在长江、黄河流域建造了系统的堤防,出现筑堤的高潮,全国大小流域均出现了堤防工程。在沿海城市,为了抗御潮灾筑造了宏伟的防潮体系。福建莆田县海堤长达400余里,占福建省境内的80%。除了筑提,有识之士还提出了植树防灾的思想,主张广植树木、减少水灾,建设了防风林、防沙林、护堤林等。不仅探究了引起灾害的深层原因,还提出保护环境要从根本上治理灾害的发生,这是近代保护生态环境的先声。对于地震带来的危害,人们开始在绿地上寻求避难的场所。

民国时期的中国,国家动荡不安,直到1933年才成立了黄河水利委员会这一全流域的统一机构,国共合作进行了花园口的决口复堵工程。这一时期对气象灾害的成因与防灾措施已有许多近代的科学观点,且知识分子思想比较活跃,针对1917年的水灾进行的讲座几乎涉及了所有气候灾害的问题。1920年,出现了第一次科学的地震考察,1930年建立了地震观测台。此时,尽管时局动荡,但先进的水利科学技术逐渐从西方国家传入,使我国传统水利技术得到了改造和发展,同时引入了地形测量和水文测量技术,为防洪、水利等规划做足了前期工作。此时,巫术救荒的思想被政府当作控制百姓的工具也在流传,但防灾思想的进步是客观的,涌现出来的竺可桢、李勤等一代科学家推动了防灾思想的进步。

5. 防灾思想的成熟——可持续防灾思想时期

共和国成立以来,防灾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实现了科学防灾的可持续思想。1950年2月成立了中央救灾委员会,统筹全国的抗灾救灾和赈灾工作。中央气象局、中央防汛总指挥部、海洋局、地震局等相继成立,建立了七大类自然灾害的监测网络,准确率达到80%以上,出台了一系列防灾减灾的政策法规。有人说“20世纪是环境破坏的世纪”,1976年唐山地震以后,由于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涌现出一大批研究灾害的学者。城市综合减灾的思想也逐步建立起来,形成了灾害学,完善了灾害史,通过物理、工程等一些先进措施设计建造针对性较强的防灾设施。2008年汶川大地震又一次兴起了环境综合防灾,通过建设专类公园绿地、配套生命线工程及城市应急通道等措施提升城市抗灾的综合能力。公园绿地的防灾应急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强调,城市绿地也成为安居乐业的首要标准,各地都在进行城市综合防灾及绿地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并且此项研究还在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四、灾后避难宿住方式的发展

防灾减灾不仅在灾前进行规划和管理,灾后的避难宿住也是衡量防灾减灾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同防灾思想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都没有专门提供灾后宿住的应急避难场所,逃荒是避难的最常见手段。从“露宿”到“架木为棚,结草为屋”,灾后避难场所逐渐发展起来。

1. 露宿

露宿是最原始的避难形式,具有危险性。在重大灾害发生后,一开始灾民会选择在室外绿地避难,若要过夜则选择露宿。据文献记载,新中国首次大地震后,灾民“人甚恐,多露宿”“兵民口食无资,栖身无所”“民皆露宿”“人俱死,无收瘗者”。明嘉靖关中大地震,在华县“民天寒露”。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发生在冬天,天气寒冷,“灾民流离失所,衣食俱无”,大多数灾民都死于寒冷而非地震。

2. 窝棚

窝棚是用于临时避难的、用简单的材料搭建起来的小空间,它的功能是用来躲避风雨。窝棚是避难场所从露宿向宿住的转化,“架木为棚,结草为庐”是主要的形式。窝棚搭建材料易取、易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灾民提供防风雨的休息场所,具备一定的应急避难的作用。但其材料质地轻、不抗大风,空间有限、条件差,不抗次生灾害。早期的窝棚以木和草为主要材料,唐山地震时,灾民则从废墟中拾取建筑材料残骸作为搭建窝棚的材料。

3. 简易房

简易房是简易的房屋,和窝棚相比,安全性较高、避难时间较长、生活空间较大,是我国过去50年内一种重要的中长期应急避难所。简易房的搭建在邢台地震中就已出现,1975年的海域地震预报后,市民就住进简易房保障了生命安全。简易房较大规模地出现,是在1976年8月唐山地震中,当时抗震指挥部要求在冬季到来之前让灾民住进安全保暖的简易房,并提出具体建房方针:“发动群众,依靠集体,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因陋就简,逐步完善。”

