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码转换作为一个社会语言现象已经从口头和书面形式拓展到在线交流和信息交换的形式。随着微信的流行开来,语码转换也逐渐更常见。本文通过分析语码转换用法的主要功能,从而对微信中语码转换的使用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微信;语码转换;功能;建议
【作者简介】庞炜(1995-),男,汉族,海南澄迈人,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7级学生。
一、引言
语码转换现象作为社会发展和语言传播的一种反映,几乎侵入了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双语者的增多和网络聊天技术的不断发展,语码转换越来越多地涉及到线上和线下。与此同时,通信的定义从面对面向“作者-互联网-受众”转变为这种信息接受,从而产生了语码转换的功能。在社交媒体平台微信上,语码转换逐渐频繁和普遍。从公众号的推送来看,为了吸引读者和追随者,语码转换也经常因为某些原因而被使用。一些公众号达到了吸引更多关注者和读者的目的,滥用了语码转换。换言之,语码转换的功能有时没有被恰当的使用。
二、微信上语码转换的主要功能
Appel & Muysken(1987)总结了语码转换的六个功能:指称功能、指示功能、表达功能、语音功能、元语言功能和诗意功能。笔者在总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微信平台上语码转换主要有如下几种功能:
1.指导性功能。指导性功能的最初含义是,当一群人在交谈时,为了让他们中的一些人理解下一个内容,而另一些人不理解,双语者会故意使用第二语言或暗语。因此,只有属于内部群体或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才能理解对话中的语码转换部分。然而,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由于社交媒体对实时对话的特殊性,指导性功能与原始定义略有不同。
2.表达功能。当使用语码转换时,被看作是没有真正的话语功能的一种情况,它通常来自于一个具有特殊社会地位或背景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有三种常用的表达功能:创造一种时尚感,强调内容,和某些人亲近,幽默。如在句子“机智的smart fans都知道一个秘密,要想春节过的好,就看年夜饭的饺子吃得饱不饱”中,语码转换的表达功能是与特定的人紧密联系。因为smart的公司想要销售他们的产品,硬卖不是社交媒体最好的方式,因此,它使用软卖的方法,来管理客户关系,逐步说服他们购买这款车。
3.元语言的功能。元语言功能是用来解释另一种语言的功能。有时,在第一语言句子中使用第二语言的单词或短语,是为了向不完全理解语码转换部分含义的读者解释,第一语言就会在后面使用。在“这几年传播界比较时髦的话题是Integrated Marketing & Communications,即整合营销传播”中,英语中“整合营销与传播”的主题直接用在句子中,这通常是对从事营销或销售工作的人的一个短语。因此,这里使用语码转换作为元语言功能,以进一步解释非专业人士。
4.感叹和填充功能。有时,当一个人以一种交流和非正式的方式说或写的时候,语码转换是用来感叹或填充句子的,表现形式可以非常广泛。首先,句子中它可以用作填充物。例如,在“OK,没问题”中,“OK”被用作没有实际意义的填充。其次,它可以作为一个句子的感叹词,放大某些情绪和夸大。第三,它以标签的形式出现,通常出现在句子的末尾。此外,语码转换是成语,是一个人的习惯用语。例如,在“小米要做火柴?NO NO NO”中,说话者用no no no来表达他对前面问题的否定回答。
5.创建动态效果功能。“Snapshot的Our Story 功能”是一款照片分享应用,在这款应用上,照片会在几秒钟后被接收者看到就会被销毁。我们虽然可以翻译成中文,但那样的话,这个表达的原始意义就会消失。这个名字不仅简单,还很有表现力。通过它,内容是动态显示的,易于理解。
6.避免尴尬功能 。一种语言中的某些表达会引起听者或读者的尴尬、不安和不恰当。如果在某些文章中使用第一语言,读者会认为它是无礼的和粗俗的,如AV是成人电影的缩写,指的是有裸体演员和私人动作的电影。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语码转换,通过使用另一种语言来减少双方尴尬的感觉是一个更好的方式。
三、微信上使用语码转换的建议与小结
微信作为一种人们分享和交流想法、推广产品和品牌的平台,其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增加互动和获得响应。针对微信用户在公共账户中使用语码转换的情况,也通过调查得知,志愿者对微信中使用的语码转换的元语言功能非常满意。在这个功能中,读者不仅可以简单的理解不同语言的单词的意思,还可以创造一种专业的感觉。因此,元语言功能是最值得推荐的。其次,虽然没有实际的社会功能,但表达功能是微信上语码转换的第二大最令人满意的功能之一。因为它的创造性的表达,文章的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易懂。最后一个推荐的是语码转换的感叹功能,它区别于幽默和强调表达功能,有夸大情感的能力,以便将情感注入读者,应该更频繁的使用。
参考文献:
[1]Appel,R.&P.Muysken.Language; Contact & Bilingualism[M]. London:Arnold,1987.
[2]杜晖.语码转换与社会规则[J].外语研究,2004(1).
[3]刘正光.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J].外语教学,2000(4).
[4]王瑾,黄国文.语码转换之结构研究述评[J].外国语言文学,2004 (2).
[5]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J].当代语言学,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