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思敏
2014年以来,泉州市围绕“东亚文化之都、宜居森林泉州”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理念,统筹提出“一核一环,两轴两屏,三带六极多园”森林城市建设布局,完成中心城区(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晋江市、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省级森林城市(县城)创建,持续推进森林生态、森林产业、森林文化和森林支撑等四大体系23个工程建设,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8.7%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2m2。2017年,泉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顺利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绿色支撑和生态基础。
城市森林网络逐步完善。以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和生态敏感区绿色质量提升工程,逐步完善“山、城、江、湾”相融的绿地格局,优化森林资源结构,提升城乡绿化水平。创森期间,全市新造林面积22205.47hm2,占市域面积的2.02%,平均每年增加0.67%。城区满眼皆绿:主城区新建或改造提升各类绿地达336.12hm2,副城区新建或改造提升各类绿地753.10hm2,乔木种植比例达67.54%,街道的树冠覆盖率达30.42%;村镇优美如画:完成绿色村镇工程3689.56hm2,建成12个省级绿色示范村庄,村庄平均林木绿化率达44.95%;通道绿廊相连:新建、提升铁路、高速、国省道和县乡道等各类道路绿化2348.41hm2,道路林木绿化率达87.93%;城周森林相拥:围绕森林提质增量和“三个必造”要求,持续推进造林绿化,完成绿色屏障建设1.96万hm2。建设大中型水库水源涵养林7316.5hm2,完成水土流失治理3.57万hm2,城市重要水源地植被覆盖率75.14%。水岸林木绿化率90.95%。基本形成城区近郊远郊“三位一体”、水网路网林网“三网合一”,山水相连、林城相拥、林网相通、林居相依、城乡一体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
城市林业经济快速发展。以城市森林产业体系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花卉苗木基地、林下经济基地、设施林业、近自然经营等11个工程建设,基本形成以油茶、毛竹、花卉等产业基地,铁皮石斛、金线莲等林下种植基地,棘胸蛙林下养殖基地为主的特色富民产业,林业产业总产值连续十几年位居全省首位。创建以来,全市实施花卉苗木基地建设852.9hm2,共拉动花卉企业投入资金近1亿元,推进现代农业设施花卉建设项目150个,引进和推广种植花卉苗木新品种20多个;实施林下经济基地建设2.83万hm2、生态茶果园林分修复649.48hm2、设施林业(竹林、油茶)项目1883.3hm2、不炼山造林示范基地3339.23hm2、木材储备1849.6hm2、森林抚育5.36万hm2、封山育林2.87万hm2、近自然经营520hm2、林分改造1351.8hm2和17个森林公园景观保护和林相改造;全市已建成森林人家59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个、省级乡村旅游休闲集镇9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39个;推动林药、林菌、林花等林下种植业和林蛙、林禽、林蜂等林下养殖业快速发展,林下经济产值年均增长38.9%。
城市生态文化凸显特色。以城市森林文化体系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森林城市生态文化基础、闽南人居生态文化示范和生态文化保护与传播系统建设,打造具有鲜明闽南文化特色的国家森林城市。创森期间,新建戴云山生态文化教育基地、湿地文化交流中心等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全市市级以上科普教育基地达53个;实施泉州植物园、永春县桃溪国家湿地公园等森林文化、森林湿地文化主题园建设;新建全民义务植树基地79个;建设森林人家42个,生态文化村、企业10个;创建绿色校园、绿色企业、绿色开发区等绿化示范单位151个;实施大、小桃花山花化彩化示范片100公顷;开展“创森”、植树节、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专题宣传活动250次;参加省树王评选活动,洛江黄连木王、永春圆柏王、德化樟树王和竹柏王4个树种获得该树种的省树王称号;开展市树市花宣传,发动晋江、安溪开展县树县花评选活动。泉州市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融入森林文化和乡风民俗,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向群众宣传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和建设成果,扩大“创森”宣传的覆盖面,使创建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的强大合力。
城市森林健康有效提升。以城市森林支撑体系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森林灾害预防、林业基础设施、林业科技与交流、现代化林业保障平台等工程建设,注重乡土树种的培育和应用,城市乡土树种使用数量占绿化树种数量的82.12%,郊区森林自然度为0.54,造林绿化苗木自给率达到95.6%。创建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没有发生严重非法侵占林地、湿地,破坏森林资源,滥捕乱猎野生动物等重大案件。全市建成市级应急物资及储备库1个,扶持25个专业防治公司(队)等防治服务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防治减灾、应急反应等体系,有效防止了外来生物的入侵;建立护林员智能定位管理系统,新建林火监控点14个、森林扑火队伍47支,为6065人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完成3次森林防火宣传培训,实施防火林带1657.67hm2,配备森林消防器材与设施设备1万套;培育了永春、德化2个营林机械推广示范县和8个森林公安标准化执法办案中心;实施市级以上林业科技推广项目18个,开展科技培训4期,完成林木种苗科技攻关项目7个,建成闽台林业合作交流平台和海峡两岸生物多样性与森林保护文化研究基地;通过划分保护区域、建设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形式进一步保护森林、湿地、红树林、野生动植物等生态系统,全市建有省级以上森林、野生动物和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4个,面积2.47万hm2,建有县级以上森林公园38个,面积3.39万hm2,有效提升森林资源的健康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