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嘉桐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采购制度改革的深化,我国电子采购在拓宽范围、扩大规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被世人誉为“阳光工程”的采购越来越受到世界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也成为各国调节经济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本文从我国电子采购的特点、现状,引出对电子采购的问题分析与建议,介绍了电子采购的相关内容,并提出了其中的相关法规和机制问题。
实现自动处理,提效率,降成本。传统采购方式在采购计划的拟定、招标和投标文件的发送,以及采购合同的签订等方面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工、印刷和邮递成本,从而使每笔交易的费用居高不下。实现采购电子化以后,相关各方可以减少工作量、降低支出、削减采购成本。电子采购缩短了时空距离,采购各方可以实现即时互动交流,同时,通过计算机就可以快速完成大部分步骤,使采购程序简化,使重复性采购程式化,从而提高了采购效率。供应商可以在第一时间从网上获取招标采购信息,并能立即将投标书或者采购相应文件从网上提交给采购网站。网站停止接受投标或报价后,可以按规定程序自动处理,确定中标成交供应商并随即在网上公布。中标成交供应商与采购人的合同也通过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订立。整个采购流程的电子化极大地减少了时间耗费,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信息较透明,便于监督。采购具体执行部门可以通过在指定网站上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包括有关的政策法规、招标信息、询价采购的信息、中标结果等内容,鉴于互联网的信息共享性,采购相关方可以通过网络适时地获取所需信息,掌握采购动态,而且可以达到最大范围的告知,使尽可能多的符合条件的供应商有机会参与竞争,增加了采购机关的可选择性。相关机构和社会组织也可以方便地通过网络对采购过程进行监督。减少信息不对称,使采购市场的竞争更趋充分。电子采购的方式,可以在网上看到采购的全过程,提高了采购过程的透明度,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采购信息的分析有利于后续采购工作。电子化采购在采购信息系统中使用专业分析模型,对采购数据进行整理、比较,对供应商的资质和信用进行评判同时通过对采购项目实施跟踪反馈,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比较准确地掌握标底设置的合理性等问题,发现采购工作中待改进的地方并加以完善,为以后的采购工作提供有效的借鉴。例如,采取不正当手段诋毁、排挤其他供货商的;与采购单位、其他供货商或者采购代理机构恶意串通的;向采购单位、采购代理机构行贿或提供其他不正当利益的;对供应商的这种不诚信行为,将按照情节轻重分为不良行为或不当行为记入供应商诚信档案,并分别扣除“诚信分”。供货商的诚信“成绩单”以“协议供货商诚信指数”(即分值)和“星级”表示,对低于一定分值的供货商,将取消其网上竞价的资格,对超过一定分值的供货商将在下一轮协议供货招标确定供货商时予以优先考虑。
便捷的渠道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在电子化采购环境下,中小企业能够以低廉的成本参与到采购市场的竞争中来,而且在竞争中不会因为自己规模和品牌的弱势而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所有的产品提供者在采购竞争市场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这是传统的采购形式所无法做到的,有利于提升中小企业参与竞争的积极性,实现采购环节的公平公正,完善采购市场的竞争机制,促进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
促进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采购业务范围广,参与人员多,监管难度大,传统的采购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的有限性日益凸显,效率低下的问题十分突出,而采购电子化,就是要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通过网站平台和信息系统,将采购机构和监管部门有限的工作人员从大量的具体采购事务中解放出来,更好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我国电子化采购的指导思想是:信息公开、过程透明、促进市场竞争、提高采购效率、方便数据统计。总体思路是:将采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服务对象构成一个统一体,搭起资源共享的电子平台,实现采购监督管理网络化和操作执行电子化,规范采购行为,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增强采购透明度。
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电子化采购工作。近几年,各地财政部门和集中采购机构在电子化采购方面积极探索,取得明显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在财政部发布的年度工作要点中,2006年首次将电子化采购列为当年的六项工作要点之一,提出“积极研究探索电子化采购”的目标。从此以后,每一年的采购工作要点都将电子化采购列为年度工作要点之一,但提法不同。例如,2010年提出“加快推进电子化采购建设进程,不断提高信息化对采购工作的贡献度”;2011年提出“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建设、基础数据共享”的目标要求,加快推进采购信息化建设”;2012年提出“把标准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标准化促进信息化,进一步加强采购科学化精细化管理”;2013年提出“加强采购信息化建设,推动各地按照《全国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建设总体规划》和《采购业务基础数据规范》要求,组织开展采购信息化建设,做好现有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提高采购信息化管理水平”。我国的电子化采购一直都是采购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反映出政府的重视程度。
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电子化采购发展还不平衡,部分地区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很多采购网建立链接的地方采购网站也仅为“链接”而已,还没有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交互,离建设全国统一的电子化采购管理交易平台,逐步实现采购业务交易信息共享和全流程电子化操作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多年来的改革实践为电子化采购积累了相当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但是在分析、总结我国电子化采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可以得出结论:短期内我国仍然不具备全面实行电子化采购的条件。目前仍存在以下问题:
