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和养成教育的关系问题

2018-01-09 07:48李洪雨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9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素质教育德育

李洪雨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教育事业提出了刻不容缓的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两个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国家教委也不断强调要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以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所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第一要务。

关键词:养成教育;素质教育;德育;校家合作

在大学生中进行素质养成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身心素质,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不仅是高校学生工作迈向一个新台阶的表现,同时也是全民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以长春光华学院为研究对象,探索养成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理念、性质和落实办法。

一、养成教育及与素质教育的含义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个性发展、能力培养、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教育。素质教育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以人的性格为基础,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目的。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和行为习惯的教育,是在一定情感、意志和理智支配下的活动。从养和成的关系上看,“养”是按照“成”的标准和要求来进行有目的的培训和教育。“成”是通过“养”的过程达到的标准和结果。既包括养成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习惯,也包括对不符合道德标准行为习惯的矫正。教育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

二、养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养成教育和素质教育具有相容性,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素质教育就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整体素质适应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养成教育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和社会进步的需求,在确定理性教育的基础上,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和行为规范,通过对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管理、规范,全面提升学生的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素质。最终将教育内化为一种行为习惯、品质和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情绪管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最基本的素质教育。

(二)养成教育和素质教育具有共同的目的性,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经

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的养成教育已经成为全国各教育机构的共同特征,各高校在发扬传统、突破现状的基础上,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也提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新观点。社会学原理指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形成的,在养成教育和素质教育上各高校有从传统文化氛围人手的,有从教学改革出发的,有从管理和育人方面加强的。目的是让青少年养成一些好的习惯,形成一些好的品质,内化为好的素质,外化为好的行为。方式不一样,宗旨都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具有开拓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乐学、善学、会学素质的合格人才。

(三)养成教育和素质教育具有因果性,养成教育对素质教育具有促进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养成教育的目标是习惯的养成,习惯养成的结果是性格的完善,可见养成教育实施的宗旨是个人以及全民素质的提升。养成好的习惯狭义上讲对个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道德品质、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广义上讲关系到“新时代”中国的面貌、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全民素质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

三、大学生养成教育现状

(一)生活自理能力不足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人们在生活中照料自己的行为能力。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除了处理生活和学习上的琐事以及日常起居外,还包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心理承受压力的能力、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然而,90后大学生是在溺爱中长大的一代,自理能力差的新闻层出不穷,自己不会洗衣服、不会整理内务的学生屡见不鲜。

(二)心理问题较为常见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心理学术用语,指的是大学生具有的青年中期的身心特点,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青年。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因为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逐年增多,因人际关系、爱情、压力自杀和他杀的案件也经常发生。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环境的适应、学习的问题、性格与情绪的问题、恋爱与性心理的问题、人际关系的问题、求职与择业的问题。

(三)学习积极性缺失

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未来规划不明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有来自外部社会的,也有学生自身的。主要原因为:其一、大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有关,大学生处于青春的迷茫期,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不稳定。其二、与社会文化传统有关,家长和高中老师的目标是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导致很多学生错误的认为考上大学后就不用学习了。其三、学校的考试机制不健全,平时不学习,考前突击,60分万岁的现象在各高校都有存在。其四、灌输式教育的弊端,目前中小学的教育还多处于灌输式教育的形式,掌握老师教的内容就能得高分,长此以往学生很难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到大学后这种习惯依然束缚着学生的成长。

四、加强习惯养成教育,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

(一)制定严格的管理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切合实际的管理制度是养成教育开展的基础,培养大学生优良的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不仅需要来自学生内在的意愿和意志力,也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强制力。遵守规章制度首先就是一种养成教育,以制度作为引导和约束能有助于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基础上让自己的行为、道德、思想不断趋于完善。长春光华学院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了《长春光华学院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成立了养成教育研究会,由辅导员认领养成教育项目进行研究和指导,各分院每学期制定相应的养成教育实施办法,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进行引导。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养成教育活动

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接受的最基本的“做人”的教育,养成教育和素质教育是让大学生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得以充分发展,同时通过后天培养具备社会所需求的各种品质,对提高全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个性的发展,也包括身体素质的发展。长春光华学院从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确立主体意识、发展个性才能的角度出发,将养成教育分为三个主体方面:品德修养方面、性格气质方面、学业素质方面,并根据这三个方面细化了22个习惯养成项目。将基础文明作为必选项的同时,每名学生根据自愿选三项习惯养成项目加以培养。各分院针对22个相关项目成立了相应的养成教育小组并开展活动,比如:诚信小组为弘扬诚信美德,树立诚信之风,自发在公交车站点开展了诚信硬币活动,活动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被多家电视台和媒体报导。为开启感恩之心,培养感恩之情,感恩小组开展了万封家书递亲情活动,学生们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费制作成感恩账以及自己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浓缩在一封信上,以传统邮寄的方式寄给父母,得到家长们一致好评。

(三)从基本道德素质抓起

道德素质在大学生综合品质体系中居于首位,良好的道德素質是个人优良品质的表现,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及行为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社会风气、社会秩序,甚至关系到维护社会稳定的因素。然而,当前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诸多质疑,中共中央也将大学生素质教育作为全国高校的第一要务。就现阶段而言,全国高校的部分大学生道德素质存在着不尽如意的地方,并且将会对个人的职业发展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表现为:

1.道德素质发展不平衡。部分大学生注重考试成绩的高低,忽视了良好习惯的养成;注重专业素质的培养,忽视了整体素质的提升;注重自身感官上的享受,忽视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注重自身权利的保护,忽视了最起码公民该有的责任和义务。

