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玲
摘 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和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工会组织开展工作,根本在创新,关键是落实。工会组织要创新就要抓住机遇,大胆探索,积极尝试,内树品牌,创新工作机制,用全新理念和务实作风不断寻求新的发展和更大的作为。新的发展形势下,不同企业的特点与目标也不尽相同,企业工会要依据企业特点与发展目标制定内容和工作方式。尤其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也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其发展目标也会发生改变,此时工会工作内容与形式也应该随之进行调整。
关键词:企业;工会管理;创新
一、企业工会的职能简介
第一,维护职能,顾名思义,就是企业工会组织要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职能不仅仅是企业职工群众对于企业工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党赋予企业工会的常规任务,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實际情况进行统筹处理和系统化安排,确保管控机制和管理措施的稳定性,也为管理职能的多元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从而进一步落实更加系统化的管控机制和控制措施。也就是说,企业工会具备的维护职能,是决定企业工会实际办事效率的基本凭证。由于国有企业工会的性质,注定要落实更加民主化的管理机制,企业工会是为企业内部工人阶级群众办实事的组织,同时也是维护企业工人阶级群众在经济地位、政治权利、文化培养方式以及社会关系的重要组织结构,具有权益化社会组织的意义。第二,建设职能,在企业发展进程中,除了要维护管理效果和员工自身利益外,也要积极践行系统化管控机制和控制措施,确保企业能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企业工会不仅仅要从思想意识层面提高管理水平,也要积极建构系统化的管理机制和控制措施,为企业能实现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也就是说,企业工会的建设职能代表了企业工会是企业职工合法权益代表者和维护者的身份。企业工会借助相关思想教育工作,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并扩大工作范围,从根本上动员和组织企业职工群众梳理工作信息,并积极参与到企业生产和改革进程中,为管理机制和改革效果的优化提供动力,从而有效地完成企业发展任务,从而进一步优化企业的进步和发展,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动力保障。第三,教育职能,在企业日常管理机制建立和运行过程中,要给予工会更多的重视和关注,充分发挥企业工会的教育职能,借助不同的教育方式,综合提高职工的基本素质和水平。第四,参与职能,指的是企业工会代表和组织结构,要引导员工参与到企业的发展进程中,作为企业职工群众的代表对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产生影响,创设更加系统化的管理机制和控制措施,确保企业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管理措施
一是严格贯彻执行企业法律法规。重视职工代表大会和企业工会在经营发展中的作用。在管理决策和执行乃至监督过程中,要将职工代表大会发在重要位置,进行充分考虑,从而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让职工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将为企业工作当成为自己工作,自觉维护企业形象和利益。此外在完善公司法人治理过程中不能忽略民主管理。企业应完善对高层管理者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其监督,以防高层管理者为谋取自身利益而损害企业和广大职工利益的现象,让管理者为其决策充分负责。企业还应不断改善管企业管理者和劳动者的关系,让双方相互理解,有问题时可以相互协商解决。从而达到既维护广大职工的正当权益,又促进了企业经营发展的目的。在制度上为企业发展做出保障。
二是进行科学管理和民主决策。企业应建立公开机制,对职工们反映的困难和疑难问题一律向企业所有职工公开。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在对基础各部门进行考核时应将工作公开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只要有关企业重要决策、财务支出、制度改革等与职工利益切身相关的事项都要进行公开。企业要充分发挥工会在促进管理层民主决策和科学管理方面的作用。职工大会应发挥其在群众意见反馈的独特作用,了解民意并将民意汇总上去。真实有效的反映职工在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对企业的建议,使管理层的决策更加有效,维护最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得到职工们的拥护。
三是健全管理体系。在工会的工作和运行中要充分贯彻实事求是这一重要思想企业在建立工会制度和组建工会时要充分考虑工会所要发挥的职能,同时必须结合本企业在管理经营中的实际情况,做到有针对性的组建企业工会。在企业工会组建时,要进行充分考虑和研究,建立起完善的工会结构,以免出现职能缺失的情况。此外要加强对工会管理人员的培训,组织工会人员进行定期思想学习和专业技能学习以跟上时代变化。此外,企业还可以依据发展规划引进一批高水平的人才来提高企业管理队伍的总体素质水平。企业还要对工会各个部门的职能合理划分,以确保工会能够按照制度顺利运行,让每一个工会人员清楚的认识自己的工作,因此在企业职员向工会反映问题时能够及时解决,以避免出现部门相互推诿、推卸责任的情况,使工会的作用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三、加强企业工会管理的工作创新对策
(一)在公开内容上坚持“三个延伸”,确保了有效性
当前很多企业企务公开工作不重实效、流于形式,搞花架子。为此,我们在公开内容上坚持做到了“三个延伸”:一是向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延伸,重点是职工工资、社会保险、处分职工等内容;二是向企业的经营管理延伸,突出投资决策、大宗物资采购、建设工程项目等关键问题;三是向人事管理领域延伸,突出公开人事任用、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问题;企务公开内容的“三个延伸”,在企事业中得到了职工的广泛响应,取得了明显效果。
(二)在公开形式上坚持规范和创新,提高了实效性
我们重点强化了企务公开形式的创新与拓展。一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局域网,实行网上公开。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配备了计算机和互联网,利用信息技术来推动企务公开。内蒙古庆华集团能够及时通过网络-这种现代化通讯载体将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传达给一线的职工,使职工能够更好的履行知情权、参与权,积极地投入到企业民主管理中。二是探索建立区域职代会制度。我们把企务公开贯穿始终,充分发挥了企务公开在区域职代会和区域集体合同运行中的监督作用,有效地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在公开机制上坚持巩固和完善,实现了长效性
当前,虽然建立了不少关于企务公开工作的制度和规定,但从整体上缺少系统性和操作性。为此,我们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三项新的企务公开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了企务公开激励约束机制。在认真实施、严格考核的基础上,把企务公开工作与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绩效挂钩,实行评先树优企务公开工作一票否决制,对开展企务公开工作打折扣、搞应付、假公开,不得参加企业的综合评比,单位党政工领导也不得参加个人评先;对企务公开走在前列、坚持创新的单位不仅要给予大力的表彰奖励,还要在参加上级评先时优先推荐,真正体现奖优罚劣。二是建立了企务公开责任追究机制。对违反职代会决议和企务公开有关规定的要追究责任。对于有违法违纪案件线索,敢于运用法律法规对涉案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查处。三是建立了企务公开信息沟通机制。各级工会组织作为企务公开工作的日常办事机构,建立健全了企务公开信息收集、经验总结、工作指导等制度,加快信息反馈、督促解决的制度化建设步伐;针对企务公开涉及面广的实际,加强了与党政、纪委以及有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及时通报工作情况,提出工作建议,加强了工作交流。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工会职能的运行和管理是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工会在参与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的过程中,构建更加完整的管理框架,履行工会基本职能的同时,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优化定位,升级职能创新效果,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晓宁.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工会作用问题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5,24(01):18-21
[2]弥培荣,罗钊.浅谈如何发挥基层工会在企业民主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职工教育,2014,(24):62+64.endprint