电子化采购总体水平低下。采购电子化建设依赖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当前,我国信息化技术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相对落后阶段,信息化的使用效率低下,导致了我国电子化采购还处于一个起步、摸索的阶段。由于信息化程度不高,导致采购周期相对较长,采购效率不高,采购的管理、决策、统计分析缺乏信息化依据,资源相对分散,没有较好地发挥采购的宏观调控作用。
电子化采购相关法规仍不完善。采购电子化既是市场经济的活动范畴,也是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采购电子化工作的法律法规,采购法也只是规定采购信息要公开,诸如采购信息公布的合法性界定、网上采购程序的合法性界定、电子合同的法律保护、电子确认的有效性、电子招投标的合法性等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使得各级采购部门在具体操作中无法可依,严重制约了采购电子化的进一步发展。
现行采购制度本身还不完善。采购制度的不完善和工作流程的不统一同样是制约了采购电子化发展。我国现行的采购系统仍处于基于手工的半电子化的自下而上的水平,手段相对落后,信息采集和汇总速度很慢,中央也没有建设关于采购业务的统一的、网络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有些地方虽然开始了电子化采购方式,但多数仅仅停留在网上发布采购信息和简单的网上报价层面,整个采购流程的管理还是传统的纸质审批方式,造成平行或者冲突的两套系统,使得采购程序更加复杂、繁琐,比如网上竞价已经生成了电子合同,但仍需要纸质材料的反复签字、盖章和备案。
各地基础设施建设差异巨大。电子化采购是以电子媒体代替纸质媒介的一种采购方法,但各地基础设施建设的差异性导致了各地采购的发展规模和水平的显着区别,电子化采购的进程也因此具有差异性,各地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已搭建了一套比较成熟的信息化采购程序。先进的网上采购的试验和尝试工作基本上都在东部的城市进行,中西部地区则进展缓慢,大中城市的发展也明显好于中小城市。
缺乏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我国电子化采购队伍的专业性不高,人才的信息技术专业水平也较低。电子化采购要求从业人员不仅对传统的采购领域精通,更要精通网络知识,熟悉电子政务的操作,掌握电子商务的运行规律,擅长系统维护,了解IT、车辆、家具、专用设备、软件开发、工程建设、公共服务等各领域的知识。同时,采购队伍的再教育也应得到足够重视。
安全稳定的网络电子环境,是电子化采购实施的前提条件。电子化采购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网络,交易双方不再是面对面的,而是被时空、距离所阻隔,采购过程的各个环节也都会不同程度地涉及商业秘密,因此其安全问题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电子化采购在信息传递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保密性方面尚不尽如人意。据统计,国内80%的电子政务网站都存在着木马程序,一旦出现问题轻则网络瘫痪、数据丢失,重则参与采购的各方商业秘密泄露,给各方带来巨大损失,甚至危害到国家安全。因此,必须有成熟的网络安全技术可供利用,如防火墙、数据加密和病毒防护技术,从而为物理层、网络层、应用层和管理层提供全面安全保障。
继续完善电子化采购相关法律法规。作为我国采购领域的两部专业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采购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已经对采购进行了基本框架的建设,但是这些法律并不完全适合采购电子化的推行,我国仍需出台中央层面的有关法律,来规范明确电子采购程序、电子采购文件和电子注册以及数字( 电子) 签字的法律效力、电子化采购安全标准、采购项目分类方法、机密和隐私的保护、冲突的解决方法、用户和知识产权的保护、电子化采购的税收政策等。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行电子化采购,网络和相关技术是基础。应依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我国采购电子化发展方向和策略,规划采购电子化发展的时间表,然后加大研究和投入,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如网络的普及机器设备的配置及技术标准的制定等等,不断扩展信息化服务,方便广大采购机构和供应商联结。
加大电子化采购的宣传推广力度。加强对供应商的培训,鼓励供应商积极参加电子化采购活动。在实践中,电子化采购在推行初期必然会受到来自供应商的抵制,这一方面是由于既得利益丧失所带来的抵触,更多的则是来自于供应商对于这种新的采购形式的不理解。因而,这就要求相关部门通过网络报刊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电子化采购的宣传推广,让供应商充分认识到这种新的采购方式的优点,使他们自发地拥护并支持它。
加强专业化电子采购人才培养。采购电子化对采购人员的要求较高,采购人员既要具有很高的采购理论与实践水平,又必须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还需要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素养。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十分重视采购的专业人才培养,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大批有专业素养的采购人才及后备储蓄力量。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这都与我国的相关人才的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国要完善采购专业人才的培训考核审查体系,加强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品格的培养,促使其远离违法行为;同时加强专业知识培养,使相关人才熟悉法律法规商业知识以及电子化计算机的相关知识,从而确保采购电子化的运行效率。
应加强电子化采购的安全建设。电子化采购模式,交易行为不是面对面的接触,很难核实是谁在进行交易,很难证明交易是否发生。这样必然存在很多风险,这些风险会导致电子采购存在一些安全漏洞,如个体信息和交易时的信用卡信息遭破坏,共用电脑时个人信息遭破坏,发生网上盗窃有价证券、银行账号的现象,盗用身份和密码等。因此保证电子化采购的安全性将非常重要。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向韩国学习,在维护系统的安全性方面:内网和外网之间实行物理隔离,内外网之间的信息交换必须通过安全闸门的检测;系统的使用者必须通过CA认证机构的安全认证等等。因而在建立统一的采购平台的同时,要时刻注意系统安全方面的建设。
1.胡志高.汤昌娥.电子化采购技术发展与现状[J].中国政府采购.2008.
2.林鲁生. 电子化采购优势分析及实施电子采购策略[J].电子商务.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