唐山搭建的简易房结构简单,有起脊房和滚水房。起脊房通常是“两出水”的人字梁,滚水房则是“一出水”的前高后低。房高2m,出水檐1.8m左右,以四柱为架,顶上铺苇席、草袋,铺以油毡防水,以砖或石块压顶。四壁以砖石砌墙至窗台,以上用苇箔支撑并内外抹泥。安装门窗采光,以透明塑料布取代玻璃。搭火炕,房后走烟道。1976年11月中旬,唐山共建187.9万间房,其中市区35万间,420多万平方。当时流行顺口溜:“登上凤凰山,放眼望唐山,遍地简易房,砖头压油毡。”简易房成为唐山震后一大景观。

4. 帐篷

公元前游牧民族用兽皮和枝条建成便于拆装的帐篷,尽管无法抵挡动物的攻击,但承担了抵挡阳光和雨水的功用。后来被西藏和蒙古的牧民所使用,成为他们独特的住所。

共和国成立后的几次地震中,由于经济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生产帐篷的企业极少,主要应用在部队和医疗机构。21世纪初,帐篷在灾后应急避难中的使用逐渐广泛起来。2005年11月,瑞昌地震首次使用了10740顶防灾帐篷作为应急避难场所,解决了临时住所和办公场所问题。当时兴起的“帐篷医院”“帐篷学校”“帐篷法庭”等遍布灾区各个角落。结束避难生活后,这些帐篷全部被收回,用于其他灾区的救援工作。

汶川地震中使用的帐篷数量是我国地震救援史之最,一个月运抵灾区的数量高达137.9万顶。全国75家帐篷企业每日生产3.5万顶,在汶川地震中解决了大量灾民的生活环境问题。防灾帐篷大多数为通道式帐篷,主要由帐杆、帐篷布、防风绳和营钉组成。随着研发的进步,现代帐篷在材料上从硬度、防雨性能、透气性能及安装的便捷性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考量,空间设计上已经实现了帐篷内煮食的功能。

5. 过渡安置房

过渡安置房一般由彩钢板加芯材组成,也叫活动板房,是简易房的升级版,具有较强的防灾和避难的性能,可成为长期避难所。过渡安置房选用轻钢结构材质,配置照明设施,可保证3年左右的使用期。

过渡安置房在绿地上的出现,着重考虑安全的布局及设施的配备。汶川地震中,过渡安置房一度由于防火性能低的特点要求进一步研发设计。经过改良后的板房严格进行结构、给排水、供暖通风、电气、消防、管理和功能划分等方面的设计,并严格遵守设计指标,泡沫夹层改成了岩棉保温板,具有良好的保温防火耐压的性能。目前使用较多的为彩钢过渡安置房,相比之前的简易房,它具有更高的防火防压功能,为灾民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成为灾区主要的过渡房。

城市防灾思想从最初的“听天命”到现今的“可持续防灾”,并在现代逐步开始重视环境在防灾减灾中的生态改善与防灾减灾功能。随着城市建设规模与力度的不断增强,无论在灾前预防还是灾后避难,都是城市综合防灾重要的研究对象。充分研究避难管理与环境的关系,将各种形式的避难场所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既能保障市民短时间的避难要求,又能提供长时间的基本生活保障。

注释:

[1]EarthquakeresistantdesigncodesinJapan,Tokyo:Jap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ing,2000.

[2] Tom Turner,“Open Space Planning in London”,TownPlanningReview, no.4(1992),pp.365-385.

[3]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

[4] 廖家旺、周慧僚:《宜州市暴雨气候特征与防灾减灾对策》,《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2期。

[5] 闵祥鹏:《区域生存意识、功利性思想与汉唐海神信仰的演变》,《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6] 张大伟:《郑观应防灾备荒思想探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4期。

[7] 严 群:《中国特色的灾害伦理文化》,《科学决策月刊》2007年第6期。

2017-08-29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5BAL01B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量化技术的闽浙粤城市被动式防灾绿地规划设计研究”(51408130); 福建省教育厅基金项目(JA14043)。

洪婷婷, 女, 福建南安人, 福州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博士;

朱祎珍, 女, 福建三明人, 三明市园林管理局科技处高级工程师。

X32

A

1002-3321(2017)06-0087-06

石雪梅]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
减灾就是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