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鹏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 甘肃 兰州 730050)
胰腺良性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其主要包括了脂肪瘤、纤维瘤、腺瘤、胰岛细胞瘤等,会给患者生活戴亮一定的影响[1,2]。本文主要也是对胰腺节段切除术治疗胰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时间段内所收治的130例胰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2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其中,在实验组6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为(47.36±12.38)岁;病程为10d~13年,平均病程为(4.75±3.15)年。在对照组6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为(47.51±12.42)岁;病程为11d~13年,平均病程为(4.79±3.20)年。组间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基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切除术进行治疗,主要是依附远端胰腺切除术以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来进行治疗,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近端或者是远端切除,在行单吻合手术的过程中,主要是使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对患者近端胰腺残端进行关闭。实验组患者则采用胰腺节段切除术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首先需要为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主要是在经剖腹探查之后对患者胃结肠韧带进行切开,之后一直进入到患者小网膜的囊中,将患者胰腺全程显露出来,然后由术者对肿物良性与恶性进行辨别,如果在辨别过程中患者属于良性的可能性较大,就需要采用节段切除术对其肿物进行切除,同时还要及时将病理送检,结合病检结果对其进行肿物进行评定。远端胰腺残端接受空肠Roux-en-Y套入,将近端胰腺残端关闭,或者是同时展开胰腺空肠残端吻合术。对患者肿瘤实际体积进行测量,同时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进行计算,等完成手术之后还需要实施常规性的腹腔引流放置,同时对患者引流物量与性质进行观察。
两组患者的统计方法为: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5.38(62/65);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75.38%(49/65),组间手术成功率比较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65例实验组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是2例胰瘘,病发率为3.08%;65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是14例胰瘘,病发率为21.54%,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经过手术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的短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也明显的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临床指标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5.38(62/65);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75.38%(49/65),组间手术成功率比较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研究调查中,实验组患者在经过准确有效地胰腺节段切除术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12.02±34.48)min、(198.34±21.64)ml、(13.17±3.47)d;而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68.68±41.72)min、(234.25±32.51)ml、(19.35±4.28)d,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数据,我们能够明显的发现实验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研究过程中还显示出,65例实验组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是2例胰瘘,病发率为3.08%;65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是14例胰瘘,病发率为21.54%,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胰腺节段切除术治疗胰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有效性十分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同时还能缩短患者住院以及手术时间,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1]孙健, 张建龙, 叶华,等.胰腺中段切除术在胰腺良性及低度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3,2(5):26-29.
[2]涂期清,陆松春,李小腾.胰腺节段切除术在25例胰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14):56-57.
[3]谢先才,陈文军,郑文芳,等.胰腺节段切除术治疗胰腺良性肿瘤14例[J].腹部外科,2011,24(2):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