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颖 王建军 陈文娟
摘 要:班级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教师传道授业的载体。班主任是该载体的掌舵者,负责班级的常规管理和学生的基本教学。学生是班级的构成基础,有着不同的性格习惯和家庭背景,文章根据中职学生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教育手段及措施,以期达到与时俱进、因材施教的目的。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因材施教
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离不开班主任的悉心教导。班主任不仅是班集体的掌舵者和组织者,也是学生素质教育的执行者;既是各学科教师和学生联络的纽带,也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在中职学校班级的日常管理中,班主任必须将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努力创造良好的班风、学风,以造就优秀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大国工匠。
一、中职学生的特殊性
“招生难”一直是中职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特别是在部分地区,每年6月份的招生就是场竞争激烈的生源争夺战。为了完成招生任务,部分中职学校选择采用降低分数线的办法来吸引生源,这无异于饮鸩止渴;另外,中职学校的毕业生职业发展相对狭窄,社会认同度普遍较低,这也使一些成绩优秀、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望而却步。即便地方政府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学生,大部分家长还是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进入普高学习,这一系列的因素都导致中职学校的生源较少、学生素质较低。因此,中职学校的学生具有以下的特殊性:
首先,中职生大都处于青春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不成熟,他们对未来充满迷茫和无措。许多中职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把孩子寄留在家乡,孩子的监护、教育一般由亲戚负责。部分中职生在自身和家庭因素的影响下,逐渐产生教育与心理发展问题,缺乏人生目标和职业目标,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和能够干什么,从而失去学习和坚持下来的动力。
其次,中職学生敏感脆弱、缺乏自信,有强烈的自卑感。绝大多数中职学生都是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在以成绩为核心的单一考核体系下,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失败者”。再加上家庭情感关爱的缺失以及隔代生活之间的代沟,他们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人际的冷漠感,出现了自我封闭的心理。这种自卑、冷漠、封闭的心理又使其对自我和外界认识产生了偏激和悲观,从而使他们做出一些极端行为,在学校日常生活中表现为逃课、逃学、交白卷等。
最后,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不爱学习,学业荒废现象严重。一方面,有部分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纪律散漫、学习懈怠;另一方面,他们从读书开始学习成绩可能不是很好,学习带给他们的不是乐趣,而是父母的指责、老师的失望。这些都会导致中职生不爱学习、厌恶学习。
二、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对策
1.形成班级文化,帮助学生树立信仰和目标
所谓的班级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它以一定的形式影响着班级成员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最终对班级成员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产生重大影响。班级文化对学生信仰的形成和归属感的养成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户外拓展运动来形成班级文化,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共同参与、团结协作,从而增进感情,产生亲近感;另一方面,还可以开展布置班级环境等集体活动,使每位学生参与其中。同时,班主任还应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学校开展的各项文化娱乐活动,如技能竞赛、才艺表演等,增强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和责任感,展现他们的优势,增强他们的自豪感,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一份子,为班级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可形成良性的循环,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促使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2.用爱心去感化,帮助学生重拾自信
中职学生普遍处于十六七岁,这个年纪既是青春勃发的花季,又是容易迷失的雨季。一方面,他们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新事物;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社会经验,单纯而冲动。因此,他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关爱。作为班主任,应当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和爱护学生,使学生时刻感受到温暖,体会到班主任的良苦用心,这样他们才会“亲其师,信其道”。“爱”是尊重学生,把学生当成朋友,与他们平等交流。如,当班级出现某些问题时,班主任可以将班级里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畅所欲言,提出建议,参与班级管理。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认清问题发生的根源,也能让班主任从中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师生共同努力,才能找出最恰当的解决方案。“爱”是鼓励学生,让学生找回自信。中职学生更脆弱敏感,因此班主任要“拿起表扬的武器,用放大镜来看学生的成绩”。对班上学生取得的成绩,班主任应经常放大表扬,哪怕只是很小的进步。我们每一个人都喜欢受表扬,更何况是那些长期被人冷落的中职学生呢?中职学生都希望获得老师的关注,得到老师的偏爱,都愿意老师亲近他们,与他们融合在一起。因此,作为班主任应当放下架子,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亲人,而不是长辈、领导者。这样,学生才能放松心态,感受到老师的真情实意,感受到老师的爱。
3.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学生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学习兴趣不浓、上课不爱听讲,但是动手能力强、偏爱实际操作。结合中职学生这一特点,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激发其学习兴趣。“理实一体化”的关键是融合,因此要将课堂教学和实际操作有机结合,开展项目教学。课前,教师设定好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布置好学生的学习任务;课中,学生根据学习任务主动探究,教师辅导学生学习,让学生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课后,教师检查学生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学生根据教师评价,再度完善学习成果。整个教学过程中,工学交替、理实一体,学生和教师共同探讨,参与其中,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可充分调动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班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高质量地完成这项工程,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倾注一定的心血,全身心地投入;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方法,组织开展反复、耐心的教育;同时,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需要紧密地配合,无缝对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网络,不断提升管理效果。作为教师,应“站三尺讲台,传李杜韩柳诗文;握一支粉笔,授孔孟老庄学问”。同时要因材施教,不抛弃不放弃,使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奋斗的目标,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张广军.做好中职班级管理之我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9):66-67.
[2]陈小萍.浅谈中职学校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J].消费导刊,2010(6):119-120.
[3]耿梅英.浅谈如何做好高职院校的班主任工作[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0):27.
[4]陈 燕,吁诚铭.明确情感教育目标,加强中职班级管理[J].文教资料,2011(7):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