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背景下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2018-01-10 00:32胡欣宇陈相福赵召龙郝雅洁赵明霞
物联网技术 2017年12期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慕课教学模式

胡欣宇+陈相福+赵召龙+郝雅洁+赵明霞

摘 要:在计算机网络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高校的教育也在随之改革创新。互联网教学的产物——慕课平台应运而生,它符合当代教育工作的需求。文中从慕课的概念、特征、优缺点以及使用方式等角度结合计算机课程来分析研究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慕课;互联网教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9;G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7)12-0-02

0 引 言

随着新时代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我们的教育教学体系也发生了巨大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步。教学方式不再是传统课堂上低效率的“知识灌输”,而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取得进步,进而突破了传统教育形式,使学习更加自由、主动。新的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上一直被教师“占用”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强调教与学双方的互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利用计算机网络高效完成教学事务的日常处理已成为现实[1]。慕课模式作为一种新兴模式不再仅限于在课堂教学,还将教学发展到了网络上,实现了教师在线教学,学生线上学习。

1 慕课的概念

慕课是由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音译而来的,顾名思义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一种开放模式,也是一种在线教育平台。大规模、开放和在线是慕课平台三个重要的特性,且这些特性之间存在一定联系。相应地,同时满足这三个显著特征的课程才能称为慕课。

慕课平台实质上就是一个连接点,将世界各地的名师、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授课者与热爱学习的求知者连接到了一起。他们可以同时通过慕课这個中间平台,及时进行学习交流、知识的讨论。不论何时、不论何地、跨越国籍、无关种族,大家都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2 慕课与计算机课程

在计算机飞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为了迎合时代的发展,并且保障未来计算机更好地发展,各大高校,都加入了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国内的计算机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重软轻硬,教材内容相对滞后、陈旧,跟不上快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出现了脱节现象,同时与国外一流学校也存在很大差距。慕课平台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现有教育体系的改革。

慕课平台是为计算机学科而诞生,所以对于计算机学科,它具有先天的优势[2]。慕课平台实现了与时俱进的“教与学”特征,更加注重教学过程。在此平台上,众多名师提供了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能够有效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率。

3 慕课与传统课堂的对比

3.1 传统课堂的缺点

知识是双向流动的,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于知识的传授却是单向的,采用一股脑灌输、任务式的教学方式,不管学生是否真正接受并理解掌握。这样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和教师都没有任何提高。当前,学校的教师大都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知识面非常受限。相对其他课程而言,计算机理论知识比较枯燥、乏味,若教师一味照搬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大多时间用于讲述理论知识,极少时间留给实验教学,则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创新性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导致社会需求和人才供给间存在差距。

3.2 慕课的优点

与传统的网络教育相比,慕课平台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之前虽有网校课程供学生在线学习,但那种教学模式只是照搬传统的课堂教学,将线下教学搬到线上,其他没有任何改变,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效率都无法得到提高。而以往的网络学院和网络公开课,听课都是有条件的,慕课却免费提供在线课程的学习。

慕课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无专业限制的学习机会,学习者可以完全依据自身需求以及兴趣爱好而进行深入学习。平台也能够及时更新课程知识内容,使学生总能找到最新的资源进行学习[3]。慕课平台还可以解决师资力量不足、欠发达地区院校学生资源受限等问题,使这些学生可以同其他有着优质学习资源的学生共享资源,聆听名师讲课,还有机会和高手切磋,及时掌握世界尖端的计算机数据资讯,开阔自己的视野。慕课的基本理念就是:将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传播到地球上最偏远的角落[4]。

3.3 慕课的缺陷

慕课并非没有缺点,在推行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慕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手段是人机对话,而师生间的课堂互动交流、言传身教,同学间的交流浸染,以及校园文化的熏陶,都是慕课课程难以代替的。而且慕课的学习方式过于自由与灵活,它有智能化、大众化和移动化的特性,要求学习者要有过强的学习自主性和自我控制力,否则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慕课的线上交流是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的,难以提供面对面的师生互动、协作和思想交流[3]。

传统的教学依赖于课堂和实验室这些实体环境,而慕课借助于网络,所以对于实验课,慕课无法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实验,还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践。

3.4 混合模式教学

还有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为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它基于慕课平台,是面向某个学校某个课程班级几十到几百个学员开放的课程,即供内部学生课下学习的在线课程。

MOOC+SPOCs是指将两者结合,相当于将若干个学校融合为一个大学校,只供这些学校内部的学生一同来学习某些课程,同时实现了两者的特点。慕课中有标杆性的课程内容,SPOC是特色化的课程。标杆性课程和特色化课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差异、短视频差异、教学课件的差异、测试题的差异、期末考试题的差异、讨论话题的差异等方面[5]。

