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君
(四川渠县康宁中西医结合医院 四川 达州 63520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现象,是髋部骨折的一种。由于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症状普遍存在于老年人群体中,因此增加了外伤后股骨转子之间发生骨折的概率。考虑到老年骨折通常是不稳定型,因此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是最优方案,主要降低患者死亡率及并发症,起到尽早恢复患者关节功能的作用。而为了解两种疗法在我院骨科开展水平,在抽选63例患有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而于2014年1月-2016年7月入院的高龄病例的同时,判断不同手术条件下两组效果,旨在改进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专业治疗措施,促进转归。
选择63例患有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而于2014年1月-2016年7月入院的高龄病例,随机分组。31例A组,81岁~95岁,均值(86.6±1.11)岁;15例(男)/16例(女)。32例B组,81岁~97岁,均值(87.0±1.00)岁;18例(男)/14例(女),两组临床基础资料(年龄、性别),经统计学分析后差异不明显,即P>0.05,满足本次研究要求。
A组(PFN内固定疗法):于大粗隆的顶部切开一道长约5cm的切口,充分暴露股骨粗隆之后,将导针钉入,待C臂透视下满意后将主钉安装好,然后连接侧方导向器,最后将防旋钉和近端拉力钉螺旋旋入固定。
B组(半髋关节置换疗法):①施以联合组织麻醉,协助患者维持仰卧位,定位机体髋关节系统的后外侧,制作切口,并对其皮肤系统、皮下组织以及阔筋膜张肌组织等逐层打开。②对机体臀大肌系统展开钝性分离,牵拉其臀中肌后,确保侧关节囊部位以及股骨颈部位均能充分显露,再截断机体股骨颈。③将机体股骨头妥善取出,以钢丝对其小粗隆组织展开临时固定后,施以扩髓工作,并将假体柄缓慢植入。④对机体大粗隆骨块成分展开复位工作,对钢丝松紧度进行调整,并对其大粗隆组织、小粗隆组织妥善固定,再将股骨头假体缓慢植入,确定不存在移位风险后,即可对机体创口充分冲洗,予以逐层缝合,并且准确放置引流设备。
(1)选择Harris标准评估A/B组疗效:①得分介于90分与100分,属优秀;②得分介于80分与89分,视为良好;③得分介于70分与79分,视为一般;④得分处于69分及以下,视为差。(2)对两组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内容包括手术用时、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与并发症。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1例A组病例优良率80.6%;32例B组87.5%,(P<0.05),见表1。
表1 分别对两组高龄病例施以不同疗法后效果(n,%)
B组切口长度、手术用时以及术中出血量均大(多)于A组,P<0.05;住院时间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s)
组别 数值(n) 切口长度 手术时间 出血量 住院时间A 组 31 5.78±0.51 60.45±5.17 222.18±47.98 28.95±5.62 B 组 32 14.56±1.92 68.16±6.94 411.02±52.69 29.67±5.17 t值 / 24.2075 4.8797 14.5142 0.5164 P值 / 0.0000 0.0000 0.0000 0.6075
随访至今,A组早期有3例(9.7%)病例出现并发症,晚期有12例(38.7%),而B组分别有10例(31.3%)、4例(12.5%),(P<0.05),见表3。
表3 分别对两组高龄病例施以不同疗法后早/晚期并发症 (n,%)
股骨粗隆间骨折在骨科领域十分多见,其中不稳定型表现出发生概率高的特征,在老龄化现象日益加重的影响下,高龄病例总数逐年增加,除了会使其日常活动受限外,同时还会使机体晚年生活质量受损,所以骨科日常工作中,不仅要重视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专业防治工作,同时改进其治疗技术,在缓解高龄病例病情的同时,充分规避坐骨神经受损现象、感染现象、血栓症状、髋内翻现象、固定物移位现象以及异位骨化现象等[1-2]。
PFN内固定在设计上具有很高的合理性,十分适用于临床微创手术,已经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广泛应用,其疗效优秀,承受应力轴位内移,具有很强的抗折断能力。同时固定在股骨头颈部的螺旋刀片在置入时能够通过旋转的方法将质骨压紧,从而提升了股骨头颈部的锚合力,具有很强的抗旋效果,优势十分明显,不容易造成切割股骨头穿出的情况。而半髋关节置换疗法强调对机体患肢进行妥善固定,通过对其股骨距进行重建,在提升手术疗法稳定性的同时,促进机体股骨系统解剖功能顺利恢复,以改善预后。
主要根据患者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PFN内固定疗法、半髋关节置换疗法在骨科临床的实践频率都非常高,其中PFN内固定疗法表现出操作简单以及近期预后水平高的优势,但是其复位质量有待提升,存在愈合水平差以及固定物移位/断裂等风险。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组病例优良率80.6%;32例B组87.5%,(P<0.05);B组切口长度、手术用时以及术中出血量均大(多)于A组,P<0.05;住院时间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今,发现A组早期有3例病例出现并发症,比B组10例低,而A组晚期有12例,则比B组的4例高,(P<0.05)。
综上所述,对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中,与PFN内固定疗法相对比,半髋关节置换疗法疗效更明显;但在手术情况以及的并发症控制方面PFN内固定疗法占有更大的优势,需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取适当手术方式。
[1]赵进喜.PFN内固定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J].中国医学创新,2016,16(36):48-51.
[2]赵磊.用PFNA内固定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6,7(11):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