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权书
(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l科 贵州 都匀 558000)
股骨颈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随着人的寿命延长,其发病率日渐增高,尤其随着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患者骨折后患肢会出现疼痛、肿胀、畸形、缩短、功能障碍等症状[2]。近几年,人工关节技术飞速发展,大量文献报道证实,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效果显著[3]。我院抽取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随机抽取近五年内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新鲜骨折,损伤时间不超过3天。根据骨折Garden分型,42例患者为Ⅲ型骨折,18例为Ⅳ型骨折。损伤原因:38例患者因损伤骨折,重物砸伤致骨折患者有11例,其他原因致骨折患者有11例。并发症:15例患者并发有高血压,并发有冠心病患者有8例,17例患者并发有糖尿病,并发有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有7例。按照数字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为(70.4±5.4)岁;观察组中,男性、女性分别为23例、7例,年龄62-83岁,平均(70.8±5.6)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躯干向健侧倾斜10°~15度。固定患者双足于牵引鞋内,双膝伸直。在C臂X线机监控下,待位置满意后,沿着股骨纵轴在大转子顶端5cm处作一切口,长5cm,缓慢沿导针扩近端髓腔插入PFNA主针,调整方向和深度后安装螺旋刀片和远端锁针。采用硫酸庆大霉素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并逐层关闭。
观察组:协助患者采取侧卧位,对患者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患侧髋部后外侧作一切口,逐层将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切开,将骨折端充分显露出来,在股骨小粗隆上方15mm左右处切断股骨颈,将股骨头取出,测量其尺寸大小,在直视状态下观察髋臼损伤情况,扩大髓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大小的假体植入髓腔内,同时给予臀中肌、阔筋膜张肌修补处理,对创口进行消毒处理,逐层将皮肤缝合,术后留置引流管。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毫升) 手术时间(分钟) 卧床时间(天) 下床活动时间(天) 住院时间(天)对照组 30 342.56±21.78 94.32±18.21 47.38±5.11 76.79±5.36 26.88±4.76观察组 30 109.64±18.55 46.38±14.37 19.54±3.26 27.34±4.73 17.75±4.31 t/44.593 11.319 25.157 37.888 7.788 P/<0.05 <0.05 <0.05 <0.05 <0.05
医护人员在术后给予两组患者抗感染治疗,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关节功能恢复训练,叮嘱患者定期复查。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术后恢复情况。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分析临床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观察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P<0.05)。
对照组感染率、疼痛率、骨不连率、股骨头坏死率均显著性高于观察组(P<0.05)。
表2 两种术式下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目前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多采用内固定术、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种术式。PFNA是一种新型的髓内固定方式,其螺旋刀片具有抗螺旋及加压的作用,由于其面积、直径较大,在打入过程中,可挤压周围骨质,提高骨密度,同时,松质骨可更好地锚合螺旋刀片,减少了张应力;四边形的骨质隧道可更好地抗旋转、防塌陷,有利于骨折的复位。
全髋关节置换术能有效缩短患者卧床时间,让患者在短期内恢复活动能力,尤其是针对并发有多种疾病的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这提示全髋关节置换术能有效改善患者骨折症状,消除危险因素,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增强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1]杜桂夏,汪来杰,周广伟,等.内固定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4):3828-3830.
[2]周华朝,张克燕,杨娟,等.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9):58-60.
[3]金正跃,梅丽芳,胡华刚,等.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骨折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比较[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2):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