“MOOC+SPOCs+翻转课堂”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这种混合教学模式可以推动计算机课程进行计算思维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解决国内计算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达到系统级设计、实现应用能力培养的目的[6]。endprint

4 运用慕课教学

4.1 慕课的教学方式

对于高校,可以引入慕课将其作为高校的辅助平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推进高校的教育发展。慕课平台上的学习过程主要包括课堂视频学习、随堂测验和课程考核3个重要环节。慕课将课程内容细化到小的知识点,并将每一个知识点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来方便学习者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还会穿插各种测试环节。

慕课平台上的教学资源包括短视频、教学课件、导学文档、模拟练习题及其视频解析、分讲测试题和期末考试题、讨论话题等[5]。慕课课程的教学视频短小精悍,每一个视频都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在视频教学中,可以借鉴考研的视频教学方式,出现小范围的教师身影或者只出现教师的手。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力的事物,所以教师可以将内容写到纸上,使知识信息更加清晰明确,如同师生同围一张桌子,一起学习,让学生感到贴心,更能使他们集中注意力。

课程考核应贯穿课外学习者自主学习和课上教师主导下学习的全过程。考查要尽可能全面、多角度,以利于引导学生将更多的功夫用在平时,而不是仅凭最后一张试卷的分数来评判学生,实现更为全面系统、客观实际的评价方式[7]。

4.2 教师方面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有效组织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主动性,使其高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8]。在运用慕课平台之前,教师需要筛选出适合在线学习的内容,搜集适合学生的信息资源,并制作成相应的知识点,以制作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实施策略基于知识点分解、随堂问答、分组交流等[9]。

在视频中,教师要将深奥的理论通俗化,以此来吸引学生学习。教师尽可能在指定学时内完成教学内容,完成不了的按照实际情况将其上传,供学生学习。可将视频放到学校网站上,供学生课下学习,不受空间的限制[10]。当课程结束后要对学习者进行提问,回答正确才能进入下一学习环节。这种方式使学习者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展开协作学习,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首先根据在慕课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评价和反馈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及任务分工,形成有利于每个学生发展的团队。分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3 学生方面

学生应该真正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所以慕课更加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手里。在慕课学习过程中,学生完成教学文档和教学视频学习后,提交课堂作业,学生之间相互批改,并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学习者可以互相交流,进而互相鼓励和协作学习,还可以模拟学习小组协作完成在线作业及测试。协作学习有助于弥补个体学习过程中理解能力的局限性,促进对问题、知识较为全面的掌握。在线讨论交流,能充分激发学生思考并深刻理解知识,达到构建知识意义的目标[8]。

4.4 慕课实验课

计算机的实践性很强,需要大量实践。在线学习平台对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问题,但在实践方面还不成熟,需要改进的空间很大。例如,在软件实验教学中,需要将一些简单的软件环境转到在线平台上,以减少实验工作量,但对于一些相对复杂的软件环境,还未将其成功转到在线实验平台上。慕课平台下的实验教学所需成本较高,因此还需要更多的后续工作,如在在线系统上下载安装某些模拟可操作的相关实验软件,但会耗费一定的时间与精力[11]。

5 结 语

时代在变迁,教育也一定要进行改革,要变得更好更方便,所以发展推进慕课平台勢在必行。目前,中国高校也在共同努力打造中国的慕课平台,供我们自己的学生进行在线学习;教育部也建立了许多在线开放课程平台,满足了众多学习者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众多层次的教育需求。慕课既改革了大学教育,也重塑了高等教育版图。

参考文献

[1]柳喆.慕课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2]裴衣非,韩艳,庞润芳.慕课发展与高校计算机课程改革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3):222.

[3]丁琳,马淑萍,陈灵娜.慕课背景下的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J].高教论坛,2016(4):28-31.

[4]邵忻.关于慕课理念影响高校计算机课程发展的探究[J].时代教育,2015(23):237-238.

[5]战德臣.“大学计算机”“MOOC+SPOCs+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改革实施计划[J].计算机教育,2016(1):12-16.

[6]杨梅,刘义军,郑津.以系统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5(21):11-14.

[7]刘宁,秦敏,赵飞.慕课时代下重构计算机基础教育[J].才智,2016(12):124-125.

[8]黄岚,袁钢,程新荣,等.基于SPOC理念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互动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5(13):15-18.

[9]常郝,李东勤,黄书芹,等.基于MOOC理念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设计研究[J].福建电脑,2016,32(5):58-59.

[10]南洋,郭川军.慕课背景下的计算机导论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J].黑龙江科学,2016,7(17):120-121.

[11]李山山,陈永强,刘敬晗,等.MOOC时代下的计算机实验教学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4(13):103-106.endprint

猜你喜欢
计算机课程慕课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探讨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