2.道德素质发展主观被动。道德价值取向倾向于现实化、物质化,道德素质的行为与道德素质的认知不符。表现为:犯罪与打架现象严重;抄袭成风,考试作弊;求职简历作假成风;助学贷款诚信缺失;虚拟网络道德缺失;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为让学生能适应大学生活,树立奋斗目标,长春光华学院对大一学生开展了新生入学教育活动,成立新生入学教育讲师团,将新生入学教育分为爱国爱校教育、入党启蒙教育、文明修养与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12项内容。大二、大三学生开展职业素养教育、大四侧重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

(四)依托校家合作教育

校家合作是以沟通为主,合力育人为目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相互循环的教育方式。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的中心是学生,双方教育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对学生健康成长、家长教育意识提升、学校教学模式完善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的践行“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办学生满意的大学”的办学使命和愿景,充分实现养成教育的目标,深化学校和学生家长的教育合作,长春光华学院制定了《长春光华学院校家合作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c整合家长资源,形成“学校一学院一学生一家长”四位一体的养成教育模式。建设内容为:1.将学校养成教育项目向家长汇报,并将学生参与情况反馈给家长,联合家长落实素质养成教育。2.每学年以《致家长的一封信》汇报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并征求家长的培养意见。3.以4+X作业、感恩账等形式为载体开展活动,促进家长、学校、学生的互动。4.开展特定时期的家访和讲座,如学生的恋爱、考研、就业等,和家长一道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大学生活的关键阶段。5.建立家长微信群、qq群随时反馈学生成长情况,邀请家长关注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和网站,方便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理念和教学动态等。

(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

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假期实习或校外实习,目的是增加对本专业的了解、增强本专业的技能、确定适合的职业、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参加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社会实践分有偿性和无偿性,有偿性的实践如:勤工俭学、家教等。无偿性的如:支教、支农、义工等。其宗旨是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为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长春光华学院积极为学生实践拓展平台,2016年至今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9次、多所高校联合素质拓展训练3次、党史宣传、政策宣讲活动8次、就业情况调查活动3次、红色之旅活动2次。增建社会实践基地59个、党员服务基地6个,累计参加活动6000多人次。

志愿服务是在不求回报的情况下,牺牲个人的时间和精力为改善社会、为帮助他人提供服务。志愿者以奉献为宗旨,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增强奉献意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志愿服务的特征是无偿性、志愿性、有组织性、公益性。为提高在校学生的综合能力,长春光华学院以立足长春、面向吉林、辐射全国为目标。依托志愿服务基地在“帮贫济困、社区服务、互帮互助、环境保护、赛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2016年起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自立”的志愿服务精神开展支教助学活动27次;社区服务、帮贫济困活动43次;关爱环境、文明出行活动22次;赛、会服务24次。累计参加活动5000多人次。

(六)加强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

学风是一个学校办学的灵魂,它依据不同的学校特点而展现出不同的特色和独特的内涵,《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学风即学校的、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学风建设是一个校园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学校全是师生的治学态度、治学精神、治学方法的综合表现。长春光华学院以严格的管理作为保障制定了《长春光华学院学风建设实施方案》,建立了学风建设长效的工作机制,将养成教育与学风建设相结合,根据年级特点开展学风建设活动。1.通过建立班导师制,开展“十抓一促”工程,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通过“五多”方式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3.一年级:通过开展系列学术讲座、主题班会,课前十分钟等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三年级:通过品牌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依托课程改革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通过全校师生的努力,2015年9月至今,长春光华学院学生获国家级奖项181项、省级390项。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空间、以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特征的一种文化表现。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为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网络文化,其本质是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长春光华学院校注重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性、实践性、特色性、持续性。依据于养成教育目标,在校级层面打造七个品牌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才艺大赛、校园辩论赛、社团文化节、校园十佳歌手大赛、“阳光星主播”主持人大赛、大学生英语体验节。

(七)加强教师、学生干部行为养成引领,打造养成教育队伍

行为引领是一门学问,是通过心理学原理塑造集体或个人的正确行为、矫正集体或个人不良的行为。行为引领通过对模范的学习侧重对行为的影响,通过强化、示范、消退的原则,塑造预期的行为或矫正不良的行为。行为引领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家庭关系、教育教学、社交、企业管理及社会公共管理。长春光华学院以养成教育为契机,树立典型,加强行为引领,注重素质的养成。1.辅导员认领并参与养成教育项目。辅导员与学生一起参与到养成教育中来,树立目标、制定计划、量化考核,与学生共同进步。2.成立班导师制。班导师参与学生的管理、第二课堂、考研等活动,是学生的学业导师、行为导师、心理导师,目前设立班导师121名。3.设立朋辈互助团队。朋辈团队主要通过寻找与大学生具有相同背景、有共同语言的“朋辈榜样”,成立一个令大学生信服的先进典型群体,长春光华学院成立了社会实践小组、创业小组、养成教育小组、学习小组和实习小组五类互助团队。4.开展“十佳之星”评选活动。为弘扬校园正气,进一步宣传和树立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奋发成才等先进学生典型,学校每学年开展学习之星、科技之星等十类明星评选活动。

养成教育和素质教育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梳理。好习惯让人终生受益,因此养成教育和素质教育也是一生的教育。所以,养成教育不仅仅是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而是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和落实,高等学校要共同认识、齐抓共管,让素质养成在课堂上教学、在实践中练习、在社会中实践。完成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素质教育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