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打开“问题学生”的心灵之窗

2018-01-10 10:20王林红
成才之路 2018年34期
关键词:问题学生心理问题心理障碍

王林红

摘 要:家長和教师常常认为幼儿年龄小,对幼儿的心理问题不太重视,日久天长,幼儿的心理问题可能会越来越严重。家长和教师除了关注幼儿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之外,还要关注如何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要多阅读有关幼儿心理发育和心理障碍的书籍,及时察觉幼儿的心理障碍,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文章结合具体案例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幼儿教育;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4-0027-01

一、案例背景

我班有一位男生,名字叫明明(化名),今年5岁。他学习知识非常快,有着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因为爸爸妈妈经常要忙工作,他是由奶奶照顾生活起居的。老人对孙子非常疼爱,基本上有求必应。有时候明明的一些做法不对,但老人认为孩子还小,长大自然就会变好。明明的爸爸妈妈很少和孩子生活在一起,自然没有发现这些问题,等察觉到明明的一些反常行为时,就认为明明心理有问题。在幼儿园里,教师和同学也无法理解明明的一些行为,认为明明是“问题学生”。明明的反常行为如下:同桌是一位男生,明明和同桌共处时,突然会无缘无故地抱住同桌,有时还会抓住同桌的手不放,甚至还会打同桌。明明不仅会对同桌做出这样的举动,对其他同学有时也会如此。其他同学常常被明明蛮横的行为吓哭,教师接二连三地找明明谈话,但并没有产生多大效果。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教师只能联系明明的父母。明明的父母则表示明明和邻居家的孩子在一起玩时,也会有相似的行为。起初并没有太在意,直到邻居家的孩子看到明明就走开,他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又不知道如何去改变明明的行为举止。现在没有伙伴和明明一起玩耍,明明的情绪非常糟糕,常常有事没事地发脾气,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

二、辅导过程

在和明明家长交流几次以后,教师没有找到明明存在心理问题的根源。于是,教师试着和明明近距离接触,以找出问题的原因。教师陪着明明一起吃饭,做游戏,还会亲亲他的额头,和他聊一些他最感兴趣的话题,如奥特曼。渐渐地明明开始主动和教师亲近,有时也愿意主动倾诉自己的想法,抵触情绪少了很多。这时,教师用一些比较正式的口气告诉明明哪些做法不恰当,以及这种不恰当的做法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明明听了以后说:“老师,我是因为想跟他们一起玩,才会抓住他们的手不放。我打他们,也是想让他们害怕我,听我的话,和我成为好朋友,一起做游戏。”从明明的话里可以看出,他的初心并不是恶意的,相反他非常希望其他同学可以接纳他,成为朋友。但明明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有时就采用一些过激的手段。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教师再次联系明明的父母,希望可以通过明明与邻居同伴的“交友史”,找出反常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通过交谈了解到:明明的父母经常出差,明明经常一个人在家,虽然有奶奶陪伴,但奶奶文化程度不高,不懂得带明明出去和其他同伴玩,时间长了,明明也就习惯了独处。感受不到家人的关爱,渴望交朋友的需求又得不到满足,明明有时便对邻居同伴采取一些过激行为,这是他想与同伴玩的心理的一种表现。搞清楚了明明心理问题的来龙去脉,教师进行合理的教导,就可以纠正这些不良行为。

三、采取的对策

(1)教师要肯定明明想交朋友的心理是正常的,但要告诉明明:抱同伴、捏同伴的手时动作要轻,因为太用力会弄疼同伴,还要问同伴是不是愿意,同伴愿意才可以拉同伴的手。而打人是错误的行为,不仅会伤害同伴的身体,还会让同伴认为你讨厌他,同伴就会远离你,这样只能让关系更加疏远。喜欢一个朋友,就要去关心他、保护他。(2)告诉家长不要一味地批评明明,而要耐心地用讲故事的方法,引导明明学会友好地对待同伴。父母可以每周举行一次聚会,让明明邀请同伴来家里玩,以增进他们之间的友谊。父母也应该每周带明明出去走一走,和明明一起玩游戏,多表扬明明的优点。(3)和所有任课教师一起探讨如何纠正明明的不良行为。经过一番讨论,大家认为不仅平常要多关心、多鼓励明明,让明明感受到老师对他的重视,而且还要在课堂上当着其他同学的面夸赞明明的优点,改变其他同学对明明的印象,慢慢接纳明明。这样,能让明明感觉到同伴的友好,进而愿意打开自己的心扉,与他人进行交流,融入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中,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四、分析与反省

(1)“心理问题”的前因后果。幼儿的心理发展速度很快,所以容易在早期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只是症状不太严重。家长和教师认为孩子长大以后会慢慢改变,于是常常放任不管,直到孩子慢慢长大,和其他同学无法玩到一起,性格孤僻,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其实,幼儿的日常行为表现可以反映他的心理状况,家长和教师要注意接收幼儿的心理求助信号,把心理问题及早扼杀在摇篮里。(2)尽量避免给幼儿“戴帽子”。面对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幼儿,家长和教师不要一味地用“你有问题”“你无可救药”等过激语言来刺激幼儿。因为这样只会加剧不良行为的蔓延,起不到积极的教育效果。(3)共同重视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家长和教师要多关注幼儿的心理发育,不仅要指导幼儿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而且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做事和做人,健全幼儿的人格,促使幼儿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锡严.阳光普照 花自会开——一个问题孩子的心灵再塑[J].河北教育,2016(01).

[2]文明发.例谈“问题孩子”的教育策略[J].贵州教育,2015(24).

猜你喜欢
问题学生心理问题心理障碍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