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秋菊
(苍溪县人民医院 四川 广元 628400)
艾滋病主要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导致,属于全身性的传染病。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损坏多种免疫细胞,最终导致各种恶性肿瘤和机会性感染发生[1]。艾滋病具有不可治愈性,目前临床中尚无有效治疗艾滋病的方法。因此,艾滋病患者具有很严重的心理负担,并且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很难长时间维持治疗。所以,必须要通过良好的护理方法来提高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的依从性。为了明确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对于提高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本研究选择86例患者作为对象,详细报告如下。
在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所有艾滋病患者中随机选择40例进行研究,运用随机分组和平均分组方法,将40例分成常规组和结合组,每组20例。常规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1∶9,年龄区间为20岁至52岁,平均(31.2±14.8)岁,7例患者血液传播,12例患者性传播,1例患者不详。结合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1,患者年龄区间为20岁至51岁,平均(31.1±14.2)岁,8例患者血液传播,12例患者性传播。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开展对比,包括性别、年龄、传播途径等,P>0.05,可比性强。
为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在治疗前为患者讲解抗病毒治疗以及艾滋病相关知识,为患者开展用药指导。结合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护理基础之上运用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的护理方式,具体方法为:在患者用药3个月内,指定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定期交流和沟通,每周一次,对患者不良反应、心理情况以及用药情况进行了解,结合患者实际开展心理护理。选择三名具有良好心理素质、沟通技巧并且接受抗病毒治疗时间多于3年的患者作为同伴教育者,开展用药咨询,并且为患者实施服药提醒,鼓励患者坚持服药,在患者就诊过程中提供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对患者依从性和心理情况进行评估、记录。护理人员及时和患者沟通,明确患者用药情况,及时发现用药问题,为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同伴教育者关心患者生活,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消除寂寞和孤独感。同伴教育者及时为患者提供取药服务和寄药服务,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定期组织病友座谈会,每次时间为6小时,鼓励患者之间沟通治疗经验,请依从性好的患者现身说法,帮助其他患者建立自信心。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服药依从性,包括依从性良好和依从性差,若患者实际服药量和处方药量比值≥90%,则判定为依从性良好,若低于90%,则为依从性差。
运用SPSS 19.0软件统计数据,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运用(%)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如表1所示,结合组42例患者依从性良好,依从性良好率为97.7%;常规组34例患者依从性良好,依从性良好率为79.1%。结合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更优,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十分显著。
表1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n(%)]
在艾滋病患者开展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影响疗效的因素很多。因此,患者积极配合十分重要,必须要注重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依从性差将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导致患者治疗失败。健康教育能够促使患者正确认识抗病毒治疗,明确治疗意义、作用和目的,明确按时、按剂量服药对治疗效果的作用,避免患者不准时服药、漏服、错服药物等现象。同伴教育能够增强患者的认同感,患者之间沟通和交流更加方便,通过同伴教育可以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帮助患者树立起治疗自信心[2]。有研究表明,通过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的模式,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信心,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3]。由于抗病毒治疗对于患者服药依从性要求比较高,患者治疗期间还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并且要求患者终生服药。所以,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服药计划和方案十分重要,必须要通过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来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服药依从性[4]。
本研究通过选择40例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患者作为对象,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结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实施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研究结果显示,结合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良好率为9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0%,P<0.05。本研究结果证实,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能够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服药依从性。
[1]曲文超.循证策略下同伴教育对艾滋病患者不良情绪、服药依从性及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7,08:111.
[2]梁雪梅,戴芬,罗贤鑫,陈勇毅.人文关怀对老年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护理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06:692-694.
[3]赵文宇.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
[4]江艳,陈曦,贺健梅.心理精神因素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影响研究进展[J].实用预防医学,2016,01: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